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龙图阁学士宣奉大夫中山府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兼知定州军府提举本府学事管内劝农使开封县开国子食邑六百户特进资政殿学士公行政和八年十月 北宋 · 赵鼎臣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八四、《竹隐集》卷一七
公讳粹彦,字师美姓韩氏,故丞相魏忠献王第五子。
王辅三朝功在社稷,书勋太常配食清庙
世系爵里,具于国史家牒与王圹中之铭。
公以治平二年生于京师兴道坊之赐第
国夫人方娠,夕得异梦,寤以谂王,曰:「尔当有子而贵」。
既诞,王视其眉宇,曰:「梦有符矣」。
四年,王上迁丞相印绂优诏加恩以为大理评事
王薨,神宗皇帝顾其家异甚,著令子若孙常推择一人,官于相以护丘墓
元丰六年,公以选监相州酒税
哲宗皇帝嗣位,赐五品服,就监相州草场
于是公方戴冠家世勋劳,人不责望以吏事
而公居官敏给不懈以勤。
酒醪,槩㪷庾,检柅奸欺,若老于州县者。
始翕誉叹,而识者知其必远到矣。
元祐五年,除国子监主簿上言:「太学贤士之关。
教养之法虽存,而奖劝之恩太薄,愿复熙丰三年法。
岁补学生,宜设次于他所,糊名誊录,以示至公」。
其后施行
绍圣元年,改光禄寺主簿
公案官判格目,簿掌钩考而已,今辄预寺事,非先帝意也,请如元丰
诏书从之。
卫尉寺丞
中都岁出甲以给戍兵,匠仍旧制为广修,循缘积久,率体重不便
公请改为,以适时用
奏可
哲宗既亲政事延见群臣,雅闻公名召对便殿
公仪秀伟音吐华畅,帝不觉改容礼之,擢提举京东路常平等事
入辞劳问弥渥。
翼日执政曰:「朕尝见韩琦画像,粹彦甚似其父,可以郎官留之」。
遂除尚书司勋员外郎
会择廷臣迎劳北使,帝滋欲试公。
视事未踰月,即以为正旦接送倅使。
建言:「聘使所过州,守将或缺,则邻郡官摄行其礼,而不预郡政
吏人易之,或因以阙供。
请凡摄者,皆领郡如真」。
悉著为令。
充北朝正旦使,入辞,帝谕曰:「此行朕所选,俟还,当以右史处卿」。
于是王师西征,北人不自安,巧为词端,以钩索我情,或设张苛礼疑误使人
前奉使者,数不称旨,至抵罪
帝所戒敕公者甚备
出境交口问公以西事,公徐应曰:「小国有罪中国致讨,无预两朝欢好事也。
且仆以岁事来,吾子幸见馆,无乃惟是相与饮食宴乐而已,遑及其他」。
北朝以情得,绝口不复问。
逮赴曲燕,其馆伴耶律祐告曰:「生辰使者,吾君以病不置酒
今以公名家且使有礼故自力疾射于馆中」。
其酋老矣,自载以车,与其孙来观。
因辍所乘马二,以侑射礼,且俾画者窃图公貌以归。
聘使入贺,至客省帷,北人必持香药酒来饮客
故事:跪而饮,饮而不拜
中间盖有误为之屈者矣。
至是因藉其口,欲彊公以必拜,公持故事不可
有以北主之命迫公者,公毅然曰:「使人所守,惟义与理而已
旧典以渎欢盟,虽帐前之命,所不敢从也」。
争既久,无如之何
因趣班入,以末杀其礼。
已而其臣李俨者来就馆燕公,且问故。
公以诚谕,因告之曰:「帐中之饮,旧矣,而近者则废之。
一杯何足轻重,所惜两朝大体也」。
蹴然惭,且曰:「归当以曲折白吾君」。
明日,复遣耶律祐来饷酒,卒跪饮如故事
祐私公曰:「吾君欲废此礼,念若不足于公所者,故复致之,他日不可得也」。
前后使者数辈,争香药酒皆不能得,至是始正其礼而还
今上皇帝即位伯兄公相,以嫌改少府少监
崇宁元年,迁吏部员外郎,升郎中
二年,以久次补外得知陈州
至则款庠序,礼诸生,奏乞国子监完书以颁学者
筑堤于郛,民不病水,其惠利至今
仪公迁,公亦罢州事,管勾西京崇福宫
五年,有旨许自便,得管勾西京留司御史台
大观元年春车驾兴德禅院,上念治平兴王之迹,追怀元勋制诏有司:「韩琦子若孙尝以累在吏议者,其除之」。
因复以公为陈州
有司居养鳏寡孤独之民,不幸而病,法当安济坊,而坊所廪给,视居养为削。
愚民有病,辄自匿不肯言矣,故药石多弗逮。
公请均所廪,遂革其弊。
管勾南京鸿庆宫,赐三品服,丁崇国忧。
政和元年,既除丧,拜光禄少卿
上享原庙,公摄太常卿赞相祀事
礼成上语执政曰:「粹彦容止可观」。
俄命接伴天宁北使入对,上曰「卿久外,盍自陈」?
公对曰:「先臣有训,子弟尺寸劳,咸已衣食县官异时毫发毋得朝廷
臣奉以周旋,弗敢失坠」。
上喜曰:「光禄,朕所除,然职事简少,俟归当有以处卿」。
使还复对,面命公为秘书监
惶恐奏言:「策府,世高选,臣昧死不敢当」。
翌日,赐进士出身,遂拜秘书监
阅月,除尚书工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
二年,拜徽猷阁待制,知兴仁府
中山谋帅,上雅倚重公,且累试不疑,遽擢公定州路安抚使,为步军都总管,兼知定武军府事。
王、仪公父子曾帅定,皆有功德在民,洎闻公往,兵相贺于屯,农相庆于田,黄童白叟呼舞踊跃,以须公来
公亦凛然感世家之绩,痛自力以答民望
并边弓箭社,敌素惮之,定武号尤盛,探弦赢三万。
既以恩信拊循其人,请介农隙部分军法,遂为精兵
库甲,自熙宁间薛向尝比次之,浸繁不复理。
公命将士枚数其物,完坏补缺无虑四十万。
又请修仓羡钱缮治库庾,而戎器橹具之储,靡不鼎新
尝有旨访备边策,公条上千言大略以广储畜利器械、宽民力、作士气先,为不可胜以待敌
识者韪其说。
三年,复拜工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九域图志。
五年,改吏部管勾右选
天官铨叙百官资品分曹以四,而侍郎右选为最剧。
异时三班院也,以武仕者,类不通文法甘心胥吏,又多窭子寒人,吏得以诋欺
文籍放分,比例驳殊,重轻低昂一出其手。
甚则刊灭旧制宛转迁就待次久者,至累世得出
他日居是任者,颇欲有所改张,顾根株连牵簿最缺穿,内沮默不敢发。
夙知其弊,命公革之。
以为吏所本在法,法所恃在籍,不澄其原,法不可用也。
因请凡在选者,毋限内外,人书阀阅一通有司而上天官天官受而书焉,以作新籍。
前资故秩,罪废逸亡殿最毫釐,炳然在目
总为员以万计,而吏之赢缩,始得以稽比矣。
庋阁掊,坌尘墙隅壁角之隐,获故牍三万二千六百,中得前后制书二千七百七十六,缉联蠹毁,定去复重,编为甲令者别七千五百二十六,罢令之不当者四百五十,决其眊滞不理者九百有六。
吏以符檄私自匿,来自觉举者二百九十八。
他小簿最,尚不在是。
损益废置,合五万四千一百有奇
奏请增置一员,以折其务。
取当注之阙,附以格令大书而揭之门。
欢语曰:「吾所当得尽在此,昔不我告何也」?
上嘉其劳,进公秩一等官吏班赏有差
七年春,淑人陈氏亡,乞补外,上弗许,曰:「卿方宣力安可朝廷」?
公请不已,上躬御翰墨批却之,命通侍大夫保康军节度观察留后直睿思殿童师敏还以章付公。
中山偏裨有所擅兴,上以将不任职,黜其人,拜公龙图阁学士,复帅定武
入谢,上曰:「卿父子世捍边,得远人心
疆吏无状不能体朕意,姑为朕往,行召卿矣」。
因辄就道,所请幕府吏,戒以亟行毋留。
既次都门外,命协忠大夫、保平军承宣使直睿思殿邓忠仁持赐金鱼佩,盖特恩,非故事也。
至军中,檄诸将曰:「寇来则禦,去勿追,他吾自任之。
违约束者斩」。
令下肃然,遂无事可为。
敌亦服其威信不敢有桀。
大水饥民流入公界,被旨赈济
公择谨厚吏,分部廪食
敕取荒政所当施行者,科别为籍,按以从事,而命僚属钩考其中失,纲维周密纤悉备具,所全活甚众。
一日祁州数千人相率诣公,请就食
公厚慰抚阴召属吏徐徐谕遣,皆感泣辞去
上言所部均籴今岁方厄,愿普蠲以输民。
奏未报,有司诏旨州县甚急人为公惧。
太息曰:「上仁如天,吾不敢爱死」。
即复条具以闻,俄果报可
以手加额,感天子厚恩,且德公请之力也。
诏以军中机事多漏禁谍,告毋得泄。
有司奉行过当斥堠相通
公言北人动息疆吏所宜参知,请除不当漏者,他许关逮如故事
从之。
议者欲引滹沱水注塘泺中,且规保塞博野二境间筑长堤以限水。
公按图经,水所占田当八十三村,计户二万一千,而河所灌输博野其中央,堤不可立
移檄邻帅,列其事偕上议,卒中格
公初受命属疾稍间,会被旨趣行,触热疾,驰不少休,家人固请徐之,不可
开封未几复病,尚自决事
一日,子亟趋过庭,公独间语,有寄门户意。
人怪其语不伦
俄浸棘上书请奉祠事
上以公再将,有安靖劳,书其章尾却之。
诏甫下,而有司以公不起闻矣,命以批诏付其家,时八年正月二十九日也。
年五十有四积官宣奉大夫龙图阁学士,爵开封县开国子食邑六百户
诏赠特进资政殿学士,官其子若孙五人
转运使沈积中助其襄事之须。
隐终之典,于数为缛。
自始病,将士日相与祷于神;
其薨也,吏民奠于堂下日数百,哭皆失声而去。
娶陈氏,资政殿学士荐之女,先二年卒,追封淑人
子男十四人:哲,将仕郎霸州司理参军
栝,将仕郎恩州武城县主簿
柘,从事郎,监中岳庙
极,朝奉郎大晟府乐令
格,将仕郎,监北岳庙
检,承务郎管勾延祥观;
楫,承务郎中山府安抚都总管司管勾书写机宜文字
次程、和、穰、祐,他未名
七人:伯嫁承议郎徽猷阁待制提举醴泉观蔡庄
仲嫁朝奉郎军器监丞蔡坚;
次继之室;
季嫁通直郎徽猷阁待制提举万寿观、兼修史参详官蔡条,幼未嫁。
哲、栝、格、程与未名之子,及伯仲二女,皆前卒。
男女十人
庄重肃恭弱不好弄,性纯孝
未冠,遭王之丧,哀若成人
事崇国夫人,致其色养夫人病,昼夜供药饮,不去旁近
逮其殁,几至于毁。
先是,公以列大夫秩当任子上书愿易其恩以封母,诏拜崔氏普安郡太君,后迁淑人
公晚自念,当以年劳光禄大夫,既缘著令,获以郡夫人号,虽死且不恨
不幸未及制书而公薨。
已而语浸闻,天子怜之,特诏赠崇国夫人,过其初志
尝因进对,上以嘉祐定策事访公,公对曰:「先臣奉诏本末神宗皇帝铭而刻之石矣」。
上曰:「顾岂无《家传》邪?
朕欲究其详」。
公对曰:「先臣平日戒子孙无贪天之功市恩,言未去耳,臣不敢」。
上曰:「朕自欲之,卿勿辞」。
他日,命兴德军节度观察留后直睿思殿梁师成取以入,上既益得其所以然,恩进丞相爵为王,且谕公曰:「本朝异姓大臣无封王者,独韩王普与卿父二人得之
家传》所载撤御殿之帘,此尤大臣所难者,而国史乃弗论著,朕已诏史官续书于策矣」。
是日,公与工部尚书马防同以职事对,上顾谓曰:「真所谓定策元勋也」。
顿首谢。
公两帅定讫五年,凡所施设,后莫能易。
公与仪公皆再剖符遵王之为,民甚宜之
王既庙食于府,公与仪公咸侑飨其旁,遂为世祀
北敌尝小入瓯脱边患,会闻公至,相语曰:「小魏公来,吾安敢犯之」。
即去
治边久,益习知军利病,驭将士有体小大惕息不严而威。
平居士大夫恂恂尽礼惟恐少失其意。
宾客,喜推毂士,有王遗风
士游其门者周旋慰藉之,趣于有成不必己出。
宽厚,不苛察部吏
自好者,以声色训切之,甚则约束以法,期于勿犯而已,终不傅致以罪。
族属疏昵待遇委曲,咸有恩意可纪。
犹子容与其妇赵病踵死,已而其孤复将殁,以后事托公。
公取犹子之子曼胄为容后,而阂于法,因请诸朝。
繇没暨存,咸沾公恩。
平居无他嗜好,独好书,喜文章
自为小官,即慨然论事,至白首不少倦。
论奏施行,人蒙其利。
文集三十卷奏议四十卷,藏于家。
公席王庆之馀,故家遗法,目濡耳染,才优器良,适相直遇,故颖脱杰出绝人远甚。
哲宗皇帝一见,待以国士,而未及甚用。
至今上皇帝察其忠谨酝藉,遂擢行间,列侍从,入备论思出将方面
每除一官率常被旨而后受命公益感激自誓,思有以报万一者。
从容子弟曰:「先王平日一告之字未尝以畀人。
吾遭明主受教父兄不负斯言足矣汝曹识之」。
立意如此
将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公于某所,谨条次公之治行劳烈著于见闻者,具如左方
政和八年十月初一日朝请大夫、行尚书度支员外郎赵某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