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华严明论政和五年六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七、《石门文字禅》卷二五、解迷显智成悲十朋论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
显谟阁待制朱公世英余言:顷过金陵,谒王文公钟山
公以里闬晚生有志学道,谓曰:「若读史,见勾践伍员事乎?
勾践保栖会稽,置胆于坐,卧则仰胆,饭食尝胆也。
伍员去楚,櫜载而去昭关,至蒲伏行,乞于吴市
二子设心止欲雪耻复雠,而焦身苦思二十馀年而后遂其欲,盖有志者事竟成也。
然移此心以学无上菩提,其何以御之」?
世英嘱予记其言。
世英一年,余还自海外筑室筠溪石门寺释此论,追念平时之语,曰:嗟乎流转三界未即弃去,其耻亦大矣
囚缚五阴,未能超出,其雠亦深矣。
吴楚雠耻较之,其相倍如日劫,而学者亦思掣肘径去。
至诚恻怛勇决力行,较勾践伍员,特太山毫芒耳,岂不惜哉!
金刚般若经须菩提世尊言:「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不如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之福」。
于是泣下。
其心岂不学者多以一身味著懈怠故自障碍乎?
夫杂华具四天微尘数偈,而其所诠者,如来普光明大智一而已
亲近随顺,此智者戒定慧三法而已
戒定慧观照方便破灭无明一切众生弹指实證,故金刚藏菩萨曰:「随顺无明诸有若不随顺诸有离是谓成佛,显决入法要旨」。
借令三世如来重复宣示深奥不能毫末于此矣。
其于利害去取,晓如白黑,其义理昭著粲如日星
不知学者戒定慧何疑,而不随顺
无明烦恼何恋,而不弃遗乎?
孟轲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
心不若人则不知恶。
此之谓不知类也」。
今之知类者,吾特未见耳。
密行暗證,隐实显玼,世不得而知欤?
抑观力粗浮,习重境强,多遇缘而退欤?
余切慕思大智父子,于道能遗虚名,收实效,三十年间,决期现證,皆获宿智,通入法华三昧,乳中之酪,此其验矣。
呜呼安得南岳天台两人者,与之增进此道哉?
政和五年六月十日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