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延康殿学士中大夫提举杭州洞霄宫信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七百户食实封一百户赠正奉大夫王公行状1123年3月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一、《北山小集》卷三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祖敏,故不仕
曾祖母陈氏。
祖言,故高邮军判官,赠光禄大夫
祖母徐氏长安郡
父介,故尚书祠部郎中,充秘阁校理,赠少师
母蒋氏,赠越国太夫人
衢州常山县人,年七十。
公讳汉之,字彦昭
曾大父好书服儒,怀器不售光禄始以进士起家
少师,遂以贤良方正殊科,登文馆出入三朝,以直气谠言天下
艾耆不衰,老于外徙教授诸子,身为严师
公幼则不群,学为文词,已有惊人语。
神宗皇帝初以经术取士,公年始弱冠,中熙宁六年进士甲科,以秘书省校书郎秀州司户参军差充汝州州学教授
少师以公年尚少,方为人师,当益辅以学,无求速成,因留膝下研究经史,滋进益勤。
未行,少师捐馆,公居丧毁瘠以孝闻。
服除,为亳州州学教授
郡守南丰曾子固待以国士
和州防禦推官知河南府左军巡院
元祐元年,以举者应铨格,改宣德郎,知婺州金华河南府渑池县事。
丁越国太夫人忧。
绍圣四年,以奉议郎颍川郡王院吴王宫大小学教授,迁鸿胪寺丞
仲兄吴中,公求外补,恤幼孤,治窆事,以承议郎真州
元符三年,以登极恩,迁朝奉郎,赐五品服。
仪真当东要冲号难治
发奸举废,人以乂安
建中靖国元年,除提举河东路常平等事
进对称旨,留为开封府推官
朝散郎尚书工部员外郎,寻迁吏部,兼国史编修官,移礼部
阅月,以太常少卿讲议司参详官
时方绍修前烈大起庶政,广学校、行三舍,公之参预为多。
踰月,迁尚书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充讲议司详定官
久之,移户部侍郎
崇宁二年,以显谟阁待制出知瀛州高阳关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
下车抚绥边氓申严军律威声隐然
朝廷下边郡展楼橹、布埤堄、新守具、除戎器广袤长短一以元丰法式从事
公言:「以高阳旧城较并边郡城壁,小大厚薄固已不同,而械具一律,恐虚费适用
愿诏诸路参酌元丰法式随宜制备」。
从之。
公又言:「国朝塘泊,东起沧州西至安肃广信军之南,凡九节其所地里高下水之深广各有定数
淳化中,知雄州何承矩始制屯田,诏发戍兵万八千人给其役,由是顺安东濒于海,广袤百里皆为稻田
其浚陂塘筑堤道,则安抚司制置边郡遵条式、按图籍从事
其后又诏保塞五州堤道汇水之备,唯跳山以西壅水不能及,则为田设阱,种所宜木。
至大中祥符间至三百万本。
此中国战守之助、万世之利也。
北虏通好塘泊屯田浸失旧制并边官司无复案籍可考。
愿俾河北东西具今废置利害,仍诏有司讨论故事画一边郡,守而行之,复祖宗之旧」。
又言:「旧制界河战舡置务,乾宁军造。
崇宁初漕司建徙真定材木,或窳败不时得,请如旧制便。
总管司旧领义勇乡军,自置保甲以来,更属提举保甲司
愿仿旧制,乡军义勇俾部帅兼领,庶上下服习缓急有所统一」。
所陈略见施行
是年雄州归信容城旱,两输人户蠲税
雄州不听,止全蠲南户税。
公密论:「雄州小利、失大体非圣抚绥意,万有契丹蠲税振荒,则何以示远」?
三年夏,移知江宁府,兼江南东路兵马钤辖
未赴,改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公事
朝请郎移知苏州
以《哲宗实录》成,迁朝奉大夫,改知潭州,兼湖南路安抚使封保宁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徭人向、黄二族通远武阳寨,略省地、杀居人捕盗官战死。
公至,密遣兵据要地,阻其往来掩获数百,降其酋豪三千馀人一路安息
移知洪州、充江南西路兵马钤辖
五年春,诏乘驿赴阙
入对具言天下利病,如州县纳税加耗无定法,吏缘侵渔为奸,洪州秋苗十七万石,而耗至二万八千;
市易岁息千缗,而廪禄杂费用八百缗,无益公上
大钱利厚,盗铸不息,当立法经久计。
留为尚书兵部侍郎,转朝散大夫
大观元年成都择守,以显谟阁直学士知成都府、充成都府利州路兵马钤辖
未至,知郑州、充西辅马步军都总管
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公事
未至,又改知蔡州
未几,知青州、充京东东路安抚使进封开国子,加食邑三百户
以受宝恩,迁朝请大夫移知郓州、充京东西路安抚使
青、郓留皆踰年,政随其俗,皆以治称。
朝议大夫
四年夏,召赴阙,拜尚书工部侍郎
时议北郊仪物配位公言:「自神宗皇帝正典礼、罢合祭,始诏亲祠北郊,如南郊仪,此成法也,尚何疑」?
后如公议
八月,充贺北朝生辰国信使
使回,为《见闻录》以进,且言:「契丹上下游惰,无长虑却顾、为其国为久安计者。
今预密议,唯宰相李俨更事,然习久安、无远识
契丹岁比荒,用度毕取于燕人,凌蹙掊剥,至不堪命,怨嗟日闻
渤海犷悍契丹尤疑而防之,然待之不以理,其积愤与燕人未尝一日契丹也。
其亡可待」。
又言河北利害甚众,上悦。
政和元年,以显谟阁直学士定州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兼知定州进封开国伯,加食邑三百户,转中奉大夫
公临边踰年,训练拊循境内宁肃
朝旨下河北路均籴依陕西先得旨,两转运使文檄各下,人自立说,郡县莫知适从
具奏请决,使者怒,公因移疾自陈,且乞避使者
朝廷下本路诘使者何从已乃有旨,漕臣及其属皆降一等,其属仍免所居官。
明年转运使竟劾公恃故相党与沮籴法,落职提举杭州洞霄宫
时政和二年三月也。
三年,复集贤殿修撰
明年,复显谟阁直学士、知濠州
六安贼刘五窃发邻境皆警。
公曰:「是何能为?
不足为请兵」。
即命巡捕吏部曲、斥孱惰、明保伍、籍强勇、识险易、广耳目,至备禦所宜,皆亲受方略居人按堵,贼卒不犯
七年,转中大夫进封信安郡开国侯,加食邑三百户
八年夏秋淮水暴涨,城不没者数尺。
止次城上部勒捍治,城赖以完,濠人德之。
顷之引疾丐归,复提举杭州洞霄宫
重和元年江东水灾朝廷择帅安辑振廪之,起公知江宁府事兼江南东路兵马钤辖,加食邑三百户食实封一百户。
明年十一月,方贼起青溪,踰月,陷睦州,遂陷杭、歙,声摇江东
承平久,士不知兵一旦狗鼠叫欢陆梁横溃四出守将往往不知所为
远近相蒙,初不以实闻上,及事急,则日为遁逃计,至则委城去。
公初闻贼势张甚,即具奏少隐,且下令曰:「贼来以死守敢言退避者斩」。
于是练士卒、募丁壮、据走集远斥候、明赏罚,贼为少却。
就差江南东路安抚使,诏奏事皆径达上前
正月,贼攻广德,焚宣州宁国县,事益急。
日夜训抚,且守且禦。
时兵裁数千,贼徒动以数万计人为公危。
公命贼冲除地为场,曰:「贼来力战,共死于此」。
吏士感泣
外督守将进讨,数获贼将,敕书嘉奖
盖自十一月二月,会大兵至境,由江东入贼峒,取渠魁以献。
贼平,以功迁龙图阁学士,加食邑三百户御前遣使赐茶合、金银鞍辔。
四年,引年告老优诏不许,转太中大夫
九月,以疾力请进职延康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金陵人流遮道
顷之,以守江东日它路粮运留境上,降官一等
五年正月上章请老
命未下,以二月四日卒于镇江居第正寝
诏赠正奉大夫,下两浙转运司襄事
公夫人曾氏,先卒,赠信安郡淑人
二人,曰樗,曰栎,皆承务郎
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公于镇江府丹徒县黄杜马鞍山之原少师墓后。
公以高明之姿,纯正之学,敏达之才,自经政事文词字画养生妙、方外之理,皆意出人上,自以无前一时交游,号为第一
其高独见,常糠秕文词,有不足为之意,故应落纸,初不留顾。
公没,家集其文,才得三十卷
至于友爱惇睦轻财好施轩豁无隐,又出天性
公既通显,即买田乡里疏宗群从,均济若一。
戚属之贫无告者,赴之如归。
至治命,犹曰妹侄之嫠孤者廪给如故
中年方士,授以要诀,常专气葆神,燕坐翛然
然事至不留不为颓惰苟简
故出藩翰,入赞尚书知无不言,事无不理
初得九转丹诀,练养十有五年,晚于大茅峰建洞阳庵,延道士沈若济守之。
丹未成,而公逝矣。
行年七十,须鬓蔚然,自初疾至病,未尝困卧。
属纩之日,呼家人后事、具遗表整衣端坐,如假寐者。
议者以谓平生自强,虽大期至,不为变屈,是诚足以过人矣。
遭时事主出入进退岁月事实,可考如右
谨状
宣和五年三月日,从表侄朝奉郎尚书礼部员外郎赐绯鱼袋程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