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宋故国子博士惠公墓表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四、《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九
吾州宜兴县湖洑山中隐君子惠公彦达,享年八十五,以德齿之尊,号里长者
予与公弟彦光朝议同时名第,又与公犹子胜仲殿中同朝御史寅缘从公游。
沈毅畦畛,寡言笑不忮不求犯而不校以为常德故人无愚良贵贱皆敬惮之。
一子中年惑疾遂废,三孙胜衣,公招聘师儒导之学,既冠昏嶷嶷自立,有闻于时
曰晔,用朝议公奏任,卒官右通直郎
曰迪,曰哲,相继进士第
迪字懋吉,尤知名三任中都官,至国子博士,自天子大臣,皆论以为国器不幸得疾不可治。
呜呼悲夫
懋吉少年时,治一室读书其中,予过焉,赋小诗属之,懋吉和答,有「小屋牵萝补高轩偃盖过」之句。
予读之叹惊,此奇作也。
已而受其贽,亹亹千言笔势澜翻,如行云流水文从字顺,无琢肝肾、撚须鬣艰难辛苦之态。
三复其言,加之数年,敛华摭实,必以大手笔天下
既收科第名闻烨然
为州学官国子师,行践要途世用
一旦溘然正昼而殒,讣闻惊呼失声
既葬而追伤不已,乃为文表墓上。
懋吉三荐礼部绍兴二十四年赐同进士出身,授左迪功郎扬州高邮县主簿
未赴,近臣以其文行荐于朝,召见,差充临安府府学教授
岁满,升左从政郎大理司直、兼主簿
用举者改左宣教郎,除国子博士
懋吉在大理时,上书言:「画一之法,守之如金石,行之如四时所以使吾人迁善远罪徙义修慝之道也。
而本寺一司敕外,又有申明比附断例之属,无一定之制。
老奸宿赃,以狱为市轻重高下,皆出其手,正条不可则入之申明申明不可则入之比附比附不可则入之断例
有司虽知其非,属已著之令甲无如之何矣。
以谓一司敕令、本寺正条,而申明比附断例等皆一时指挥,宜诏敕令所应本寺诸条格刊条笔削,合为一书颁之。
有司专一奉行,使老吏不得措其奸,百姓知所避就天下幸甚」。
懋吉又因漏泄狱情一事开封府条令罪至徒流,而大理法止于笞杖不同如此
廷尉天下之平,京师首善,四方万里所归赴,而一罪二法若此类皆合刊正定于一者也。
在国子时,当转对奏言:「庆历中枢密副使韩琦疏言西戎屡乘战胜求通顺,实图休息
国家生灵为念,所获者实利,所屈者虚名
彼不背盟,我则抚纳无倦
彼若背德,我则攻守有备。
此和策之得也
陛下兼爱南北之民,屈己和戎韩琦所论,正今日事。
臣闻备边莫大于择帅,莫先于久任
天下之事固难为仓猝之时,必定于閒暇之日;
亦难办于暂用之人,必成于久任练达之士。
艺祖皇帝命将守边,如郭进之在山西何继筠之在无棣董遵诲之在通远,皆久其官而责其成,小其名而崇其势,略其细而求其大。
太祖太宗之世,咸以功名始终,书之国史。
今日两淮荆襄控制南北,宜择文武兼资仁宗韩琦范仲淹之贤;
既得其人,又当如艺祖任郭进之流,久于其任。
东晋时刘弘荆襄上流,课农桑,省刑罚,专督江汉威行南服
陶侃继之,四十一年,自南陵白帝千里路不拾遗
辟置,而羊祜所知
三人相继,而荆襄利害得于习知之素,故其成效章章如此
使其暂去暂来,虽方叔召虎不能为矣」。
上称善,下其书。
方议除官已不及矣。
懋吉自幼学,已卓越大志不专举子业,自六籍百氏之书与《太史公记》无不读;
文词辩丽诗律高雅,亦无不工
靖深端默专务晦藏不表襮以峙声名
两任师儒之官,而有籍于学者朝去暮来如寄客。
懋吉据一席诵说有法督责课试虚日诸生靡然向化不敢嬉宕彬彬可观者。
士风颓靡文气骫骳千人一律,懋吉因考礼部试不专有司尺度,或守朴不事空言不徇时好以投人耳目,皆被收采
于是老于文学屡试不售者,皆在选中,时称得人
尤工治道不为高难行之论,陈献便宜酌古御今,皆合人情世务之要。
棘寺罪人之橐,积累至若干则输之内帑主簿合分受,懋吉弃弗取,其厉志如此
使天假之龄,发明利器,错诸事业,则高文大册可施诸朝廷,颂诗乐可荐郊庙
垂法立宪,必能使三尺之书如持衡天下冤民而刑可错;
橐弓戢戈,必能使两地生灵首领终天年,而兵可寝。
噫!
天之降才,岂偶然耶?
岂人之委曲周旋辅成其天者不至耶?
胡夺之遽而使中道夭耶!
享年五十四,以乾道三年七月丁酉卒。
曾祖智、赠右正议大夫
祖溥,即彦达也。
俊民,以君贵,赠右承事郎
妣沈氏,赠孺人
娶同郡胡氏,赠孺人
六男子:端文、端智、端常、端方端尚端立
二女:适右迪功郎荆湖北路提刑司干办公事沈纶进士戴刊。
男女二人
诸孤其年十一月甲申合祔于县君山龙山玲珑山胡孺人之墓。
诗文之在藁者千馀篇,端文方以类诠次为书,未出也。
宜兴惠氏自正议二子二孙、二曾孙相踵起家,中科第,盖三世矣。
予始见懋吉与弟哲同举秋赋联名并中,于时父、祖四老人无恙里老惊观,有荣耀焉。
哲今为左从政郎监行点检酒库籴场。
连枝竞秀如埙如篪所谓莫逆
懋吉之亡,拊诸孤,治葬送尽力
而懋吉诸子已能传父学,籍籍文名被荐送者。
懋吉怀奇不试赍恨而没,造物之报,不在其身,又将见诸郎追取三世故物兄弟升腾,以亢惠氏之宗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