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埕记 宋 · 叶廷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二九、《淳熙三山志》卷六
埕有三等:沙埕为上,夹沙次之,泥埕为下。沙埕喜受潮,信退则易乾实,漏丘则易淋,故为上。半沙半泥故为次。泥湿距潮,且难乾淋,故为下。大埕一二亩,小者半亩,大水取信,小水暴乾。盖海水咸卤过埕则卤归土中,日暴则咸乃凝白花,取海水淋之,炼为盐。亦犹胆水浸铁水中,自有铜性,遇铁涩住,故烹铁而得铜也。一月之间,大水六日,初一至初三,十六至十八,晴明则土信可收,雨濯则土信败矣。一年之间,惟五、六、七、八月土信特厚,盖烈日之功也。故旧法六月起火,八月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