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孟子 其一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艺圃折衷、《尊孟辨》卷下
春秋》书「王」,存周也。
孔子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仲尼本心也。
孟轲非周民乎?
履周之地,食周之,常有无周之心,学仲尼之叛者也。
周德之不兢,亦已甚矣,然终其虚位,犹拱而存也。
使当时有能唱桓、文之举,则文、武道业庸可几乎
者徒以口舌求合自媒利禄,盍亦使务是而已乎!
奈何今日梁惠明日齐宣,说梁襄,说滕文,皆啖之使为汤、武之为,此贼心也。
譬父病亟,使商臣为子,未有不望其生者,如之何而安明诸不救之地哉?
忍人也,辨士也,仪、秦之雄也。
其资薄,其性慧,其行轻,其说如流,其应如响,岂君子长者之言也?
其免于范、蔡申、韩商、李之党者,挟仲尼以欺天下也。
使数子者皆咈其素,矫其习,窃仁义两字藉口,是孟轲而已矣。
要之战国纵横捭阖之士,皆发冢之人,而能以《诗》、《礼》也,是故孟轲仁义,犹老录公诵法也。
录公诵法卖法者也。
仁义,卖仁义者也,安得仲尼之徒欤?
嗟乎
孔子生而周尊,孟轲生而周绝,何世人一视之心?
记曰:拟人必于其伦,宁从汉儒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