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孔子闻韶 宋 · 范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七五、《范香溪文集》卷五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至于斯也」!
窃尝疑之。
深惟夫子上圣,于多能天得审音知乐殆其馀事。
又尝求之传记鲁昭公之二十五年夫子年三十五矣。
顷之,鲁乱,遂适齐,则年几四十矣。
始而夫子适周,且未冠,已访乐苌弘,宜不待至齐而《韶》始闻也,何详味倾叹,若初未闻者乎?
予知之矣,春秋之乱,子有弑父,臣有弑君,而不知勋华揖逊,虽《韶》音尚存未有明其义者也。
夫子以将圣之道,为天下宗,邦君柄臣,率分庭礼之,其有一物不辨,则走使而问焉以取正,是所以尊信夫子甚至
今夫子玩《韶》之美至忘味,彼将曰:「孔子圣人也,而美《韶》音如此,《韶》果何谓哉」?
则又将即《韶》音以求其义,庶几知有虞绍禅之美,而耻篡夺之乱焉。
是亦讽而诫之之义也。
春秋之时,齐襄公立十二年,而公孙无知弑之,无知自立,而雍廪弑之。
小白之薨也,五公争立无亏立而齐人杀之。
昭公之薨也,子舍立而商人弑之,商人代立,而阎职又弑之。
人之子立,而齐人又废之。
庄公立六年,而崔武子弑之。
已而孔子适齐闻《韶》,则景公问政之时也。
陈常擅齐政,变逆有萌,圣人微见其渐,故对以君君臣臣,是孔子感齐之乱,意可知也。
齐于春秋为乱特甚,故美《韶》音必于齐,旨其微矣乎
后之好异嗜奇者昧吾夫子所谓,而徒附益其说,曰:「孔子至齐郭门外,遇婴儿挈壶者,其视精,其行端,孔子谓御曰『驱之』。
韶》乐方作,至齐闻《韶》,不知肉味」。
岂有识之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