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此庵记乾道元年四月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二二、《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一九
永和智度寺僧、前章贡六和寺老子證榜其庵曰「此」,而求记于澹庵老人胡某
余官三年矣,而记未暇作也。
乾道改元春,还自天目,复寓智度,而證老日来索记。
三谷朔矣,又未暇作也,而请益力。
则谇之曰:「于文,止匕为此
止,止也;
匕,次也,次有动意
夫『大江东流千里,此虫趯趯长在此』,则此谓之止可也
『此水与此人,相追两沄沄』,则此谓之动可也
不知欲止耶?
抑欲动耶?
以为欲止,则与诗人水马何异焉?
以为欲动,则随波承流,又非予之所敢知也。
二者必有一于此矣」。
證曰:「不然
『君如大江千里,我如此千山底』,则此亦何可訾?
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则此亦何可泥?
谓吾为止如水马,然步步流水,非吾所谓止也;
所谓止,有不止者存。
谓吾为动,如水沄沄,非吾所谓动也;
所谓动,有不动者存。
非动非止,非黏非湛,必外乎黏湛之外者,然后知此。
《易大传》曰:『夫孰能与于此妙哉』?
此乎,澹庵其亦未之思乎」?
予笑曰:「有是哉」!
必笔其说以为记,而复键之,曰:澹乎若深渊之靓,虽止也而物无不应
汎乎若不系之舟,虽动也而我未尝流。
夫是之谓闻道
四月八日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