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斋记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二二、《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一九
浔江举子陆生南金名其斋曰「颐」,而乞记于澹庵老人胡某。老人以文肆质䪥,固辞久之,则谇之曰:「颐之字见于《书》、《礼》、《易》,杂出于传记,有曰『颐中有物曰噬嗑』者,有曰『山下有雷颐』者,有曰『百年曰期颐』者,有曰『期颐称道不倦』者,有说诗解颐者,有支颐待月者,有金锥控颐者,有长剑拄颐者,有颐隐于脐者,有顉颐拜相者,有为大儒名颐者,有为循吏名敦颐者,有为冀州取颐名堂者,有以洪颐名旂者。生将稽《噬嗑》之彖乎?抑取山雷之象乎?将为百年之期乎?抑欲称道不倦乎?将说诗以解乎?抑待月以支乎?将金椎以控乎?抑长剑以拄乎?将隐于脐乎?抑顉以取相乎?将慕大儒乎?抑欲效循吏乎?将晞冀方之堂乎?抑慕甘泉之旂乎」?陆曰:「唯唯,否否。不然,吾志在学《易》而已」。然则《噬嗑》、《颐》,皆颐也,生独取《颐》何?曰观在养也。《蒙》、《蛊》、《大畜》、《井》、《鼎》,皆有养义,独观颐养,何也?曰:《颐》上下二阳,中包四阴,上止而下动,外实而中虚。人颐之象,初以阳居动体而上应乎四,悦所欲而朵颐者也。心一动而朵颐,则其自失必矣,故首戒以养正则吉,与诸卦之养异矣。《蒙》亦养正,与此不同,何也?《蒙》养其正,是已正也;《颐》养以正,盖未正也。已正乃作圣之功,未正则不可一日忘其所以养颐者。故又戒之曰「亦不足贵也」。夫九以刚明之才为可贵也。贵乎刚者,为其不屈于欲;贵乎明者,为其见善而不失其正。反是,则不足贵矣,生乎勉之。生尝举进士,试礼部云。乾道己丑清和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