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念佛发愿 南宋 · 释子元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九四
弥陀节要》云:念佛之人,最急一事不善相应
何以故?
虽云持戒念佛不曾发心愿生净土皆是埋头过日自失善利。
大凡念佛,先要发心,欲超生死往生净土
须以大愿自为主意,常须念佛
早晚专心礼拜弥陀,如朝帝主,两不失时日近日亲,心口与佛相应,去佛不远
口念心想心愿见佛,发深重愿,决信无疑
日久岁深工夫纯熟自然三昧成就
临命终时,弥陀接引净土现前
更愿现生之内,常遇善知识不值邪见师。
无惑我心,不生懈怠
若也如此念佛深信发愿,是信行愿,三不亏也,临终见佛,即非外来尽是唯心显现
犹如种子在地春发生,岂是外来
皆从地出也。
今之修行亦尔。
念佛信愿,纳在八识心地临终发现净土弥陀,即非外来,皆从自心出也。
偈云:
万法从心生,万法从心灭。
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持戒无信愿,不得净土
得人天福,福尽受轮回展转脱离
看经无慧眼不识深意
后世聪明乱心出离
不如念佛好,现世无名利。
行坐多罗则是阿弥陀
发愿持戒力,回向乐国
正是合行持,千中不失一。
释迦金口说,弥陀亲摄授。
诸佛皆护念诸天护持
见此念佛人,与佛不相远
应当道场,转于大法轮。
普度无边众。
譬如贫家女,腹孕转轮王
诸天爱护贫女不知,复中有贵子
今此念佛人,其意亦如是
忆佛常念佛不久成佛
诸佛善护持,其人自不知
当生净土,却要来后世,再得生人中
譬如人家,地内有伏藏
藏神常守护不令其有失,贫人不知
家内宝藏逐日客作求衣自济
今此念佛人,其意亦如是
不知念佛人,具足如来藏
自说我无分,返要生人中。
譬如人家,自有真妙药
不知妙药性,不能自治病。
每日床枕边,痛苦无量
今此念佛人,其意亦如是
不知念佛心,能灭贪瞋病。
能为医王能为大宝藏,利济一切人。
能为法王覆护一切众。
将为凡夫不得净土
且自斋戒后世为人
展转修行,方可生彼国。
多见修行人
常作如是说。
不称弥陀愿,不合净土经。
邪见障覆心,毕竟出离
非是他人障,皆是自障心。
今世得生,一蹉是百蹉。
劝汝修行人,信我如来说。
无不实语,岂是虚诳言。
但当自精勤一心净土
风吹于火,用力不消多。
幸有念佛心,回愿超三界
逢宝不取宝,遇食受饥寒
咄哉大丈夫不见真实意。
我今略劝赞展转与人
代我广流通,作于如来使。
真是佛子,真名报佛恩。
普愿如说行,同生极乐国
按:《庐山莲宗宝鉴卷第七,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四七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