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因诸军之欢心积年之冗籍疏乾道五年 南宋 · 虞允文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八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四、《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七
臣伏睿慈,遣中使赐臣亲劄,谕以「今日宜料理事尚多,未睹别有密奏昨日左相与卿,事莫似为可行否」。
臣伏陛下以礼接下,以圣屈愚,恩遇殊异之意,感涕交集不能自已
臣虽至闇,敢不尽其一得之微,以图万分之报?
臣尝泛观今日之事,其当辅进至德搜选人材生养百姓,涉于大体条目固多,随事尽心,苟可输愚,臣敢不力?
事机之急,莫急于兵、财,如使兵冗而财未裕,虽太平至治之时不可以国,况外有强敌之忧,内有水旱盗贼之备,而事之最大者世雠未复,舆图未归,南北生灵未底于休息圣虑宵旰不一顷刻暂忘者乎?
如拣军一事,臣先日奏陈三衙之弊,已尝面奏,欲革弊事以起诸军欢心因诸军之欢心积年之冗籍,兵自此强,财自此裕。
已蒙皇明洞照,即赐施行
黄榜未出之间,议论者或危或惧,或是或非。
三衙拘收诸库务回易杂役之人,谓诸军自此更无贴支,更无激犒,以作诸军之怒,论议又益皇骇归咎于臣,而不知臣前一日已被旨施行矣。
三帅都堂颇有愠容,臣以一言开晓之,咸欣然而去。
阅日已久,三军之士惟有一喜搢绅之间遂见异论然后危惧者安而是非者定。
事之微末尚且如此非常之原,又当如何
如拣军一事诚是今日急务,但恐群言纷纷危惧是非有甚前日,初行而亟罢也。
诏旨中出委曲宣谕朝廷之上,百官之间,当无异辞。
今日已与陈俊卿梁克家熟议来日面奏
事底于成,在圣断先定审于初,不移于终而已
自古天下之事未尝无弊,天下之弊未尝不可去。
人臣忧国爱君之心,必忘其一身之危以任众人之怨者,无他弊事可去而国事可立也。
如使积怨于身而国事不立,徒使他人得以市恩,而自身则失其忧国爱君初心
若不默默充位,必称病告免而去。
忠愤所迫则富贵可轻,考之方册可鉴可叹甚多也。
伏维陛下日月之明,于万几之事容光必照,无所遗隐,而圣德无我急于听言
若言者之心无所朋比无所苟且无所希说,而咸归于正,则假情直亮无有也,托辞仁厚无有也,诡计安静无有也。
三者疑似之间,实今日士大夫之大弊,惟陛下深察之,则兵可强,财可裕,仁义礼乐之事可次第而行,陛下之志庶几于可伸,而臣惓惓欲报大者庶几有立也。
迫于忧国爱君之诚,抵突天威伏乞睿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