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承务郎李公墓志铭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八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四
乾道六年成都府路转运判官、权安抚司赵公说、知汉州余时言共以州人李君行义闻于朝,未报,而四川宣抚使王炎安抚使薛良朋转运副使王璠判官赵不𢙯相继表上,孝宗皇帝闻而嘉之,乃九年闰正月丁酉制曰:「务穑劝分有司为政
发廪赈乏,仁者用心
尔以布衣,居于下土,因年饥不足,动义概以有闻。
屡出私藏,多所全活
计偕而已老,从官牒则徒劳
勉服官荣,归教乡里
特授迪功郎致仕」。
里之人高君之行而饱其惠,既相与嗟叹咏歌之。
君没十有七年,其孙寅仲入秘书省佐著作,会进史得增秩,因请貤以及君。
于是又诏特赠承务郎,人以是益知积善之报为未艾也。
后数年,著作君乃自其家使人以书致君行述一通于予,请以是铭君之墓。
予故未得交君父子间,又以病废书久,欲谢不能
而惟闽蜀相望千里著作君乃近舍其乡之先生君子而远以属我,是其可以虚辱哉?
乃最其书之曰:君讳发,字浩然其先陇西人
唐明皇帝逃难,过汉小留,其近属从行者因或家焉,君其后也。
世居什邡县顺乡后徙长原。
曾祖保荣、祖有质、父世通皆隐不仕
资禀高迈,自少俶傥不群
读书大志傲睨场屋,谓功名可立致。
乡贡辟廱,补内舍
久之未第宦者梁师成贵幸,士之不得志者类资以得官
以是怵君,君正色拒之。
京师被围,疏陈大计不报,即弃录牒归养于家。
先府君晚厌人事,常独居一室家务一以诿君。
节衣缩食,瘠己以崇养。
买书辟馆,迎脩士以教子孙
而于忠孝立身大义致意焉,不专觅举干禄计也。
亲疾,疗治遗力,虽毁伤无所惮。
免丧既久,语及亲犹泣下,庐墓侧再踰岁。
弟没亡子遗腹一女,妇服未竟,辄谋私其橐以行。
君以义正之,其家愧恨欲以危法中君
不为屈,吏又偏主其词,而卒不能有以污也。
已而抚其遗女如己生,且厚资之以归名族,无纤芥馀憾。
自其少日生理裕之以至于老而丰殖推财让产,恤孤怀幼,赒人之急,自兄弟族党以及疏远之无告者,无不必尽其力,而退无自多之色。
平生折券弃责胜计
里人斗讼者,就以求直,闻其言皆失所争而去。
微至病者药石,产者给薪米,亦久不懈。
岁旱,犯烈日徒步十里乡人致祷,雨为立应,人尤德之。
岁或不登,辄为食以食饿者,自徂冬,日以千数
乾道戊子民饥甚,官为振廪劝分,而就食君家日至三四万人
明年流庸未复而荒政已罢,民愈困弊,数百里间,扶老携幼、挈釜束薪而以君为归者,其众又倍于前。
盖君之为此,自绍兴之丙辰至此三十馀年,岁以为常,所出不知若干斛,所全活不知几何人矣。
及是而惠益广,绩愈茂,以故州郡及诸使者始上其事而蒙显赏焉。
君初不欲,而不能止也。
既起拜命,因摘诏语,榜其所居为「义槩之堂」曰:「姑以示吾之子孙,使之无圣朝所以褒劝意而益勉于及人也」。
于是时,君之年七十有七矣。
明年属疾且革,犹顾左右,问今日所饭凡几人。
既没,所活饿人过其门者无不流涕也。
嗣子𥫃既葬君其乡古魁之原,又次君行事如此,而论其概曰:「君才虽高而动以绳墨自守凡有所为,必问礼如何
其中退然如不胜衣者,唯于义之所在,则奋然以身先之,虽压以公卿之势弗夺也。
临大患难濒死而气不少沮
季子言事得罪,至徙岭表,君不为动。
与人开心见诚,不逆其诈。
尤谨然诺不为利回
人有小善,称之不容口不则必面折之而亦不复胸中也。
故从之游者莫不爱敬而严惮之,或者至以侠名归之,盖不知世之以武犯禁者正君所深耻也。
虽无官守之责,而闻四方水旱疾疫辄忧见言色
天下事激昂慷慨利害晓然听者忘倦
故相魏国张忠献公雅知君,书疏往来未尝不称叹其贤。
张公都督征讨,君移书为陈量力虑胜之戚甚切。
呜呼
君之为人如此,使及强盛之年得用其力于当世,则其所立宜必有大过人者。
今既不获施用,而其馀功犹足以千万人之死命。
虽其存没,幸尝再被宠褒,然天之所报君者,岂若是而休耶?
君卒之岁淳熙甲午二月丙寅,葬以辛丑五月壬寅
君夫人同郡杨氏,先卒。
二子,𥫃以累举得官著作升朝籍,累封宣教郎致仕赐绯鱼袋
竑中进士第,至宣教郎,后公数年皆卒。
一女朝散大夫、知嘉州王种
孙男五人,寅仲为长,次宾仲,次康,早世
次宪仲,次寘仲。
仲贤而有文辞,今为奉议郎、知普州
所以笃君之庆于无穷者,将于是乎在。
予虽不及识君,而于君之事无所疑者,独以行述可信
又读义概诸诗,而全蜀名士无不在焉,益知行述之果不诬也。
乃悉论次而系以铭。
铭曰:
德而不才,德匪其德。
才而不德乃才之贼。
贤哉若人抱道隐居
振廪之功,日活万夫
茂实既腾,帝伟其绩。
命服命书于以往锡。
既宠于堂,又贲于幽。
惟是闻孙,益鸿厥休。
我铭其藏,千古不泐。
义槩之名,永世无斁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