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陵 南宋 · 唐仲友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六二、《悦斋文钞》卷七
君与亲孰重?
臣子均。
忠与孝孰大?
义命均。
不幸难以两立君子何以处之?
权之得则两全,权之失则两丧,此必然之理也。
曰:「王陵汉王项羽取陵母置军中,母伏剑而死,卒从汉,可谓忠臣乎」?
曰:万世罪人焉得忠?
汉帝不戮,非治世也;
班固不诛,非良史也。
与汉,非有肺腑之亲,帷幄之任,其去与就不足楚汉重轻,徒使慈母之身膏于鼎镬,丧其亲而求为忠,其罪大矣
曰:「项羽之必亡,是以决于从汉,恐虽从母而卒与之俱亡也」。
曰:汉祖宽仁之君,不学而性明达,尚能多栾布之义而免其死,以母故而,帝必不罪不幸而见诛,则命也。
天下岂有无母之国哉!
曰:「初无诛陵母之意,母自引决以坚志,非之罪,母之见成败亦明矣」。
曰:使之才如韩淮阴足以亡楚而兴汉,虽得其母,犹将畏而不敢害。
之从汉,不过数千人何啻牛之一毛
剽悍残贼,傥怒不至,知之无能,必甘心于其母,母亦匹妇之智,自全无术,遂至于死,谁之罪欤?
曰:「之不往,殆如伍子胥欲借吴以报楚尔」。
曰:楚之召子胥,将诛之,召陵将用之。
知必死,又度其才必能报雠是以决于奔吴
若从,则母子可以俱生,非之比;
于汉初无奇谋,又无勇功,亦乌在其能复雠也?
曰:「必使将,从之则废义,拒之则取怒,是与母俱死也」。
曰:无益于亲而使之独死,宁与之俱死,伍尚是已,岂得违之?
本无从汉之心,汉之待亦薄,其与母孰为轻重耶?
曰:「观陵母告使者之辞,则从汉之谋当出于母,从其命者也」。
曰:使谋出于母,当与母俱不当舍去;
不出于母,当去汉不当违母。
不可赎也。
然则者当如何」?
曰:诚告汉王而去之,以全其母。
使将则诚告而辞之,为禄仕以致其养,母没则致为臣而去,躬耕以终其身,则臣子之分,庶几两全乎。
曰:「告汉王不许,则如之何」?
曰:告之不许则逃,逃而不免则死可也
善乎徐庶之为子也,始事先主情契已深,及荆州之退,母获于曹公,则辞先主曰:「所以将军霸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老母被获,方寸乱矣」。
乃诣曹公,然终其身不大用于操,忠孝之节,岂不一举两全耶?
呜呼
罪人也,事亲徐庶可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