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文帝 其二 南宋 · 蔡戡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七、《定斋集》卷一二
文帝宽仁恭俭,为汉贤君,惜乎君人之量不洪,未免盛德之累。
诸吕既诛,惠帝无子,所当立者高帝子耳。
高帝见在子,唯帝与淮南王
帝长而贤,天命人心不约而合,故定策迎帝者,岂私也哉
顺天命、因人心也。
楚汉相攻,身履目击之。
高亡屡矣,卒并天下、英、卢一有非觊相继菹醢
高后擅朝诸吕用事,寻亦诛灭
天命归汉,殆不容释,尚何望耶?
可以判,然而犹豫不决者,盖高后赵王,齐王几及于难;
燕王早世,又杀其子;
赵,患将及矣。
逊辞以谢之,仅乃得免。
帝惩诸王之祸,惴惴朝不谋夕一旦人以天下与之,非意所及且喜且惊,故谋及群臣,谋及卜筮迟疑而不敢进
先之以薄昭以察其情,继之以宋昌以观其变。
是时,帝之心何如哉!
即位之夕,夜拜宋昌卫将军张武郎中令何乃匆匆如此
数月之间,又封壮武侯
朱虚东牟有立齐王之意,帝追恨而黜其功,章以失职怏怏而死,兴居遂有不轨之谋。
劝进而得封,章、兴居欲立齐王而被黜,帝之所存,亦可见矣。
晋侯赏从亡之功,介之推曰:「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
天实置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盖天之所命,非人力所能为,岂以一言之劝,章、兴居一言之异,而为得丧乎?
于此切切焉,是不知天道也。
或谓夜拜昌、武,非遽欲贵之
帝自代有天下,疑汉大臣不附己,故以亲信代处要任,盖所以虑患未然
文帝私忧过计耳。
始诛诸吕,握玺将兵呼吸之间,有关存亡不以此时图危社稷,帝已正位君臣分定矣,欲何为哉?
夫君人者当以天下为量,汉臣即代臣也,帝乃畏忌大臣宠任亲信,而预防之,自分畛域示人以疑,使人危惧之心,亦非自全计也。
唐魏徵尝劝建成早除秦王薛万彻尝帅东宫兵以攻秦府,二人罪不容诛太宗不惟赦之,又复用之,位极将相不以为疑。
至于秦府旧人迁官,反出东宫、齐府之后,惟才是择,不以新旧为间
太宗可谓君人之量也。
若夫文帝恭俭爱民,有非太宗所能及者;
傥以大体责之,视太宗有间矣。
故曰,君人者当以天下为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