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训蒙雅言 南宋 · 陈淳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四一、《北溪大全集》卷一六
皇上帝降衷于民。
元亨利贞,道不远人
民之秉彝有物有则
性无不善好是懿德
仁义礼智,良能良知
非由外铄,我固有之。
天叙有典,天秩有礼
有是四端,犹其四体
孩提之童,可知可能
无不爱亲无不敬兄。
维此圣人先知先觉
从容中道与天地合。
进退可度德义可尊。
中天下立作师作君。
昔在帝尧克明俊德
允执其中顺帝之则。
平章百姓协和万邦
巍乎成功焕乎有章
大舜有大,惟精惟一
浚哲文明温恭允塞
明于庶物,察于人伦
仁义行,乐取诸人
禹日孜孜恶酒好善
闻言则拜,敬脩可愿
不矜不伐,恶服卑宫
克俭于家,克勤于邦。
汤敬日跻懋昭大德
不殖货利,不迩声色
以义制事,以礼制心。
毋从匪彝,毋即慆淫
亹亹文王小心翼翼
不显亦临,不闻亦式
肃肃在庙,雍雍在宫。
刑于寡妻至于家邦
于皇武王,建其有极
敬用五事,又用三德
无反无侧,无党无偏
王道荡荡王道平平
公达孝,善继善述。
思兼三王夜以继日
克勤小物勤劳王家
赤舄几几德音不瑕
集大成,信而好古
祖述宪章文武
下学上达好古敏求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进礼退义,温良恭俭
圣与仁,为之不厌
宗庙便便乡党恂恂
私觌愉愉燕居申申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不正不坐不时不食
出事公卿,入事父兄
罕言利命,不语怪神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从心所欲无可不可
性者,汤武反之
由文至孔,则闻而知。
先圣后圣道一而已
先觉后觉,心固然耳。
人可为舜,邑有如丘。
氓之蚩蚩,放而不求。
圣人有忧,设为学校
于帝其训,修道谓教。
教以礼乐,教以诗书
教以人伦,皆复其初。
蒙以养正,常视毋诳。
朝夕幼仪,请肄简谅
洒扫应对威仪迟迟
折旋中矩周旋中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十五而志,自强不息
请问其目,先致其知。
诚意正心以公灭私
心正身脩,家齐国治。
由此出,非自外至。
圣谟洋洋嘉言孔彰
君子人与,日就月将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若昔大猷,监于成宪
若大路,夫岂难知。
万物备我,求则得之
利善之间,乃见天则。
恶恶臭,如好好色
尽心知性知性知天。
理义悦心秉心塞渊
求其放心,约之以礼。
修其天爵,从其大体
仁实事亲,义实从兄
智知礼节乐乐则生。
入孝出弟体信达顺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
忠信笃敬参前倚衡
择乎中庸拳拳服膺
浩然之气,至刚至大
配义与道,养而无害
中而不倚,和而不流
勇者不惧仁者不忧
君子务本亲亲为大。
居致其敬,夙夜匪懈
事亲如天,事天如亲。
全而归之,不辱其身。
父子主恩,君臣主敬。
夫妇有别,男女以正。
老者安之,少者怀之。
朋友偲偲兄弟怡怡
见贤思齐贤贤易色
以友辅仁,友友其德。
鸡鸣而起三省吾身。
主善为师,战战兢兢
恐惧不闻,戒慎不睹
相在尔室,不愧屋漏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必慎其独,意毋自欺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斯远暴慢,斯远鄙倍
正其衣冠出入礼门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遵道而行,行不由径
使民如祭,出门如宾
所不欲,勿施于人。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闲邪存诚窒欲惩忿
有过则改,见善则迁。
非义速已,何待来年
克己复礼养心寡欲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
反身而诚,道积厥躬。
饮水曲肱乐在其中
日新又新终始惟一
赤子之心,敬而无失
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俯不怍人,仰不愧天
和顺积中英华发外
清明在躬,晬面盎背
心庄体舒,心广体胖
动容中礼左右逢原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尽性至命,曰睿作圣。
用之则行,善与人同。
斯道觉民,天下为公
舍之则藏,龙德而隐。
独行其道遁世无闷
颜氏之子,其殆庶几
不违仁,具体而微
吾道一贯曾子曰唯。
仁为己任死而后已
于乎小子敬之敬之
人同,文王我师
行尧之行,是尧而已
何人也,有为若是
彼我丈夫,吾何慊乎?
从事于斯圣人之徒
诲尔谆谆,皆雅言也。
自暴自弃,民斯为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