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山谷范孟博 南宋 · 包恢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三○、《敝帚稿略》卷五
范孟博传》,昔太史黄公所书,今闽帅文昌赵公家所藏也。
蒙公出示两巨轴,因得以刮目快睹,而为之感叹不能已。
盖以《范传》之清节照映黄书笔势飞动,固已为世之至宝,况凡所题跋,皆前后名世士,发挥殆尽,似无复可措一词矣。
退独念人之所难莫难生死
夫子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成仁」。
孟子曰:「所恶有甚于死,故患有所不避」。
可以观人矣。
先儒又谓:「感慨杀身易,从容死难」。
是能死者,又当于其处死之际观之。
孟博之始系狱而期以死也,其仰天而告,则欲上不负皇天,下不愧
迨再系狱而知必死也,其与母诀,则以弟孝敬而足养母也,己归黄泉而可从父
与子言,则以恶不可为,我不为恶。
所以自处与其母子间者曲致其义,真可为从容以就死,而非徒感慨杀身者欤?
彼犹有议其激作名声品覈裁量之过,而卒陷党议者,曾不大义介节,出婴其锋,其伟然刚直之气,自凛足以破奸邪之胆,遂使群雄相视不敢臣位尚数十年,谁实致之?
孟博辈为过者过矣。
或者又疑白刃可蹈,中庸不可能,其死也,果中节乎?
不知世之贪生失节全躯妻子身亡心存,固已不见齿录于世;
其次大命至止,而独顾恋系累,觊存残喘馀息,欲绝不肯绝者何限
有如病亡之时,非临难赴死之比也,而咿嘤涕泣留连妾妇分香卖履区处衣物平生奸伪垂死尽见者,以孟德而视孟博盖天壤也。
不彼之尤而反求疵于此何哉
太史之书此传,其以气节事体亦有相似者欤?
初以史事涪州戎州矣,继又以承天记文而往宜州横祸所加,随处安受,不悔不折,有孟博之风矣。
观其自述宜州之日,所僦之舍上雨傍风,无有盖障,人以为不堪其忧,余既设榻焚香而坐,与西邻屠牛之机相直,盖悠然自得也。
不幸竟死于宜,可胜嘅哉!
然遂获与孟博相从地下太史何憾也!
文昌公家之藏此书,是又以忠定之大忠大义大议、定大策,而措国家泰山之安者,其事固非可与范、黄二公同日语也。
功在社稷,虽与日争光,而邪议敢为蔽蚀,亦尝妄目为党,乃人自绝耳,于日月何伤
至是而反观范、黄辈,岂不可增感慨而重太息哉!
忠定尝两帅福,迄今贤亲亲、乐乐利利,没世不忘也,是封福王
文昌公复来帅于六十年后,为于前而美既章,为于后而盛有传,世守忠孝,自子而孙,其犹宗周文公之有伯禽僖公欤?
文昌公欲刊范传、黄书于忠定新祠,则将见与西湖之水同其清,水晶之宫同其明,千载一日也,其真得所托也欤
太史尝自谓其杂书他日或可作安石碎金爱者或谓之然。
今传与书并传则不浑然真金,而价又增矣。
某滥司闽臬,方大有孟博澄清之志,而太史又尝称史君宗英景道之秀,以为每见景道尚有典刑,尤喜予笔墨,在文昌公殆过之远甚,惜太史不及见耳。
公命某识其说,因不揆,僭加赘疣于其轴末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