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郑清之 南宋 · 吴昌裔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五、《续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二、乾隆《中江县志》卷八、《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五
臣等惟国家之患莫大用兵人臣之罪无加误国,此汉武所以王恢之诛,晋穆所以殷浩之废也。
臣等窃见左丞相郑清之,旧由庠序,骤致显荣涉历迂疏智谋短浅扳援潜藩之旧,冒居宰辅之司。
陛下亲揽万几,聿新大化清之悉心辅赞随事更张,如绝苞苴,斥贪佞,召耆德,去副封等事,其于新政岂无小补
特其不能度德量力保境息民妄意功名经营分表,力排群议,辄启兵端,信轻锐之士以主帷幄之谋,用虚骄之将以分节钺之寄,轻挑强邻,败师河洛兵民物故者以数十万计,粮食陷失者以百馀万计凡器舟车悉委伪境,而江淮荡然无以为守御之备。
清之能因一蹶之失,翻为百全之图,爱惜馀力,保守旧境,犹可疮痍之痛,收桑榆之功。
而乃护疾弗悛,私心自用,但求己说之胜,靡恤事力之穷,复妄许于摧锋,不痛惩覆辙
继而邳、徐、唐、泗俱以败闻,士气沮失,国威败丧。
遂使骤兴远夷得以归曲于我,始寇关蜀而八郡为之荼毒,旋犯京襄而江面为之绎骚,以叛将召戎,乱兵干纪,外斗内讧孔棘左支右吾之莫能。
边民骸骨相枕国家膏血无馀,使陛下寒心销志九重之上,夜不安至于累月者,皆清之动干戈之罪也,误国大焉
方今春气向深,敌骑将退,正当更改规模补苴罅漏,两排和战之论,专为守御之谋。
清之固位不去,必不能尽变旧习,载图新功
滞吝私心,重误国事不至于危亡不止傥或狼狈至是,而后靖康之诛王黼,开禧之窜陈自强,夫果何益!
臣等不避大谴,欲乞圣慈下臣等此章示清之,待其自知引退,即赐允俞,以全陛下进退大臣之节,以谢关、蜀、京、湖四路之民,俾继此为宰执不敢轻易谋国,以遗陛下之忧,岂胜天下宗社之幸!
臣等非不台谏弹击大臣往往与之俱出,第臣等猥蒙亲擢,备数言路不敢自爱其身而为国家忠计。
谨具觉察以闻,惟陛下裁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