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答宋东山 南宋 · 阳枋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七九、《字溪集》卷三
所谕自壬至丙,方觉无所谓顷刻丝忽之愧,此则尊友信道之深,行道之果,欲罢不能,而至如此
敬叹敬叹。
至于步月林下,心无一事想象道体恍然若游太虚不胜其乐,便是曾点暮春舞雩咏归气象
道体不可想象,更在实见分明实见至到,则太虚便是自己心胸何止恍然若游而已哉。
当时曾点见得了,行不至所以先贤言其已见大意
吾寿卿既到此地步岂不能入其域耶?
林下步月最好夜气世人此时,都只酣睡,全不惺惺
寿卿如此自得,诚所忻诵。
但恐只见得静中静,更须识静中动,又须认得中静,则昼夜通衢无非林下之月,而林下步月,亦无非红衢紫陌所在矣。
曾记向有数句云:「若人大智慧,耿耿笼中灯。
若人福德飘飘海上沤。
若人方便,一一空中雨」。
此虽释氏语,亦如知、仁、勇三者不相离,著于一偏便不明备
今私及之。
吾友谓与天相似,此是说大《易》之道,唯圣人了得
今云「顿然见得,与之相似」,恐只是胸怀洒落萧然豁然不胜其乐,若如则不与之相似
如「惟天为大,惟尧则之」,「文王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事事物物,无一件不相合先天而天弗违,后天奉天时,方是与之相似
甚么样大,某则诚所不敢也。
上蔡二程说天下何思何虑,程子与言:「固是有此道理,贤友却道得大早」。
后来上蔡云:「被此一句坏了二十年」。
吾友莫只是容易看过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