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春秋第二 南宋 · 林希逸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三四、《鬳斋续集》卷八
名有公万世之所重者,圣人书法
有出一时之所乐者,圣人之述史。
此《春秋》之作,所以辞严而事信也。
夫孰不名也,而于季友曰「季子」,一字褒称万世贵重圣人书法不苟也。
夫孰不归也,而于季子乃曰「来归」,民望所属一时之喜辞,圣人之述史宜不易也。
贵名褒于夫子,而喜辞称于国人季子其贤矣哉
谷梁》于闵公元年传曰:「其曰季子贵之也;
其曰来归,喜之也」。
意或如此
夫经作于圣人,固将以垂法也,然其事其辞,圣人亦因旧史成文特加刊削耳。
文存而义自见圣人无容心也。
且夫也者圣人之所重,书爵书人,曰名曰字,圣人不以假人
一字华衮不以加非义之人;
一言斧钺不以知礼之士。
书法所以甚严而甚重也。
然其事则国史之所述,其会其盟,曰与曰及,圣人岂得以私生义?
非弑而曰弑,则以为诛心之法,或与而不与,则以为文实之异,此辞义所以愈穷而愈远也。
夫《春秋正名也,亦述事也。
正名不当,固不足以为训;
述事不信亦何以为经?
季子之称所以万世之褒,而来归之义所以一时之喜也。
季子何如人也?
知国之将乱,先之五年假辞而出,季子知几矣;
知宗国之不可忘,嗣君新立翻然而归,季子知义矣。
之国季子轻,以季子重;
鲁之君以季子安,以季子危。
圣人之贵,贵此者也;
国人之喜,喜此者也。
圣人则曰,季为宗臣也,可以去则去而不留可以归则归而不怨,卒能扶持国祚平定患难
宗国不亡,伊谁之力?
名所当归圣人安得而靳之?
国人则曰,季为贤臣也,昔其去我,我何望矣,今其归我,我获依矣,来矣我喜,去矣我悲。
辞之所称,圣人亦乌得而没之?
名为季子简册著荣,著荣非圣人之所贵,万世之所贵也。
来归之称,如爱如慕,非圣人之所喜,一时之所喜也。
万世之所贵,书法所以甚严;
一时之喜,述史所不容泯。
其辞如此岂不为严?
其事如此岂不为信?
此《春秋》之所以无异说也。
嗟夫季子何以得此哉!
曾、颜之流则以子称,此名不轻予也,而季子得于圣人
周公之东留,则西人欲其归,此情不易得也,而季子得于一国季子信贤矣。
然则春秋外此有之乎?
曰,有。
天王使季子来聘」,「齐人来归子叔姬」,辞同而旨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