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唐近仁字学近道字学知说 宋 · 高斯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一、《耻堂存稿》卷三
仁与道难言也,肫肫浩浩与天同体学者茫然而求之,乌能闯其藩哉!
圣人教人常自其近者言之,曰「刚毅木讷近仁」,曰「力行近乎仁」,曰「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曰「知所先后近道矣」,曰「忠恕违道不远」,凡皆示人求端用力之要,使之即用以明体,因显以识微,近而不已,则亦终至其域而止耳。
零陵直夫取《中庸》之义,名其长子曰「近仁」,而字以「学行」;
取《大学》之义名其仲子曰「近道」,而字以「学知」,求予一言发其义。
夫力行非仁也,何以近乎仁?
知所先后非道也,何以近乎道?
行者仁之实而知者道之门也。
中庸三知知者之事也;
三行仁者之事也,行不近于仁乎?
近仁而欲无愧其名,则当深体力践,俛焉孳孳,毋惮任重道远不力,毋以色取行违自欺,行之不已仁远乎哉
大学》之道自诚意、正心至于治国平天下条目众矣,而其纲领以致知为先,知不近于道乎?
近道而欲无愧其名,则当惩治本心精择义理,毋溺于利欲以汩其明,必谨于几微以择所向,知之之至,道不远人矣。
虽然,二者非学不能
知非学则不明行非学则不力
《易》曰:「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记》曰:「人不学不知道」。
直夫二子知行而贯之以学,其有见于此矣,然而犹有说焉。
先儒知行如人,两足不可偏废二子其观予文,交警互发,则有以知夫仁与道一而二,二而一矣。
乌虖,尚勉之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