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白鹭洲书院山长厅记景定四年十月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巽斋文集》卷一四、同治《庐陵县志》卷一六、民国《吉安县志》卷八
皇帝在位之三十有九年,诏吏部诸授书院山长并视学教授
严陵黄君嘉为白鹭洲书院山长,闻之欣跃曰:「上嘉斯文至矣!
昔者山长之未为正员也,所在多以教授兼之
前年创入部阙建议之臣无见于教化本原,请以授文学之权入官者,而书院滋轻矣。
今命下而轻者顿重,其敢不尽心所职,以仰称乐人才德意
然此洲书院可容诸生数百,而余忝为之长,乃假私屋以居,诸生访我于燕閒,无所布席
私屋不可常假,后之继余者又莫知当寓何所
即此一陋,人且不屑来,尚何州学教授之视」!
乃以闻于郡,得地城内东南,出便门数十步,即一苇至洲矣。
材木瓦石与凡工役百须之费,多方经画铢积而寸累之,佐以俸给之馀,为门厅堂室便坐数处,数月而成,高明宽洁,内外整整无复缺欠
其馀力犹足以器用,亦皆坚好可以支久,而书院养士之所资尚无积也。
黄君盖去替才期月,其意徒欲自今山长有屋可居,实与州学教授体貌均一,以称上所以假宠此官之意,故其竭力如营私家
事传京师,新进士之当注教授者曰:「白鹭洲书院山长新居成,吾愿为黄君代」。
曰:「与其为他郡教授孰与白鹭洲山长」?
相先后也,若有快于心,而求文于某以为记。
窃惟古者庠序学校之教,自国都至于乡党,盖域民而居各有所,故即其聚而教之。
周衰,道失民散,于是先知先觉始自淑其徒于门,而其徒固亦在国都乡党与凡仕聘往来之国未有隐居深山,众往从之,如后世所称逸人高士之在某所者。
时君不复修学,及有如者,则犹能发弟子孰为好学之问,致诸大夫国人有所矜式之意,未至与上之人漠不相闻也。
世又愈降,诗书礼乐不在国而在野于是山中之教兴。
其高者则遂为藏身避世之归,而去明德亲民成己成物之学远矣。
惟今所谓书院不然,盖自五季斯文坠地之后先朝未诏郡县立学之前岩穴之士自相讲授,而当时固已官其人,又赐书籍于其山以光宠之。
至于大儒继作,以事为己任,则又有出公家学法之外
五峰胡先生力辞召命,自请为岳麓山长,自是山长之称,人以为非有实行粹学者莫宜居。
近岁书院相望天子每亲洒宸翰以颁,及是又优待其官如此
盖地方千里,而教授一人,郡客之而不敢僚,今山长甫与为二。
如吾庐陵士至二三万,挟策来游者不于州学则书院书院授徒立所,而为长者王官受命于朝,前代未之有也。
三代国都乡党之学无所与于岩穴之士后世山中之教不出于上之人主张,而今兼之,我宋文风于是最盛矣。
或谓学以教授名官,而书院但曰山长不无小异
愚谓不然昌黎韩公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故教授名人皆知其为师。
然自孔子教人未尝以师自居子路而次,以齿列坐,犹曰「以吾一日乎尔,毋吾以也」,则长亦不居矣,故《史记·弟子列传人人书其少孔子若干岁。
孟子语其徒时亦自称长者长固对少者言之,视门人犹父兄之于子弟也。
惟有如此亲之之意,故教易入。
若曰吾师道也,庸知其年之生于吾前吾后?
在学尊师则然,而为之师者岂敢道实在我哉?
某昔尝侍古心先生书院初建之岁,是时山长未有人,先生亲为诸生讲授,载色载笑,与从容水竹间,忘其太守
古贤侯盖有意成就后进者,使之亲己如此,此所谓犹父兄之于子弟
山长厅成,黄君日布席以待诸生,其亲之也又得加密皋比横经时矣。
敬为君书此意,使吾党之士共体此以相亲,而并以告后之人。
君字亨父宝祐四年进士清苦有守,居是官甚宜,盖虽已仕而未改山中之乐者。
景定癸亥十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