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德熟堂记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八、《须溪集》卷二
俗儒泥古败误事容可救,若俗医不通变,存者立毙,然不悟。
吾岂敢劝人服圣散子哉?
亦身所尝试而验,自不能不为故旧诵之云尔。
余苶然受峻剂,苦滋补无甚效,殆弱甚,非药罪。
去冬偶失血,赖三建旋愈,自是杂茸、附以为常,顾愈弱。
惟萧尧则、戴兼济脉之,健疑热,乃少用寒苦。
耳根痛微肿,忽痒掉寒甚,意亦风热常证耳。
然视听愦愦中,兼济进凉药屡以碗,初不谓其大黄与芒硝也。
既屡下,热退而体逾健。
问补药,虽参术不用,直健饭而已。
吾平生燥脾而食不进,复少睡眠,至是甫进食,知睡味耳。
兼济辨证审,不尽言,尧则兼言其理,以为抱补药非治也,莝积去而荣卫昌,不补犹补也。
古法惟汗吐下三,安有不吐不下,奉恫锢滞而以为中?
此固疟痢痞膈蛊瘵之媒也,彼初病有此哉?
今人轻用巴毒,而壹不知调胃与承气之何说。
余因其言,证之经论良是,由是复间御凉剂以为常。
而日者又足膝冷且疼,甚几悔,岂不弱证明甚。
兼济乃复曰:「敢不凛之
侥幸不可再也」。
然少下即宽,一下一宽而诸证失。
余前病热,或杂补所致,今病岂补罪哉?
往往南北混而地气迁,复有病如予者,复有病甚如予者,无不以下故苏,而兼济损益复自有理。
此余所身试而目睹者也,非身试与目睹,亦不敢为他人道也。
于是戴氏之为德熟矣,德戴氏者几人矣。
「德熟」者,予取坡诗名其堂者也。
凡试人病初愈如德色,非德色也,亦自喜也。
试愈多,及愈众,则向之德者愈忘之矣,殆不胜其德矣。
此如轻车旧路,入手如丝,又如合久知心,不问已悉,其熟矣断可识矣。
虽然,亦必有未尽识者,日谨一日如初,不害其精也熟,愈精也熟,而忽焉非也。
熟犹果也,始种而有欲果之心,不可果成矣,必迟之。
迟之何也?
熟故有味也。
熟矣而不尽取,不尽取何也?
多故也。
己不取而人取之,则亦喜。
何喜也?
喜其传也。
东方生者三窃之而树不知,多故也。
吾为子记,使得其说而通变用之者人人如东方生焉,要亦子之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