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太极祭鍊内法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三四
我耕儒不穫,馁于弓冶
见道不明,盲于玉石
所赖受先子菊山先生鞭挞之痛,迄今不可忍,所以终身不忘,时乎或梦一二于千万也。
苦吟颠笑,或冷坐骂禅,直欲挟古今偕出于有形之表。
坐狂自醉,浸命以死,又焉知一切耶!
有笑我者曰:「昔者著《释氏施食》、《道家祭鍊二书毋乃查滓乎」?
我闻之,如搦弄旧梦于掌上,竟不知为何物,是诚查滓矣!
或者曰:「请论之以次」。
曰:道者不得已之名也;
法者,不得已之用也。
一切事事物物之用,皆法也。
庄子谓「以本为精,以物为粗」,其然岂其然乎?
昔年二书童习未断耳。
但世之祭鍊纷然其旨。
譬如雷者,阴阳击剥之气也,世之行乎雷者,必以我五行尅制之气,击剥而为用,胡为而雷名?
雷祖雷神率皆不同正一法外别有清微法,雷名逾数百;
白玉蟾书所述正一法,雷名逾于百数
以我见闻,彼尚未尽一切诸雷诸法浩渺无数
姑即一法而论,所传咒气符想旨要千差万殊,始本一法,讹而为百千本。
或者所传斩勘雷二百馀家,灵官三百馀家,地祇百八十馀家。
又有师金丹道者,或拜三百五十馀人,或拜九十馀人,尚皆未然
他法类此
况今之言大道金丹诸法者,森森然如麻如苇,实非一方之人、一夫之目所可尽瞩。
他方外域不行中国种种诸法,其所行之法,随地各各自异,亦各各灵验
前乎三五百年,亦未有斩勘灵官地祇之类,至如仙书仙传,载古神仙所受所行之法,其名虽存一二,然亦颇异,但今亦无传
故知后十百千万年必迤逦变名易用,又广为种种诸法,出于创见惊人耳目,喧于末运,鬨以群讹,实不可以千万亿兆计。
若以古今天下论,则四方所传所学,荒怪无绪展转弄新,惑乱滋多。
此皆叔季世变人心好奇眩名之过;
群然损益,自诳自卖,以盲教盲,有以致此。
宜乎马自然有「道人拜了千千个」之诗。
马自然六十四岁始真传然则向者所拜,皆非师也。
老子曰:「吾道甚易知,甚易行。
吾道甚夷,而民好径」。
径者小路也,使天下学者何如问道问法
自是其是,互非其非,学者终当从谁?
道一而已,苟以为道一而已则已,二之,又况支离而万之耶!
若不具真眼,空今照古,孰不为孽气所蚀?
欣然堕于华伪终身不知天下后世反皆为道所迷。
道本无以示人,而人自迷之。
固有圣贤神仙书在,但欲语之以妙其理,不肯身之以实其德。
大功深行,决不获逢真师,以我之业蒂未断,真心与天地为一也,非天地有所禁也;
至人有所惜而不常游斯世也。
且人以藐然之身,弄一洼精神,眩走梦中天地,万万其心、万万其欲、万万其事、万万其伪、万万其说、万万其业,死欲牢铸此梦,为自己永永不坏之天,以是纵万万万度,金石烂海岳枯,众生颠倒杂乱尚未寤于迷途
悲夫
是故太上俯就众生曲垂方便,以祭鍊幽冥之苦,遂有其法传于下土
昔有葛仙公大阐太上之心,后无大阐葛仙公之心者,久而愈讹,流为空杂,谁其正之?
青天穹然在上无从扣问玄旨
则我《祭鍊书》亦寐语也。
译我之寐,觉彼之寐,其寐亦甚矣!
其痴亦甚矣!
此我之所以众生俱落命于梦海之波涛也,尚舞空辞自衒耶?
噫,谁其击太空三下以寤之!
沈之我请为序,故序焉。
三外老夫郑所南序。
按:《太极祭鍊内法卷首正统道藏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