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灾异 其一 西汉 · 谷永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六
臣永幸得愚朽之材为太中大夫,备拾遗之臣,从朝者之后,进不能尽思纳忠辅宣圣德,退无被坚执锐不义之功,猥蒙厚恩,仍迁至北地太守
绝命陨首,身膏野草不足以报塞万分
陛下圣德宽仁不遗易忘之臣,垂周文之听,下及刍荛之愚,有诏使受臣永所欲言。
臣闻事君之义,有言责者尽其忠,有官守者修其职。
臣永幸得免于言责之辜,有官守之任,当毕力遵职养绥百姓而已不宜复关得失之辞。
忠臣之于上,志在过厚是故不违君,死不忘国。
史鱼既没,馀忠未讫,委柩后寝,以尸达诚
汲黯身外思内,发愤舒忧遗言李息
经曰:「虽尔身在外乃心无不王室」。
臣永幸得给事中出入三年,虽执干守边垂,思慕之心常存于省闼是以敢越郡吏之职,陈累年之忧。
闻天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方制海内非为天子列土封疆非为诸侯,皆以为民也。
三统,列三正,去无道,开有德不私一姓明天下乃天下天下,非一人天下也。
王者躬行道德承顺天地博爱仁恕,恩及行苇籍税取民不过常法宫室车服不逾制度事节财足,黎庶和睦,则卦气理效,五徵时序百姓寿考庶草蕃滋符瑞并降,以昭保右
失道妄行逆天暴物穷奢极欲湛湎荒淫妇言是从,诛逐仁贤离逖骨肉群小用事峻刑重赋百姓愁怨,则卦气悖乱咎征著邮,上天震怒灾异屡降,日月薄食五星失行山崩川溃水泉踊出,妖孽并见,茀星耀光饥馑荐臻百姓短折万物夭伤
终不改寤,恶洽变备,不复谴告,更命有德
《诗》云:「乃眷西顾,此惟予宅」。
夫去恶夺弱,迁命贤圣天地常经百王之所同也。
加以功德厚薄期质修短时世中季天道盛衰
陛下八世功业当阳数之标季,涉三七之节纪,遭《无妄之卦运,直百六之灾厄三难异科,杂焉同会
建始元年以来二十载间,群灾大异,交错锋起多于春秋》所书。
八世著记,久不塞除,重以今年正月己亥朔日有食之,三朝之会,四月丁酉四方众星白昼流陨七月辛未彗星横天
三难际会,畜众多灾异,因之以饥馑,接之以不赡。
彗星极异也,土精所生流陨之应出于饥变之后兵乱作矣。
厥期不久隆德积善,惧不克济
内则深宫后庭将有骄臣悍妾醉酒狂悖卒起之败,北宫苑囿街巷中臣妾之家、幽闲之处徵舒崔杼之乱;
外则为诸夏下土将有樊并、苏令、陈胜项梁奋臂之祸。
内乱朝暮日戒诸夏举兵火角为期
安危分界宗庙之至忧,臣永所以破胆寒心豫言累年
下有其萌,然后变见于上,可不致慎!
祸起细微,奸生所易
陛下君臣之义,无复群小媟黩燕饮
中黄门后庭骄慢不谨,尝以醉酒臣礼者,悉出勿留。
三纲之严,修后宫之政,抑远骄妒之宠,崇近婉顺之行,加惠失志之人,怀柔怨恨之心(《汉纪》作「士」)
至尊之重,秉帝王之威,朝觐法出而后驾,陈兵清道而后行,无复轻身独出饮食臣妾之家。
三者既除,内乱路塞矣。
诸夏举兵,萌在民饥馑而吏不恤,兴于百姓困而赋敛重,发于下怨而上不知
《易》曰:「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传》曰:「饥而不损兹谓泰,厥灾水,厥咎亡」。
訞辞曰:「关动牡飞,辟为无道,臣为非,厥咎乱臣谋篡」。
王者遭衰难之世,有饥馑之灾,不损用而大自润,故凶;
百姓困贫无以共求,愁悲怨恨,故水;
城关守国之固,固将去焉,故牡飞
往年郡国二十一伤于水灾禾黍不入
今年蚕麦咸恶,百川沸腾江河溢决大水泛滥郡国十五有馀。
比年丧稼,时过宿麦
百姓失业流散群辈守关
大异较炳如彼,水灾浩浩黎庶穷困如此,宜捐常税小自润之时,而有司奏请加赋,甚缪经义,逆于民心布怨趋祸之道也。
牡飞之状,殆为此发。
古者不登,亏膳,灾屡至,捐服,凶年不塈涂,明王之制也。
《诗》云:「凡民有丧,扶服救之」。
论语》曰:「百姓不足,君孰予足」?
臣愿陛下勿许加赋之奏,益减大官导官、中御府、均官、掌畜、廪牺用度,止尚方织室京师郡国服官发输造作,以助大司农
流恩广施,振赡困乏,开关梁,内流民,恣所欲之,以救其急。
立春,遣使者循行风俗宣布圣德存恤孤寡,问民所苦,劳二千石,敕劝耕桑,毋夺农时以慰元元之心,防塞大奸之隙。
诸夏之乱,庶几可息。
臣闻上主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下主可与为恶而不可为善
陛下天然之性,疏通聪敏上主之姿也。
少省愚臣之言,感寤三难,深畏大异,定心为善捐忘邪志,毋贰旧愆厉精致政至诚应天,则积异塞于上,祸乱伏于下,何忧患之有?
窃恐陛下公志未专,私好颇存,尚爱群小不肯为耳(《汉书·谷永传》:元延元年北地太守。时灾异尤数,之官,上使淳于长所欲言,对。)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