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九华山化成寺 唐 · 费冠卿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四
九华山古号九子山
崛起大江之东。
揖●846D庐于西岸
削成天外
旁临千馀里。
高峰峻岭臣焉。
连冈走陇子焉。
元气凝结
万斯年。
六朝建都
此为关辅
人视山而天长
阅人而波逝。
其间圣后贤臣
歌咏叠兴。
不及者。
兹山屈焉。
开元未有僧檀号张姓。
群舒至。
乡老胡彦请住。
广度男女
时豪所嫉。
长吏不明
焚其居而废之。
时有僧地藏
新罗王子金近属
项耸奇骨
躯长七尺
而力倍百夫
尝曰。
六籍寰中
三清术内。
第一义
方寸合。
落发涉海
舍舟而徒。
睹兹山于云端
千里而径进。
披榛援藟。
跨峰越壑。
谷中之地。
面阳宽平
其土黑壤
其泉滑甘
岩栖涧汲。
以示高洁
曾遇毒螫
端坐无念
有美妇人
作礼奉药云。
小儿无知
愿出泉补过
应视坐石。
石间潗㵫
时人九子神焉。
素愿四部经。
下山南陵
有俞荡等写献焉。
自此归山
绝人里。
至德初
诸葛节等自麓登峰
山深无人
云日虽鲜。
明居惟一
僧闭目石室
其旁折足鼎中
白土少米。
烹而食之。
群老投地号泣
和尚苦行若此
某等深过。
已出泉布檀公旧地
敢冒请大师从之。
近山之人。
闻者四集
伐木筑室
焕乎禅居
上首僧胜谕等同台殿
楩楠豫章
土地生焉。
断而斲之。
珷玞琪琼。
不求他山
肆其磨砻
开凿溪涧
尽成稻田
相水攸潴。
放生池
乃当殿设释迦文像。
左右备饰
次立朱台。
蒲牢其中
立楼门以冠其寺。
丹素交彩
层层倚空。
岩峦队起于前面
阵横于后岭
日月晦明以增其色。
云霞聚散而变其状。
松声猿啸
相与断续
非人间也。
建中初
张公严典是邦。
仰师高风
施舍甚厚。
因移旧额。
奏置寺焉。
州牧贤者到寺严师之敬。
江西估客云外见山
施帛若干匹。
若干缗。
焚香作礼
遥以祈祐师广德焉。
况亲承善诱
感悟深哉。
旁邑豪右
一瞻一礼。
必献桑土
诸牧不合礼焉。
富商大族轻其产哉。
德感也。
本国闻之。
相与渡海
其徒实众。
师忧无粮。
发石得土。
其色青白
不墋如面
则食兼土
则衣半火。
少长畬田采薪自给
中岁一从者。
居于南台
自缉麻衣
其重兼钧。
堂中榻上
惟此而已
池边建台。
四部经。
终日焚香
独味深旨
时年九十九。
贞元十年夏
忽召众告别
罔知攸适。
但闻山鸣石陨
感动无情与。
将灭。
有尼侍者来。
未及语。
寺中扣钟
无声堕地
尼来入室
堂椽三坏
吾师其神欤。
趺坐函中。
三周星。
开将入塔。
颜状亦如活时。
舁动骨节若撼
金锁经云。
菩萨钩锁
百骸鸣矣。
基塔之地。
发光如火。
圆光与。
佛庙群材缔构
众力保护
一金钱。
一重果。
为轮王。
上登圣地
昔有护法良吏
洎施一僧檀越等。
刻铭于石。
士疾殁代不能殊绩济众
不能破馀财崇胜因缘
腥膻
儿妇
为人非。
死为鬼责
悲哉。
时元和癸巳岁
余闲山下
所闻见。
谨而录之。
孟秋十五日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