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请对便殿 五代 · 卢文纪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五
臣近蒙召对
面奉天旨
军国庶事
利害可否
等位辅弼
并合尽言
臣等仰承诏谕
退自省循。
时遇休明
名叨辅弼
才器不能经纶庶务
智术不能康济大猷
陛下宵旰丕图
忧勤治道
有腼面目
待罪岩廊
尚沐宸慈
犹宽册免
莫不兢心自励
俛首深惟
竭愚鄙之諴。
少副昭回之鉴。
臣闻古先哲王
乐闻己过。
道涂诽谤之木
门庭树告善之旌。
从谏如流
议能服。
祈以卜年长久
享祚无穷
陛下自缵邦家
克敦慈俭
先皇仁政
列圣彝章
人乐和平
政皆画一
天无祲沴之象。
地无变怪之妖。
日月无爽于亏盈
星纬不差于缠次。
谏纸者无词可措。
皂囊无过可规。
凡百庶寮
奉职不暇
臣伏贞观故事
魏徵马周章疏
王圭刘洎之奏论。
讲贯古今
铺陈政术
万代长策
非一介之狂言
苟异经谋。
何名献纳
臣等伏计宸算图度者。
必以岭峤未平
岛夷犹梗。
巴梁恃险
井络缠妖。
鲜卑尚挠于边陲
将帅未施于方略
臣等以为非独人谋未至。
亦恐天意使然
声教苟孚。
廓清何晚。
臣略以前事明之。
何者
即如汉高
前代英主也。
一剑初奋于彭城
五年方诛于项籍
南平英布
北捍匈奴
解白登之围。
柏人之难。
凡十馀年亲当矢石
乃混车书
太宗文皇帝
本朝圣祖也。
起义太原
佐命高祖
乃定江南草窃
陇右陆梁
突厥便桥
擒公祏于京口
凡十馀年栉风沐雨
命将出师
得华向风
寰区无挠
伏念陛下爰从践祚
才历一期
虽乃圣乃神。
不下于汉高文祖
而且耕且战。
更详于人事天时
武王一举荡平
句践十年教战。
治兵至要
御众大端
攻必取而守有馀。
必胜而卒无怠。
发号出令
保大定功
俾军戍咸惮于机权
部校皆存于信义
驱之可以汤火
使之可以虫沙
此则圣谋悬料彀中
神策己包于术内。
何假刍荛小辈
草野凡生
持蠡妄测于沧溟
侧管强窥于穹昊
不量事体
虚费莠言
论语仲尼治卫。
必也正名
言顺事行
勿容苟且
名言之际。
圣哲攸艰。
况在凡常
岂宜容易
思出其位。
古人所非。
臣等谬处台衡
奉行制敕
但缘事理
互有区分
军戎不在职司
钱谷非关局分
苟陈异见
即类侵官
况才不济时
识非经远
五日起居之例。
两班旅见之时。
略获对扬
兼承顾问
此际卫士周环阶陛
庶臣罗列殿庭
四面聚观
十手所指。
臣等苟欲愚短
此时安敢敷陈
韩非昔惧于说难
孟子亦忧于言责
窃惟本朝故事
肃宗初平寇难
再复寰瀛
经涉艰难
勤劳委任
正衙奏事
则泛咨访于群臣。
便殿询谋
独对扬于四辅
上元元年后。
于长安东延英殿
宰臣如有奏议
圣旨或有特宣。
皆于前一日上闻
对御之时。
只奉冕旒
旁无侍卫
献可替否
曲尽讨论
舍短从长
无虞漏泄
君臣之际。
情理坦然
伏望圣慈俯循故事
或有事关军国
谋而否臧
未果决于圣怀
询访于臣辈。
则请依延英故事
前一日传宣
或臣等有所听闻
切关利害
天形文字
须面敷扬
臣等亦依故事
前一日请开延英
君臣奏言之时。
祇请机要臣寮
侍立左右
兼乞稍霁严颜
恕臣荒拙。
虽乏鹰鹯之效。
庶尽葵藿之心。
恭惟陛下睿略纵横
天机沉邃
臣等以愚智而干圣智
凡情而测圣情。
萤爝比耀于乌蟾
畎浍争流江海
然而天覆地载
君义臣行。
持禄取容
即见议于物论
有犯无隐
不惬圣怀
既显奉德音。
俾令奏对
合披愚。
渎宸聪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