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教诫新学比邱行护律仪 隋末唐初 · 僧道宣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
观夫创入道门
未即闲其妙行。
遵承以法训。
方乃晓其律仪
事若阙于师承
持护冥然无准
故知不有教诫
行相谁宣。
不有学人
轨模奚设。
释迦行化
法本西天
金口收光。
言流东域
化教含其渐顿。
定水于三千。
制教轻重斯分。
熏戒香于百亿
律制五年依止
意在调伏六根
有智听许离师。
无智犹须尽寿。
屡有初心在道
触事未谙。
曾不寻其教章。
于法每缠疑网
非制而制。
是制便违。
或云我是大乘之人。
不行小乘之法。
如斯者众。
非一二三。
此则内乖菩萨之心外阙声闻之行。
四仪无法润。
乃名枯槁
众生若此等流
古今不绝
自非持法达士
能鉴之者哉。
时有学人
运情疏躁
行者少。
求解者多。
于制仪门
极为浮漫
以不修椫刐三昧
长乖真智之心。
不习诸善律仪
难以成其胜行
是以古今大德
实为世者良田
净业成于道仪
清白圆于戒品
气高星汉
威肃风云
德重邱山
名流江海
昂昂耸杰。
秀学千寻
浩浩深慈
恩波万顷
怀师子之德。
象王之威。
人天赞承。
龙神钦伏
实谓苍生有感
世不空然
所以德燄联辉。
传光靡绝。
雅行坚操
真僧宝焉。
余乃愧省下流
怀惭上德
准教纂斯清训。
以将呈诲。
未闻夫戒律之宗。
理有任持之志。
遂使内自增其心善
外令仪轨可观
诸行条件
录之于后。
用光新学
题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