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洞渊神咒经序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二
西晋之末。
中原乱离。
饥馑既臻。
瘟疠乃作。
金坛马迹山道士王纂。
常以阴功济物。
仁逮蠢类。
值时有毒瘴。
殒毙者多。
闾里凋荒。
死亡枕藉。
纂于静室。
飞章告天。
三夕之中。
继之以泣。
至第三夜。
有光如昼。
照耀庭中。
即有祥风景云。
纷馥空际。
俄而异香天乐。
下集庭中。
介金执锐之士三十馀人。
罗列如有所候。
少顷之间。
珠幢宝幡。
霓旌绛节。
红旗锦旆。
相对前迎。
白鹤交飞。
朱凤齐舞。
又二青衣
持花捧香。
又四侍玉女。
擎持玉案。
地舒锦席。
前立巨屏。
右龙虎将军
侍卫官吏
各二十馀人。
立屏两畔。
如有备卫焉。
复有金甲将军诸大神王等。
各数十人。
次龙虎二军之外。
班列肃如也。
须臾。
笙箫骇空。
自西北而下。
五色奇光。
灼烁艳溢。
有一人执简佩剑而前。
告纂曰。
太上道君至矣。
于是百宝大座。
自空而来。
即见道君乘五色飞龙。
莲花之座。
去地丈馀。
有二真人二天师侍立焉。
纂遂拜手。
跼蹐迎奉。
道君曰。
子悯生民。
形于章奏。
刳心泣泪。
感动幽明。
地司列言。
吾得以鉴盼于子矣。
匍匐礼谢毕。
道君曰。
夫一阴一阳。
化育万物。
禀五行为之用。
而五行互有相胜。
万物各有盛衰。
代谢推迁。
间不容息。
是以生生不停。
气气相续。
亿劫以来。
未始暂辍。
得以生者。
合于纯阳。
升天而为仙。
得以死者。
沦于至阴。
在地而为鬼。
鬼物之中。
自有优劣强弱。
刚柔善恶。
与世人无异也。
玉皇天尊虑鬼神之肆横。
灾害于人。
常命五帝三官。
检制部御之。
律令刑章。
罔不明备。
然而季世之民。
浇伪者众。
淳朴既散。
妖气萌生。
不忠于君。
不孝于亲。
违三纲五常之教。
自投死地。
繇是六天故气魔鬼等。
与历代败军死将。
聚结成党。
戕害生民。
驾雨乘风。
因衰伺隙。
为种种病。
中伤甚多。
亦有不终天年。
罹于天枉。
昔在杜阳宫中。
出神咒经。
授真人唐平等。
使其流布。
以救于人世间。
无知愚俗见有王剪白起之名。
谓其虚诞。
此盖从来将领者。
生为兵统。
死作鬼帅。
积功者迁为阴官。
残暴者犹拘魔属。
乘五行败气。
为札为瘥。
然阳威惮之。
神咒服之。
自当殄戢矣。
今以神咒化经。
复授于子。
按而行之。
以拯护万民也。
即命侍童披九光之韫。
以经及三五大斋之诀。
授之于纂曰。
勉而行之。
阴功克充。
仙阶可觊也。
言讫。
道君侍卫众真。
皆西北而举。
遂按经品斋科。
行于江表。
生民康乂。
疫毒消弭。
自晋及今。
蒙其福者。
不可胜纪。
在乎蠲洁庄敬。
惟精惟勤。
明诚感通。
应犹响答。
若怠慢轻泄。
自速罪尤。
修奉之人。
慎遵斯戒。
又况此经浩博。
元皇金口亲宣。
其理渊深。
太上之微言密示。
若有冥心诵持。
真灵立感。
神兵骑吏。
应时而电埽奸妖。
猛马天驺。
随处而风消毒疠。
裨宝祚之延洪。
更超
祝圣年之遐永。
克广尧龄
车轨混于普天。
正朔覃于率土。
赞大道威神之德。
助国朝惠育之恩。
洪福元休。
浩浩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