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遇雨 唐 · 张鼎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江天寒意少,冬月雨仍飞。
出户愁为听,从风洒客衣。
旅魂惊处断,乡信意中微。
几日应晴去,孤舟且欲归。
僧舍小池 唐 · 张鼎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引出白云根,潺潺涨藓痕。
冷光摇砌锡,疏影露枝猿。
净带凋霜叶,香通洗药源。
贝多文字古,宜向此中翻。
山中松 唐 · 张鼎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枝耸碧云端,根侵藓壁盘。
几经良匠顾,犹作散材看。
雪积花开少,风多子落乾。
空存后凋色,岁晚出林峦。
古铜雀台歌(题拟) 唐 · 张鼎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铜雀苍苍对古馗,清风切切有馀悲。
试忆望陵三五夜,便是西园明月时。
按:见《文苑英华》卷五二《古铜雀台赋》附
邺城引 唐 · 张鼎
君不见汉家失统三灵变,魏武争雄六龙战。
荡海吞江制中国,回天运斗应南面。
隐隐都城紫阳开,迢迢分野黄星见。
流年不驻漳河水,明月俄终邺国(一作城)宴。
文章犹入管弦新,帷座空销狐兔尘。
可惜望陵歌舞处,松风四面暮愁人。
禦雹赋(以日在北陆藏冰为韵) 唐 · 张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四
圣人常夕惕而不寐。惧时令之有失。欲禦雹于明年。必藏冰于是日。深山穷谷于是收。桃弧棘矢而后出。盖所以息天时之暴沴。成国家之元吉。不然者。当纯阳之用事。有伏阴之相蒸。炎云际天而涷雨骤落。芳草竟野而凄风暴兴。夫伤谷者莫大于雹。禦雹者其在乎冰。俾四时之事不悖。信七月之诗有徵。日临下土。时在北陆。乃命凌人。出斯冰谷。威剌剌而正切。声冲冲而转速。虽暂劳而可倦。终永宁以多福。今国家酌于故实。考于先王。虽雹可以禦。亦冰其是藏。等至仁于天地。曾何咎于阴阳。斯道可久。百王不改。苟或失之。四方何罪。周官之礼是具。鲁史之言斯在。抑为人者仰于食。动于天者唯其德。苟能用于天道。自可忘其帝力。夫如是。用天与地。自南自北。宁有夭折之苦。曾无冻馁之色。若待反时以为灾。其何禦之能得。
霹雳赋 唐 · 张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四
殷其雷。在南山之隈。黑蜧翔云暗天起。黄雀惊风动地来。飘忽兮霏烟驿雾拂楼台。惨烈兮飞砂走砾扬尘埃。波涛翻而海水激。树根拔而山石摧。于是阴阳交战。晦明相贼。或击或驰。乍通乍塞。望腾蛇之上下。见飞龙之南北。电光开而山泽红。雨气合而原野黑。威声奋击于霄汉。逸响振动于都国。尔乃隐轸徘徊。谓高天压而泰山颓。鼓怒发泄。谓厚地震而梁木折。声之所射者向无不碎。气之所奔者中无不绝。值石则片片冰开。当树则重重瓦裂。其为始也。则赫赫奕奕。若烈风猛火之燎昆崙。其为终也。砰砰轰轰。若决水转石之溃龙门。拟战鼓则三军乱击。方戎车则百两齐奔。川岳为之摇荡。天地为之昼昏。岂直闻之者掩耳而夺气。见之者瞑目而埋魂。若斯而已哉。观其咈郁氤氲。腾波磊落。辉光之所倏闪。声气之所喷薄。岂在微而应。必有感而作。击齐堂也。识孝妇之怀冤。震鲁庙也。哂佞臣之隐恶。故导风伯。从雨师。以丰隆为号令。以列为鞭笞。洪崖飞霆以沥液。奔源走沫以流漦。迫鲸鲵使蹭蹬。怛蛟螭使躨跜。蛙黾丧明于灶穴。鳣鲔失路于庭墀。当此时也。别有迹履奸慝。事兼狂狷。想人孽之无逃。虑天灾之有谴。各忧心而股栗。咸戢惊而肉战。惟重华顺之而不恚。宣尼惊之而不变。若乃依仁游艺之伍。含道养性之流。心且静而神逸。名既扬而行修。通人倚柱而坦荡。孝子绕墓而思柔。苟有言而寡悔。夫何惧而何忧。乱曰。我何忧兮忧天怒。岂不欲往兮为多露。我何惧兮惧天威。岂不欲往兮露未晞。素履直载。时道善肥。古而可作。吾与同归。
古铜雀台赋 唐 · 张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四
伊昔三方列峙。惟魏宅中。五都分设。因邺为宫。北走邯郸燕蓟。南驰鄘卫河潼。于是圣武。钦若启戎。缔经国之初构。立济世之元功。受命而创洪业。取威而定偫雄。土德王始。炎灵告终。天灭汉历。国封魏公。黄星徵于分野。素秋建于茅社。诹良日兮御灵坛。坐千乘兮驰六马。锡彤弓兮张海外。受金印兮安天下。不饬不美。无以壮哉。营宫营室。是为王者。乃僝梓匠。抡瑰材。伺农隙。悦子来。六府垂象。制文昌之广殿。百工献艺。造铜雀之高台。壮阊阖于昭回。轶沆瀣于烟埃。俯临而漳滏水合。仰观而宇宙天开。返道截梁兮漫延。红簃缟壁兮徘徊。连双阙于日表。飞累榭于云㟪。崒如五岳干霄而岌立。𡽵若三山出海而崔嵬。金雀踶甍而欲翥。玉螭盘柱而将回。召词人于华屋。留舞客于瑶杯。登高必赋。无远不该。洎乎鞠旅邛笮。反旆咸洛。虽纳汉以吞江。终颓山而挤壑。迁神于建始之殿。返葬于寿陵之郭。慷慨遗文。凄凉旧阁。樽盈玉座。灯映兰幕。婕妤妓人。鼓舞歌唱。当春月而朝临。怅日暮而西望。见松柏之成行。愁歌舞之相向。异哉。战虽必克。爱亦有捐。战可以力胜。爱难以威全。抚四子兮魂断。念六宫兮涕涟。何壮图之夭阏。而闺思之婵娟。纡曲念于弊履。昏盛德于繁弦。非达人之所系。岂至尊之宜然。岁月其除。君王安在。出入三国。芟夷四海。号谥殊徽。质文异采。及石氏之谋帝位。高欢之窃神器。虽修旧而增崇。竟移时而改代。铜龙喷水。似落九天。金凤衔珠。终沦五彩。我君遑遑。行指邺旁。吊古太息。冯高独伤。东郊道兮芜漫。西原树兮微茫。露窟吒兮泣苍藓。风萧梢兮悲白杨。妆楼歇艳。画阁销香。陂陀岩屼。岿峞摧藏。井干灭兮有遗甃。殿垣毁兮无华构。但见蓁蓁蒿棘生。复看觺觺饥鼯斗。雨啸幽魕。月哀离狖。宿莽撑骨。危巢覆鷇。平皋晚兮拱木生寒。紫陌昏兮黄埃夺昼。人寿几何。留恨日多。追士衡以投吊。效明远以作歌。歌曰。铜雀苍苍对古馗。清风切切有馀悲。试忆望陵三五夜。便是西园明月时。
小扑满赋 唐 · 张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四
天何言哉。信阳去而阴来。器之形矣。必虚往而满止。埏埴为质。惟人为轨。靡不有初。方应物以虚已。鲜克有卒。因藏镪而见圯。其中也幽幽冥冥。其外也青青荧荧。积而不散。持莫能久。何始吉而终凶。竟出无而入有。岂独夫鲁庙欹器。中则正而满则覆。周陛玉人。和其容而端其口。譬高流而岸圻。等珠盈而蚌剖。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故君子终吉以流诫。天地劳谦而自卑。别有孙宏举贤。不患于贫窭。长倩投赠。窃励于风规。苟欲全身而避害。固可翘动而鉴斯。
欹器赋(以君子用之诫盈为韵) 唐 · 张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四
闻夫日中则昃。鼎折则倾。月容守而忌满。神道福谦而害盈。圣人察两曜之度。观万物之情。知务进者危于不止。拟贪取者败于几成。爰制座右。与人作程。开其可诫之迹。加以必覆之名。然而不增不减。能正能平。考低昂而必应。亦有效于权衡。尔其颠沛是虞。包藏自纵。或益之而损。故至其满成覆餗之凶。或损之而益。故当其无为有器之用。且圣人云。其脆乃破。其安易持。则何不避祸于将盈之日。图全于未兆之时。力小任重。鲜不克败。满而既溢。倾必从之。亦犹富不与侈会。贵不与骄期。若以马而喻马。则念兹而在兹。又曰。积德不积财。无为故无败。贪禄者致祸。增高者致坏。是以古人作则。为今人之师。前车覆轨。诚后车之诫。借如乃武乃文。岩廊之君。一生一死。繁华之子。故当观其所由。察其所以。嗟乎。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既祸福之无门。信吉凶之由已。且丧道则贪邪。贪邪至于丧生。知足则不辱。不辱在于知止。苟欲图安以远害。又宜去彼而取此。则知欹器之器大哉。吾将以为教始。
对禫服鼓琴判(得邹人告孔丛子居亲禫服鼓琴而作乐丛子曰此是子舆梁山之琴曲古器不伏) 唐 · 张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四
地惟洙泗。人参邹鲁。阙里之诗书斯在。奄中之礼乐不渝。孔丛子风树摇悲。寒泉动思。霜露云惕。日月其除。是以君子为难。子皋亲丧而永慕。先王制礼。孟献禫悬而不乐。既祥丝屦。见孔父之深讥。行奏绮琴。闻子舆之雅操。且恩怀罔极。五日乐禁于成声。哀贯终身。踰月礼通于作乐。去顺效逆。鲁史称其速祸。朝祥暮歌。邹人据而兴诮。节哀顺变。虽殊念始之心。以今况昔。未悖送终之礼。欲加之罪。其如词乎。
对封君祭判(乙祖是始封君祭以不毛所司科为失礼不伏) 唐 · 张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四
百王率由。礼建方社。六服咸若。寄切维城。列玉瑞以推尊。锡圭田以表德。绶分四色。爵配五等。开国称孤。彼既光于祖业。列筵设奠。此何昧于家声。言念庀牲。空惭掩豆。虽展敬于如在。果见嗤于不毛。葬以大夫。礼既隔于问子。爵为侯氏。祭岂及于谋孙。亲牵之用颇乖。受脤之名应缺。自须闻义能徙。何不以欲从人。
对为律娶妻判(甲善算为律娶妻生子人告其妖不伏) 唐 · 张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四
理历明时。创自轩邱之帝。寅饯纳日。制彼丹陵之主。散在国典。郁乎畴人。甲以妙察五均。工言三统。雄管雌管。候六间而靡差。上生下生。稽五行而得象。乾坤并位。律固闻于娶妻。阴阳易方。吕实号于生子。岂曰三星之会。何惊十月之祥。顾不谋于白圭。宁取信于缇幕。如簧之口。虽欲加人。匪石之心。安能引咎。疑则合阙。妖则谓何。
对吏脱帻判(得丁为吏脱帻挂县门而去断不应为) 唐 · 张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四
田园燕坐。知陶潜之罢职。冠冕已挂。见疏公之出祖。虽吏由推择。而道在云山。脱帻而行。不顾栖鸾之局。触网婴坐。何逃建隼之司。必也避谴韬光。辄去无宜免帻。况乃销声自逸。既往不咎挂冠。缅维晋史。讵抵萧章。矧当尧舜之代。宜纵巢由之隐。欲加之罪。其无词乎。弃高蹈而可嘉。虽小吏而何失。窃详州断。未叶通规。
对大夫祭判(有五品祭寝不祭庙馔用索牛御史劾于寝则以陋于馔则以泰诉云礼令无违) 唐 · 张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四
人生最灵。魂变为物。仪陈祭礼。祀分物类。品第有差。等威是列。秩牵朱绶。虽登命于大夫。庙阙丹楹。未为能于孝子。祭寝非约。用牛是泰。俭以偪下。己阙晏子之节。礼而僭上。更知管仲之罪。兰台陔履虽陈膳。柏署弹违竟持霜。古训是则。今令未裁。且祭寝祭庙。既有秩而分。求牛索牛。岂无故而杀。劾而是诫。诚窒惕而有孚。诉者非辜。终屦校而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