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曾原一
华山 宋 · 曾原一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行尽青山路,楼居傍石安。
环云疑世隔,弯沼倒涵山。
瀑近晴如雨,岩深暑亦寒。
道人弄刀镊,怪我鬓毛斑(以上明董天锡嘉靖赣州府志》卷二)
寺中侨居 宋 · 曾原一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懒出前山去,得闲唯访僧。
窗寒依瘦石,屋老络枯藤
赴饭听堂鼓,看书傍佛灯。
西南有孤塔,扶杖亦时登(同上书册五页三七八七)
金精山 宋 · 曾原一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散策深寻紫翠边,雨馀林密意苍然。
玄崖拥路奇千叠,邃洞扃抽自一天。
殿古尚存唐岁月,地灵疑带汉风烟。
斜阳欲趁归樵路,倚杖更听云外泉。
杨妃(七岁作) 宋 · 曾原一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万骑西行驻马嵬,凌波曾此堕尘埃。
谁知一掬香罗小,踏转开元宇宙来。
戴石屏十人重游分韵得凿字即席赋 宋 · 曾原一
 押药韵
线径盘邅回,老壁出参错。
洞深路欲无,且进还悸愕。
太虚堕滓液,有此奇伟作。
芮也劳斧斤,此语失之凿。
斗崖湿生云,泉杂云影落。
殿头何时仙,怡然骑木鹤。
金精歌 宋 · 曾原一
玄龙捲雨翻东溟,万华变灭如轻尘。
雹拳破瓦万甲疾,祇恐天地今无春。
东来一马当轩下,云叶眵剥天痕青。
云开衡岳韩子到,此事恍惚今难凭。
桃源有路不可入,桃花影绝那得寻。
喳喳鹊鸣拔鸟起,岂子伟语曰沧溟。
联骑瘦蹇踏脆绿,见者谓我椒庭人。
瑶琴飞响暗雪瀑,杰句泣画逃山精。
胸蟠玉虹世李白,笔舞铁锁今颜卿
飞仙遗章出天韵,引觞清酌球琳鸣。
泉淙淙兮灵鼓,山崇崇兮太古。
神明有舍炳万象,何处人间非紫府。
灵根晔晔贯元气,瞬睫蓬莱弱水
云褷褷,露泚泚。
米珠簸兮方秤,社同兮舟里(以上元陈世隆《宋诗拾遗》卷二一)
作歌咏苏云卿 宋 · 曾原一
东湖湖面波渺㳽,东湖岸上春土肥。
先生锄云明月晓,种来蔬甲今成畦。
把茅萧萧环四壁,此身不愿人间识。
乾坤清夷那复知,寸心杳渺黄尘隔。
故人子房今九云,交情不断江湖滨。
江西使漕却驺骑,故作敲门问字人。
黄金百镒笺一幅,多谢春风到茅屋。
君为使者吾邦民,见君容我更樵服。
故人与我情重哉,君且归矣明当来。
明朝启扉人不见,黄金不动书不开。
使者持书三太息,封书径上黄扉侧。
翩翩鹤驭云冥冥,空向湖山访行迹。
向来桐江严子陵,曾得故人双眼青。
芒鞋却踏京华路,太史惊誇说客星。
先生得书掉头去,并此湖光不回顾。
梦夫孀妇截髻鬟,亦有老大闺中女(《永乐大典》卷二四○四引《豫章志》)
题贤女祠 宋 · 曾原一
翻手作云覆手雨,刘翁乃尔女如许。
飘飘上下随春风,妾身肯似章台絮。
门前江水深更深,沈沈此水明妾心。
后来志士为感慨,过此往事成悲吟。
嗟嗟许蔡复许吴,女吴绝蔡成二夫。
此时哀泪苦几谏,翁意或可还其初。
吴家箱币罗堂前,女兮脉脉胡不言。
后来吴郎傥不死,清祠未必能江边。
女今贤明照天宇,翁也反覆闻千古。
许吴之日回此天,女贤翁否俱无传(影印《诗渊》册三页一六八二)
题瘦马歌 宋 · 曾原一
 押词韵第三部
少尽其力老弃之,可怜骨立行步迟。
何心更惜乾障泥,病夫醉兀枯行枝。
主家刍豆岂不饱,吾宁忍死不愿肥。
肥时无奈人争骑,骑时鞭打无休时(同上书册四页二七二二)
菩萨蛮 宋 · 曾原一
淡黄斜日留汀草。檐低半露遥岑小。
病眼不禁愁。阑干无数秋。

雁声何处落。旧梦还惊觉。
风重衣单。深山吹笛寒。
小重山 宋 · 曾原一
 押词韵第七部
薄雪初消银月单。
疏疏浮竹影、矮红阑。
梅花梦事落孤山
禁人处,霜重鼓声寒。

留取晓来看。
斑帘低小阁、烛花残。
一帆明月去沧湾。
空相忆,雪浪月痕翻。
谒金门 宋 · 曾原一
 押词韵第六部
粉褪。点点雨声春恨。
半吐桃花芳意嫩。草痕青寸寸。

把酒花边低问。莫解寒深红损。
等待春风晴得稳。琵琶重整顿。
金精山(有引) 宋 · 曾原一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五二
赣宁都郭西隅十五里,有山曰金精。
《通志》载三十五福地,汉女仙灵泉,张真人飞升所也。
以真人禀金星之精而生,故名。
泉瀑岩洞悉天成,俗讹乃谓长沙王芮自媒于仙,时刳之妄也,无详辩者。
苍山曾原一释其诬而赋之。
钜宿炳灵,煌煌天西。
伟飞仙之茁秀,煜川谷以流辉。
猗乎奇乎!
盘盘石,昂霄睨碧,罗翠纠纷,瑶坛饤云,吾固不知其为仙餐变化之神,其亦太清之滓下降而为之轮囷邪?
横者屏罳,划然中开。
下盘漏滴,上摩九垓。
谁登孱颜,雄剑剖顽?
岂曰长沙利此镆铘,抑亦鸿濛始分此象,已剖符而裂爪邪?
鼓峰者殷,螺浮俛环,俨制度以如削,骇声音之若闻。
孰崇牙而设簴,凛崷崒而独尊?
殆兹山之节制,止群岭之迸奔。
如彼都护扬威震夷,而血郅支于昆山
又若伏波握麾抚边,而拱铜柱之百蛮。
谺然石室,是谓碧虚,而杳而舒,可憩可庐。
兀玉几以如在,偃金床之灿如。
樵郎猱升,或谓见之,吾盖莫即其有无也。
穿岩而西,峡束云起,飘飘金蕖,香脸宵坠。
缭铁壁之嵚巇,阒天区而沉邃。
方朱光之熇渊,乃肤而齿。
翻银液兮崖雪,篆瑶湾兮波月。
晨光霏兮猊炉紫烟,影乱兮霞冠绿发。
仙掌立,竦明琅兮玉戛。
飕飗兮春潮,戈削兮秋骨。
盖阴阖阳开,乾造坤设。
飞仙爰止,神閟孤发。
闿世氛之冥濛,洗肉眸于玉闼。
岂蚩氓悍隶之伊藉,而斧锥镵凿之刮裂也。
有来者芮,企灵贝阙,悲俗讹里。
论之咿呕,妄招媒刳。
洞之荒谲,致仙渎而山污兮,黯群疑而罔决。
巫峰之十二兮,秽高唐之蚍蜉。
顾兹峰之十二兮,玷齐东之蠓蠛。
吾因破沉迷之荡潏,而欲锓此词于苍崖之嵽嵲也。
噫嘻!
寒芒在天,神枢运躔,是星也,在汉为灵泉,在唐为谪仙。
或风轮而雾驾,或雪句而冰联。
盖元化西方清明之气,妙太虚而回旋。
谪仙已去,今五百年,是星之英,抑冥漠于人间邪?
二三子试酬明月而问青天
怀古录序宝祐三年十二月 宋 · 曾原一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
杜陵翁笔有神,岂故求其神哉,万卷书流溢云尔。
晚习靡,古道微,彼自谓张施五色,隋苑之葩,遇雨则蔫,剪䌽裁鷇犹尔,而谓刻楮亚枝可陵厉风日乎!
每若过予以此讲。
淳祐戊申,余入京,道洪,螺洲陈模子宏以诗来,与语是,且相与评玉溪草堂诗。
曰:「吾师熊公晋仲论与子合」。
别九年,予捧檄来,重与宏语,出《怀古录》,上下古今,文章关纽,人物臧否,一一区析探索,不见真是非不止也。
余向尝记所诵闻,日随日识,往往宏说多暗符。
噫,晋仲亡矣!
苟存,必抚编叹曰:「果吾学子葛敏修也」。
虽予少时尝与南塘赵公论诗,公曰:「在颛意者,诗不博取他书,间取之,得片语,跃然喜而成篇。
养之未及熟,鍊之未及精,终气味浅薄,由发用太匆卒尔」。
原一佩师训,自力三十年,虽未造精熟,每于摛丈寓事,必以发用匆卒戒。
余期宏者大,用以南塘原一者为宏告。
百步一尺,子弁矣。
曰:「唯,是又吾录所未及者,请以是说冠其首」。
宝祐乙卯苍山曾原一大初子序。
按:《怀古录校注》卷首,中华书局一九九三年版。
宁都金精山 宋 · 曾原一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六、《古今游名山记》卷一一、乾隆《赣州府志》卷六、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三一、《销夏部》卷四、《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五二
金精山宁都西郊十五里。
未至县一舍外,望镇石绝云,丹崖翠壁,烟霭明灭,知为神仙区宅。
出北门,渡拱辰桥,折而西,入至苍山筼筜谷,石峰已渐献奇,昂首尻坐,作伏狮状。
顶凑圆石如悬铃,是谓狮子峰
入青牛峡,清涧出嵌壁下,诸石魁岸拥道,山气清肃,愈前愈奇,不一名状
拿龙而骧马,囷立而屏张。
截者玉削,跂者鹏飞,锐者圭列,展者旗扬。
界立者如剑剖锯分,壁峙者如铁城环门,冗聚者蜂巢燕垒,石脂摇光者膏凝液流,高岫出云者炊气郁蒸。
千奇万异,骇目怵心。
石之著名者十有二峰,狮子其一焉。
微圆而长,承以盘砥,如菡萏出擎,盖中者莲花峰也。
双峰合峙,中泐至麓,如僧作礼梵呗者,合掌峰也。
双石颗中出孤木,枝叶扶疏,如带叶果饤者,仙桃峰也。
削壁垩色,石纹墨缕拂布石面者,披发峰也。
怒踞当道,眈眈俛视者,伏虎峰也。
林木葱蔚,苍翠辉明者,翠微峰也。
阚洞前立,与灵泉仙龛对者,望仙峰也。
珑石叠琼,峦石丛珍者,三巘峰也。
万条丛生,根柯特异者,瑞玉峰也。
千仞峭耸,中通洞天者,淩霄峰也。
丰首低尾,色如渥丹,状如腰鼓者,石鼓峰也。
回峰有窦,出半壁中,裂修缝,垂缠,樵牧黠勇者攀猱升,窥洞中极宽敞,宛然厅堂房闼。
旧传有金床玉几,是名碧虚洞焉。
有石远睇如锯,近则团立,直上有金缕者,黄竹峰也。
峰麓崎险,路绝梯登,两石倾轧,中仅线通。
匍匐登其巅,广平可容千家,两泉涌出甚冽,极旱不涸,中更寇乱,避而寨居者,多得免焉。
十二峰亦随见指名,要未尽兹山之奇也。
阳灵观在群石间最佳处,自仙桃阁入,石为瓮户。
启户穿行,曲栈环右,有一巨岩覆之。
仰视天空,如规像真仙。
其间层殿复阁,屋无陶瓦,雨不能侵。
顶悬木鹤,能随四时转指。
岩面飞泉潺湲,日夕如雨。
自殿沿崖曲折下,石益蹙,气益肃,灵泉自石罅迸泻,乃委蛇出。
味宜茶,游人不敢荤酒入。
相传谓尝犯者,暴雷雨并至,要亦气森冷,令人肤。
况仙灵祷辄应,人自不敢渎也。
按《云笈七签》云:「兹山乃三十五福地。
汉初,女仙张丽英金华飞升所」。
志云:「山下名家女生有异质,年十五,偶于山中拾二颗,以一奉母,化为石;
自餐其一,顿忘饥渴,遗核亦化石」。
谓今仙桃峰。
是后积功行乃仙。
初,长沙王吴芮平闽越,道过邑,闻仙名,强委禽焉。
父母欲许之,真人谓使者曰:「吾名隶仙阶,暂混尘境,幸无辱」。
使者还报,以兵入山求之。
真人乘云空中,语曰:「吾金星之精,降治此山,汝宜为民立坛祈福」。
始惧谢,仙已冲天矣。
仙屡以祈雨应,封灵泉普应真人。
飞升时,歌诗十八章,今存其五。
水月洞题名淳祐十二年三月 宋 · 曾原一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嘉庆《临桂县志》卷六、《桂胜》卷一、《粤西丛载》卷二、《桂林石刻》上
曾原一、汴赵希囿淳祐壬子上巳,盘薄水月,咏南轩遗篇,光霁熙然,怀哉若人。
朝阳洞题名淳祐十二年五月 宋 · 曾原一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嘉庆《临桂县志》卷四、《桂胜》卷三、《粤西丛载》卷二、《桂林石刻》上
荷花绕香,鼓棹觞吟,依约杭湖,白、苏如在。
苍崖玉立,澄潭环焉,枕漱其间,又令人作蓬瀛想。
曾原一、旴周子荣、汴赵希囿、时䥔洪、范得舆。
淳祐十二夏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