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春院 其一 北宋 · 释怀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晚凭又阁望西东,细雨微烟澹碧空。
造物使谁匀画手,山川平远有无中。
其二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午斋香饭本盂耕,坐向孤庵思愈清。
下目平原千万里,稻花风自掌中生(原注:时熙宁十年也。)。
按:宋施谔《淳祐临安志》
白云谣送明教嵩禅师归山 北宋 · 释怀琏
押词韵第十七部
白云人间来,不杂飞埃色。
遥烁太阳辉,万态情何极。
嗟嗟轻肥子,见拟垂天翼。
图南诚有机,去当六月息。
宁知絪缊采,无心任吾适。
天宇一何辽,舒卷非留迹。
按:明正勉《古今禅藻集》卷八
句 北宋 · 释怀琏
押微韵
尧仁况是如天阔,乞与孤云自在飞(上仁宗皇帝乞还山)。
按:《冷斋夜话》卷六
上仁宗皇帝乞还山偈 北宋 · 释怀琏
押尤韵
千簇云山万壑流,闲身归(《禅林僧宝传》作归心终)老此峰头。
殷勤愿祝如天寿(《禅林僧宝传》作馀生愿祝无疆寿),一炷清香满石楼。
按: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六
颂 北宋 · 释怀琏
押微韵
六载皇都唱祖机,两曾金殿奉天威。
青山隐去欣何得,满箧惟将御颂归。
宋周必大《二老堂杂志》卷二 《二老堂杂志》:仁宗赐净因长老十七颂。至和中琏上书乞归老山中,有颂云云。
乞归山表 北宋 · 释怀琏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释氏资鉴》卷九
臣闻,大道无为,万物备求其应;圣人在宥,百姓各遂其生。矧当熙洽之辰,得豫便安之理。仰蕲俞允,俯集凌兢。臣怀琏(中谢)。伏念臣爰自顷年,误知先帝,忝绍隆于祖席,尤沾被于宸庥。久历岁华,未忘山薮,屡尝引退,靡获报音。膺陛下纂服之秋,属海内向风之旦,愿宣佛事,上答尧仁。奈以暮龄益衰,夙疾增剧,昨捐众务,权止寺居。伏蒙皇帝陛下特遣使华送回本院,仍传圣谕,且驻神京。自惟无用之躯,实出非常之遇,是天地有再生之德,而草莱谢重茂之心。伏望圣慈垂雨露之恩,均日月之照,俯从人欲,下徇愚衷,庶令朽钝之姿,得遂林泉之志。然而微虫得计,诚无易水之情;疲马增鸣,但起恋轩之思。誓勤焚诵,式报生成。将远宸庭,无任瞻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奏辞以闻。
按:《云卧纪谈》卷下,续藏经第二编乙第二一套第一册。
答孙莘老书 北宋 · 释怀琏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
妙道之意,圣人尝寓之于《易》。至周衰,先王之法坏,礼义亡,然后奇言异术间出而乱俗。迨我释迦入中土,醇以第一义示人,而始末设为慈悲以化众生,亦所以趣时也。自生民以来,醇朴未散,则三王之教简而素,春也。及情窦日凿,则五帝之教详而文,夏也。时与世异,情随日迁,故三王之教密而严,秋也。昔商周之语誓,后世学者有所难晓。彼当时人民听之而不违,则俗与今如何也?及其弊而为秦汉也,则无所不至,而天下有不愿忍闻者。于是我佛如来一推之以性命之理,教之以慈悲之行,冬也。天有四时,循环以生成万物;而圣人之教,迭相扶持,以化成天下,一也,亦犹是而已矣。然至其极也,皆不能无弊。弊,迹也,道则一耳,要当有圣贤者世起而救之也。自秦汉至今千有馀岁,风俗靡靡愈薄,圣人之教列而鼎立,互相诋訾,不知所从。大道寥寥莫之返,良可叹也。
按:《林间录》卷上,续藏经第二编乙第二一套第四册。又见《释氏资鉴》卷九,《禅林僧宝传》卷一八,《焦氏类林》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