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嘉西汉 ? — 前2
上疏请养材 西汉 · 王嘉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八
臣闻圣王之功,在于得人。
孔子曰:「材难,不其然与」!
故继世立诸侯,象贤也。
虽不能尽贤,天子为择臣,立命卿以辅之。
居是国也,累世尊重,然后士民之众附焉,是以教化行而治功立。
今之郡守重于古诸侯。
往者致选贤材,贤材难得,拔擢可用者,或起于囚徒。
魏尚坐事系,文帝冯唐之言,遣使持节赦其罪,拜为云中太守匈奴忌之。
武帝韩安国于徒中,拜为梁内史,骨肉以安。
张敞京兆尹,有罪当免,黠吏知而犯收杀之,其家自冤,使者覆狱,劾贼杀人,上逮捕不下,会免,亡命数十日,宣帝,拜为冀州刺史,卒获其用。
前世非私此三人,贪其材器有益于公家也。
孝文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
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
其后稍稍变易,公卿以下传相促急,又数改更政事,司隶部刺史察过悉劾,发扬阴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
中材苟容求全,下材怀危内顾,壹切营私者多,二千石益轻贱,吏民慢易之。
或持其微过,增加成罪,言于刺史司隶,或至上书章下;
众庶知其易危,小失意则有离畔之心。
山阳亡徒苏令等从横,吏士临难,莫肯伏节死义,以守相威权素夺也。
孝成皇帝悔之,下诏书,二千石不为纵,遣使者赐金,尉厚其意,诚以为国家有急,取办于二千石二千石尊重难危,乃能使下。
孝宣皇帝爱其良民吏,有章劾,事留中,会赦壹解。
故事,尚书希下章,为烦扰百姓,證验系治,或死狱中,章文必有「敢告之」字乃下。
唯陛下留神于择贤,记善忘过,容忍臣子,勿责以备。
二千石部刺史、三辅县令有材任职者,人情不能不有过差,宜可阔略,令尽力者有所劝。
此方今急务,国家之利也。
前苏令发,欲遣大夫使逐问状,时见大夫无可使者,召盩厔令尹逢拜为谏大夫遣之。
今诸大夫有材能者甚少,宜豫畜养可成就者,则士赴难不爱其死;
临事仓卒乃求,非所以明朝廷也(《汉书·王嘉传》)
谏封董贤等封事 西汉 · 王嘉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八
窃见董贤等三人始赐爵,众庶匈匈,咸曰贵,其馀并蒙恩,至今流言未解。
陛下仁恩于等不已,宜暴等本奏语言,延问公卿大夫博士议郎,考合古今,明正其义,然后乃加爵士;
不然,恐大失众心,海内引领而议。
暴平其事,必有言当封者,在陛下所从;
天下虽不说,咎有所分,不独在陛下。
定陵侯淳于长初封,其事亦议。
大司农谷永当封,众人归咎于,先帝不独蒙其讥。
臣嘉、臣延材驽不称,死有馀责。
知顺指不迕,可得容身须臾,所不敢者,思报厚恩也(《汉书·王嘉传》:哀帝欲封董贤等,于是嘉与御史大夫贾延上封事言。)
因日食举直言复奏封事 西汉 · 王嘉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八
臣闻咎繇帝舜曰:「亡敖佚欲有国,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机」。
箕子武王曰:「臣无有作威作福,亡有玉食;
臣之有作威作福玉食,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辟,民用僭慝」。
言如此则逆尊卑之序,乱阴阳之统,而害及王者,其国极危。
国人倾仄不正,民用僭差不壹,此君不由法度,上下失序之败也。
武王躬履此道,隆至
自是以后,纵心恣欲,法度陵迟,至于臣弑君,子弑父。
父子至亲,失礼患生,何况异姓之臣?
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孝文皇帝备行此道,海内蒙恩,为汉太宗
孝宣皇帝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于小过,以致治平
孝元皇帝奉承大业,温恭少欲,都内钱四十万万,水衡钱二十五万万,少府钱十八万万。
尝幸上林,后宫冯贵人从临兽圈,猛兽惊出,贵人前当之,元帝嘉美其义,赐钱五万。
掖庭见亲,有加赏赐,属其人勿众谢
示平恶偏,重失人心,赏赐节约。
是时外戚赀千万者少耳,故少府、水衡见钱多也。
虽遭初元永光凶年饥馑,加有西羌之变,外奉师旅,内振贫民,终无倾危之忧,以府臧内充实也。
孝成皇帝时,谏臣多言燕出之害,及女宠专爱,耽于酒色,损德伤年,其言甚切,然终不怨怒也。
宠臣淳于长张放、史育,育数贬退,家赀不满千万,斥逐就国,榜死于狱。
不以私爱害公义,故虽多内讥,朝廷安平,传业陛下。
陛下在国之时,好《诗》《书》,上俭节,征来所过道上称颂德美,此天下所以回心也。
初即位,易帷帐,去锦绣,乘舆席缘绨缯而已。
共皇寝庙比比当作,忧闵元元,惟用度不足,以义割恩,辄且止息,今始作治。
驸马都尉董贤亦起官寺上林中,又为治大第,开门乡北阙,引王渠灌园池,使者护作,赏赐吏卒,甚于治宗庙。
贤母病,长安厨给祠具,道中过者皆饮食。
治器,器成,奏御乃行,或物好,特赐其工,自贡献宗庙三宫,犹不至此。
贤家有宾婚及见亲,诸官并共,赐及仓头奴婢,人十万钱。
使者护视,发取市物,百贾震动,道路欢哗,群臣惶惑。
诏书罢菀,而以赐二千馀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奢僭放纵,变乱阴阳,灾异众多,百姓讹言,持筹相惊,被发从徒跣而走,乘马者驰,天惑其意,不能自止。
或以为筹者策失之戒也。
陛下素仁智慎事,今而有此大讥。
孔子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安用彼相矣」!
臣嘉幸得备位,窃内悲伤不能通愚忠之信;
身死有益于国,不敢自惜。
唯陛下慎己之所独乡,察众人之所共疑。
往者宠臣邓通韩嫣骄贵失度,逸豫无厌,小人不胜情欲,卒陷罪辜。
乱国亡躯,不终其禄,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者也。
宜深览前世,以节宠,全安其命(《汉书·王嘉传》:后数月日食,举值言,嘉复奏封事。于是上浸不说。)
因大赦奏荐梁相鞫谭宗伯凤封事 西汉 · 王嘉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八
相等明习治狱,「相计谋深沈,谭颇知雅文,凤经明行修,圣王有计功除过,臣窃为朝廷惜此三人(《汉书·王嘉传》:初廷尉梁相东平王云狱,疑冤,奏欲覆治。尚书令鞫谭、仆射宗伯凤以为可许。制诏免相等皆为庶人。后数月,大赦,奏封事荐云云,书奏,上不能平。)」。
谏益封董贤等封事 西汉 · 王嘉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八
臣闻爵禄土地,天之有也。
书》云:「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王者代天爵人,尤宜慎之。
裂地而封,不得其宜,则众庶不服,感动阴阳,其害疾自深。
今圣体久不平,此臣嘉所内惧也。
高安侯贤,佞幸之臣,陛下倾爵位以贵之,单货财以富之,损至尊以宠之,主威已黜,府藏已竭,唯恐不足。
财皆民力所为,孝文皇帝欲起露台,重百金之费,克己不作。
散公赋以施私惠,一家至受千金,往古以来贵臣未尝有此,流闻四方,皆同怨之。
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臣常为之寒心。
太皇太后以永信太后遗诏,诏丞相御史户,赐三侯国,臣窃惑。
山崩地动,日食于三朝,皆阴侵阳之戒也。
前贤已再封,晏、商再易邑,业缘私横求,恩已过厚,求索自恣,不知厌足,甚伤尊尊之义,不可以示天下,为害痛矣!
臣骄侵罔,阴阳失节,气感相动,害及身体。
陛下寝疾久不平,继嗣未立,宜思正万事,顺天人之心,以求福佑,奈何轻身肆意,不念高祖之勤苦垂立制度,欲传之于无穷哉!
《孝经》曰:「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臣谨封上诏书,不敢露见,非爱死而不自法,恐天下闻之,故不敢自效。
愚戆数犯忌讳,唯陛下省察(《汉书·王嘉传》傅太后薨,上因托傅太后遗诏,令成帝母王太后下丞相御史,益封贤二千户,及赐孔乡侯、汝昌侯阳新侯国。封还书,因奏封事,谏上及太后。)
遣将行边对 西汉 · 王嘉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八
臣闻动民以行不以言,应天以实不以文。
下民微细,犹不可诈,况于上天神明而可欺哉!
天之见异,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觉悟反正,推诚行善。
民心说而天意得矣。
辩士见一端,或妄以意傅著星历,虚造匈奴、乌孙、西羌之难,谋动干戈,设为权变,非应天之道也。
守相有罪,车驰诣阙,交臂就死,恐惧如此,而谈说者云,动安之危,辩口快耳,其实未可从。
夫议政者,苦其谄谀倾险辩慧深刻也。
谄谀则主德毁,倾险则下怨恨,辩慧则破正道,深刻则伤恩惠。
秦缪公不从百里奚蹇叔之言,以败其师,悔过自责,疾诖误之臣,思黄发之言,名垂于后世。
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汉书·息夫躬传》:躬建言星变,可遣大将军行边,斩一郡守以厌应变异。上然之,以问丞相丞相嘉对,上不听。)
下诏狱对诘 其一 西汉 · 王嘉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八
案事者思得实。
窃见相等前治东平王狱,不以云为不当死,欲关公卿示重慎;
置驿马传囚,势不得逾冬月,诚不见其外内顾望,阿附为云验。
复幸得蒙大赦,相等皆良善吏,臣窃为国惜贤,不私此三人(《汉书·王嘉传》:上使将军以下与五二千石杂治,吏诘问对。)
其二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八
幸得充备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是负国,死有馀责(《汉书·王嘉传》:吏稍巡辱喟然仰天叹曰云云。)
其三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八
贤,故丞相孔光、故大司空何武,不能进;
恶,高安侯董贤父子,佞邪乱朝,而不能退。
罪当死,死无所恨(《汉书·王嘉传》:吏问不肖主名,曰云云。案,此三条皆是口对,而下文云,死后上览其对,知其时录于简牍,故宜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