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第五伦东汉
上疏论马防 东汉 · 第五伦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九
臣愚以为贵戚可封侯以富之,不当职事以任之。
何者?
绳以法则伤恩,私以亲则违宪。
伏闻马防今当西征,臣以太后恩仁,陛下至孝,恐卒有纤介,难为意爱。
杜笃从事中郎,多赐财帛。
为乡里所废,客居美阳,女弟为马氏妻,恃此交通,在所县令苦其不法,收系论之。
今来所,议者咸致疑怪,况乃以为从事,将恐议及朝廷。
今宜为选贤能以辅助之,不可复令自请人,有损事望
苟有所怀,敢不自闻(《后汉·第五伦传》,又略见袁宏《后汉纪》十一)
上疏褒称盛美以劝成风德 东汉 · 第五伦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九
陛下即位,躬天然之德,体晏晏之姿,以宽弘临下,出入四年,前岁诛刺史二千石贪残者六人
斯皆明圣所鉴,非群下所及。
然诏书每下宽和,而政急不解,务存节俭,而奢侈不止者,咎在俗敝,群下不称故也袁宏《纪》此下有「臣闻为政三年有成,必世而后仁」)
光武王莽之余,颇以严猛为政,后代因之,遂成风化。
群国所举,类多辨职俗吏,殊未有宽博之选以应上求者也。
陈留刘豫,冠军驷工以刻薄之姿,临人宰邑,专念掠杀,务为严苦,吏民愁怨,莫不疾之,而今之议者,反以为能,违天心,失经义,诚不可不慎也。
非徒应坐豫、协,亦当宜谴举者。
务进仁贤,以任时政,不过数人,则风俗自化矣。
臣尝读书记,知秦以酷急亡国,又目见王莽亦以苛法自灭,故勤勤恳恳,实在于此。
又闻诸王主贵戚,骄奢逾制,京师尚然,何以示远?
故曰:「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夫阴阳和,岁乃丰,君臣同心,化乃成也。
刺史太守以下,拜除京师,及道出洛阳者,宜皆召见,可因博问四方,兼以观察其人。
诸上书言事有不合者,可但报归田里,不宜过加喜怒,以明在宽。
臣愚不足采(《后汉·第五伦传》。又见袁宏《后汉纪》十一,有删节,亦有多出句。)
上疏论窦宪 东汉 · 第五伦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九
臣得以空虚之质,当辅弼之任。
素性驽怯,位尊爵重,拘迫大义,思自策厉,虽遭百死,不敢择地,又况亲遇危言之世哉!
今承百王之敝,人尚文巧,咸趋邪路,莫能守正。
伏见虎贲中郎将窦宪椒房之亲,典司禁兵,出入省闱,年盛志美,卑谦乐善,此诚其好士交结之方。
然诸出入贵戚者,类多瑕衅禁锢之人,尤少守约安贫之节,士大夫无志之徒,更相贩卖,云集其门。
众煦飘山,聚蚊成雷,盖骄逸所从生也。
三辅论议者,至云以贵戚废锢,当复以贵戚浣濯之,犹解酲当以酒也。
诐险趣势之徒,诚不可亲近。
臣愚愿陛下中宫严敕等闭门自守,无妄交通士大夫,防其未萌,虑于无形,令永保福禄,君臣交欢,无纤介之隙。
此臣之所至愿也(《后汉·第五伦传》,又略见袁宏《后汉纪》十一)
上书请抑损后族 东汉 · 第五伦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九
臣闻忠不隐讳,直不避害。
不胜愚狷,昧死自表。
《书》曰:「臣无作威作福,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传曰:「大夫无境外之交,束脩之馈」。
近代光烈皇后,虽友爱大至,而卒使阴就归国,徙废阴兴宾客
其后梁、窦之家,互有非法,明帝即位,竟多诛之。
自是洛中无复权戚,书记请托,一皆断绝。
又譬诸外戚曰:「苦身待士,不如为国,戴盆望天,事不两施」。
臣常刻著五藏,书诸绅带。
而今之议者,复以马氏为言。
窃闻廖以布三千匹,城门校尉防以钱三百万,私赡三辅衣冠,知与不知,莫不毕给。
又闻腊日亦遗其在洛中者钱各五千,越骑校尉光腊用羊三百头,米四百斛,肉五千斤。
臣愚以为不应经义,惶恐不敢以不闻。
陛下情欲厚之,亦宜所以安之。
臣今言此,诚欲上忠陛下,下全后家,裁蒙省察(《后汉·第五伦传》)
封上吏民奏记 东汉 · 第五伦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九
臣任重忧深,不能出奇策异谋,吏民责让臣者多,谨并封上袁宏《后汉纪》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