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竺僧度
答苕华诗 晋 · 竺僧度
高僧传曰:度少孤独。与母居。求同郡杨德慎女。女字苕华。未及成礼。苕父母继亡。度母亦卒。度睹世代无常。乃舍俗出家。改名僧度。苕华服毕。自惟三从之义。无独立之道。乃与度书并赠诗。于是专精佛法。后不知所终。
机运无停住,倏忽岁时过。
巨石会当竭,芥子岂云多。
良由去不息,故令川上嗟。
不闻荣启期,皓首发清歌。
布衣可暖身,谁论饰绫罗。
今世虽云乐,当奈后生何。
罪福良由已,宁云已恤他(○高僧传竺僧度传。《诗纪》三十七。)
杨苕华苕华者,竺僧度之妻。) 晋 · 竺僧度
 出处:全晋文
夫事君以治一国,未若弘道以济万邦;
事亲以成一家,未若弘道以济三界。
发肤不毁,俗中之近言耳。
但吾德不及远,未能兼被,以此为愧。
然积篑成山,亦冀从微至著也。
且披袈裟,振锡杖,饮清流,咏波若,虽王公之服,八珍之膳,铿锵之声,炜晔之色,不与易也。
若能悬契,则同期于泥洹矣。
且人心各异,有若其面。
卿之不乐道,犹我之不慕俗矣。
杨氏,长别离矣!
万世因缘,于今绝矣!
岁聿云暮,时不我与。
道者当以日损为志,处世者当以及时为务,卿年德并茂,宜速有所慕,莫以道士经心,而坐失盛年也(《高僧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