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763年8月, 是年有文,姑系于此 作品:《唐故洪州刺史张公遗爱碑颂并序》
唐故洪州刺史张公遗爱碑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
北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其三曰贵相。圣人法天建官。作为台司。以左右民。于是乎有敬敷五教平章百姓之职。居之者下代天工。上应星宿。其或一麾出守。八命作牧。内为吉甫。外为方叔。宏道利物。其政一也。惟唐七世皇帝诛羿浇。纂旧服。得柱石之臣曰平原张公。讳镐字从周。秉中庸之德。含光大之量。辍耕陇亩。为唐皋夔。推毂于河南。树风于荆门。作宾铜楼。登侍禁掖。牧抚人半岁。洪州再稔。鳏寡不侮。神人咸若。慈惠之政。洽于百城。享寿六十有一岁。在癸卯七月壬寅。薨于位。夫德之被物也厚。则物之兴感也至。故公之捐馆。自九江至于敷浅原。南暨于梅岭。东臻于闽徼。蚩蚩之民。靡幼靡艾。泣涕乎遗风。悽怆乎棠阴。恳恳乎若求而不得。企而不及也。佥曰平原。其可谓盛德也已。子惠困穷。俾富而庶。若解衣衣我。辍食食我。弃我往矣。谁育我矣。逝矣远矣。音徽沫矣。吾侪小人。呜呼畴依。盍咏歌之。刻诸金石。秋八月。既殡。耆老吉州安福县丞邓林玉等一百一十五人。乃率吁众戚。谋及故吏从事州长县尹虎贲亚旅乡老大夫。相与稽乎陈迹。建颂表德。用广留侯之世家。纪子产之遗爱。礼也。公曾祖曰善见。位朝议大夫越州司马。司马生武定。任荆州都督府户曹参军。户曹生知古。官止代州司马。广德元年赠太子少傅。自司马至少傅。世以儒显。天钟美于其后嗣。四世而生平原。燕颔犀额。山立玉色。森然若大厦栋梁。清庙祭器。该宗六学。大抵以周易为师。将探元化。耻观朵颐。隐居南山。盖三十期。天宝十四年。始褐衣召见。凡用舍系于才。行止牵乎时。当无为无事。则许由善卷各得安其节。及人思俾乂。则黄公角里不能逃其用。势使然也。繇是一命左拾遗。再命右补阙修国史。三命侍御史。四命谏议大夫。五命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起布衣二年。绾相印。佐王业。明扬之盛。辉动古今。于时至德二载也。天子方以复夏之师。蒐于岐阳。三河之人。左衽是惧。公入叙百揆。出分二陕。帅东诸侯之兵。收复宋郑。诛后至者。以惩不恪。安危之机。悬于方寸。方将董正东夏。怀柔山戎。会帝咨百工曰。有能典朕荆楚。俾奸宄不作。予惟克迈乃勋。于是拜公荆州大都督府长史。明年。元良肇建。上曰。畴若予乐正父师之职。汝作宾客。卒调护太子。嘉言惟允。于是授太子宾客。上思夙夜出纳言语侍从之臣。命公作左散骑常侍。会钟陵鄱阳之间。人咨艰食。上又曰。命汝作州伯。总十联之任。俾余无虞。惟尔贤。于是有洪州之拜。粤宝应元年冬十月。公朝服受命。至自临川。彰善用明。瘅恶用威。一法度用信。布恺悌用德。慰荐掾吏。劳徕鳏寡。化以公廉。扇以礼让。煦而妪之使自得。清而静之使自定。于是豪民猾吏。革面敛手。家有忠信。人怀孝弟。畅于事业。布于风俗。浃于人心。被于歌咏。是岁也。三吴饥。人相食。厉鬼出行。札丧毒痡。淮河之境。骼胔成岳。而我仓如陵。我民孔阜。犬牙之境。疵疠不作。灾不胜德也。临海贼袁晁。狃于会稽之役。侵我东鄙。江介大恐。民斯绎骚。公命左军屯上饶之隘。塞常山之口。斩其唐突者三千馀人。自是奸党散落。不敢南向而射。邦人安焉。舒城贼帅杨昭。凭蜂聚之众。杀同安郡守刘秋子以叛。师溃而奔。犯我疆埸。公覆而取之。悬其首于五达之衢。凶徒歼焉。沈千乘者。新安大豪。结椎剽之党。为之囊橐。弄兵潢池。虔刘我民。桴鼓之声相闻。郡国二千石不能禁。公命次将斩之以徇。锄其根株。俾无遗类。新安民庶。室家相庆。江干清焉。振六条之宏纲。开布大信。从善如不及。视民如赤子。克已推诚。以百姓心为心。饮之以和。俾服从教化。轻剽呰窳夺攘矫虔之俗。罔或干于政。憀悴蹇亟苛察缴绕之吏。不能见其巧。哀矜民庶。期于无讼。德政行焉。慎选乃僚。必国之良。有若博陵崔贲昌黎韩洄赵郡李惟岳北海王士华河间邢宙河东裴孝智陇西李道。皆卿才也。以嘉言硕画。参公军事。澄清之内无浊流。审克之下无冤民。淑德旌焉。公之解裋褐而拖国章也。十有一年矣。虽匪躬之故。宣力不暇。而沧洲愿言。未始弭忘。每曰少伯子房。吾之师也。累乞骸骨。将角巾故山。朝廷方虚三老五更之位待公。除书未下。而公薨焉。呜呼哀哉。褒德之盛典。退身之正志。向用之遐福。三者俱未从人欲。斯可以叹矣。惟公出将入相。文武为宪。谠言成略。藏在册府。代莫得而闻也。今采其德刑礼义之善利物者。颂之于石。慰彼堕泪者之心焉尔。其文曰。
纯粹之气。升于星辰。降为贤人。皇王得之。以釐百工。以骘下民。九江之南。五品不逊。百姓不亲。平原来思。绥之以德。俾民化淳。宽厚清静。饬躬率先。是训是勤。猛兽不噬。夜犬不吠。丰年来臻。蔼蔼令德。家有膏雨。户有阳春。牧我苦晚。弃我苦早。实天不仁。南州寥寥。东山依依。德音若存。千载之后。魂魄登此。颂声不泯。
799年8月, 离开泗州后,为开元寺撰钟铭 作品:《泗州开元寺钟铭并序》
泗州开元寺钟铭 中唐 · 李翱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七
维泗州开元寺遭罹水火漂焚之馀。僧澄观与其徒僧若干。复旧室居。作大钟。贞元十五年。厥功成。于是陇西李翱书辞以纪之。
八月梓人功既休,戊寅大钟成。
先时厥初,罹于天菑。
波沈火燔,既浮为薪。
既蜚为尘,澄观之功。
恢复其居,革旧而新。
环墉如陵,台殿斯严。
乃三其门,俾后勿踰。
其徒不哗,咸复其勤。
有加于初,屋室既同。
乃范乃镕,乃作大钟。
乃悬于楼,以鼓其时。
以警淮夷,非雷非霆。
铿号其声,淮夷其惊。
上天下地,弗震弗坠。
大音无斁,千僧戮力。
愿昭其绩,乃铭于石。
1040年8月, 八月,因张存母年八十,无法尽孝,乞选别人知延州 作品:《乞别选人知延州奏》
乞别选人知延州奏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八、范文正公年谱补遗
体量延州西北被西贼破荡,兼知延州张存母年八十,寄泊他郡,人子之心,宜不获安。伏乞别选人知延州;如未选得间,即令臣知延州。所贵依得约束,训练兵马。
1040年八月癸卯, 遣屯田员外郎刘涣出使邈川谕唃厮啰出兵助讨西夏
1043年8月, 八月,为起居舍人、直龙图阁,知潞州。
1045年8月, 在随州。八月,有文。 作品:《岳州学记》
岳州学记(庆历六年八月)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七、《河南先生文集》卷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一六、光绪《巴陵县志》卷一七
三代何从而治哉?其教人一于学而已。自汉而下,风化日陵,政之宽暴,民之劳逸,皆缘于吏治。吏之治,大抵尚威罚,严期会,欲人奔走其命,令其驱之。若是之亟也,又安暇先之以教育,渐之以德义者乎?故号称循良,而能以学校教人者,十不一二。去圣益远,至有持律令,主簿领,思虑不出几案,以谓为治之具尽在于是,顾崇儒术、本王化者为阔疏,不切于世。噫,其甚哉!滕公凡为郡,必兴学、见诸生以为为政先。庆历四年守巴陵,以郡学俯于通道,地迫制卑,讲肆无所容,乃度牙城之东,得形胜以迁焉。会京师倡学,诏诸郡置学官,广生员,公承诏,忭曰:「天子有意三代之治,守臣述上德,广风教,宜无大于此,庸敢不虔」?于是大其制度以营之。庙仪既成,乃建阁以聚书,辟堂以授经,两序列齐,以休诸生。掌事司仪,差以等制;膳爨浣洗,悉严其所;小学宾次,皆列于外。大总作室之数,为楹八十有九,祭器行具,称于礼,资于用,罔有不备。巴陵之服儒者毕登于学,公延见必礼,奖其勤以励其游,尚其能以勉其未至。虽新进不率者,皆革顽为恭,磨钝为良,出入里闾,务自修饬。郡人由是知孝悌礼义,皆本于学也。公之树教及人,岂不切于近、通于久乎?先是,公领邠宁、环庆兵,捍戎为帅臣,守巴陵乃下迁。凡由大而适小,必易其治,或阴愤阳惓,事弛官废,下不胜弊者有之;或慎微虑危,脩旧保常,无所设施者有之。若夫用舍不殊,勇其所树立,不以险夷自疑于时,如公心之所存,非爱君之深,信道之笃,乌及是哉!今年,录其事来告,且曰:「予尝守玉山、吴兴、安定,皆立学,其作记必时闻人,子其次之」。某始愧不称,然安定之文,伯氏实承公命,小子奚敢以辞?庆历六年八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