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藝術類
釋家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玄部
太清部
旷传九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保恭传十

唐京师大兴善寺释法侃传十一(道抚)

唐京师延兴寺释吉藏传十二 (慧远)
释志念。俗缘陈氏。冀州信都人。其先颖川寔
蕃之后胤也。因官而居河朔焉。念冰清表
志岳峙澄神。俊朗 …… (第 0508b 页)
以情切绪言见存遗旨。迹留
人往弥用悽伤。乃送于南山至相寺。时属炎
热坐于绳床尸不催臭加趺不散。弟子 慧远
树续风声。收其馀骨凿石瘗于北
岩。就而裨德。初藏年位息慈英名驰誉。
冠成之后荣扇逾远。貌象西梵言寔东 …… (第 0514c 页)
之故也。夫死由生来。宜畏于生。吾若不生
何由有死。见其初生即知终死。宜应泣生
不应怖死。文多不载。 慧远
依承侍奉俊悟
当时。敷传法化光嗣馀景。末投迹于蓝田
之悟真寺。时讲京邑亟动众心。人世即目
故不广叙。 (第 0515a 页)
嘉之号称贤者。专经之岁
割爱出家。净养威仪霜厉冰洁。受戒以后
游刃河内。精研律部博综异闻。时有论师 慧远。
树德漳河传芳伊洛。一遇清耳。便伸
北面。学涅槃等经。皆品酌其致弘宣大旨。
而恨文广功略章句未离。及远 …… (第 0517b 页)
山池无非珍宝。焜煌乱目不得正视。树
下花座或有人坐或无坐者。忽闻人唤云。
灵干汝来此耶。寻声就之。乃 慧远
法师也。
礼讯问曰。此为何所。答是兜率陀天。吾与
僧休同生于此。次吾南座上者。是休法师
也。远与休形 (第 0518b 页)
传送京师。四事资给
务令优厚。雍州牧魏王。遥加钦请以为戒
师。亲降疏曰。昔道安晦迹襄阳。声驰秦阙。 慧远
栖心庐岳。名振晋京。故知善言之应
非徒千里。明月所照不隔九重。法师笠泽
上仁震维高德。律行净于青眼。 (第 0536a 页)

终藉通人。京邑之间远近所凑。宣扬法事
为惠殊广。想振锡拂衣。勿辞劳也。寻望
见师不复多及。时洛阳 慧远。
魏郡慧藏。清
河僧休。济阴宝镇。汲郡洪遵。各奉明诏同
集帝辇。迁乃率其门人。行途所资皆出天
府。与五 …… (第 0572c 页)
。于
焉可想。于斯时也宇内大通。京室学僧多
传荒远。众以摄论初辟投诚请祈。即为敷
弘。受业千数。沙门 慧远
领袖法门。躬处坐
端横经禀义。自是传灯不绝于今多矣。
虽则寰宇穿凿时有异端。原其解起莫
非祖习。故真 (第 0572c 页)
繁诤自弭。由是更增时美。法侣欣之。及
齐历将季擅名逾远。而非类不交惟道
同辙。名儒大德见辄慕从。常与 慧远
等名
僧通宵造尽。周平齐日隐于白鹿岩中。及
宣政搜扬。被举住于嵩岳。德不孤峙众复
屯归。大隋廓定招贤 (第 0611b 页)
列前传。部执等陈。自律藏久分初通东夏。
则萨婆多部十诵一。本最广弘持。寔由青
目律师敷扬晋世。庐山 慧远
赞击成宗。尔后
璩颖分騼而命路。祐瑗波腾于释门。澄一
江淮无二奉矣。而恨受遵四分随依十诵。
可为商之 (第 0620b 页)
隋风
远扇。太尉晋王于江都建慧日道场。遍询
硕德。乘奉旨延住。仍号家僧。后从王入朝
频蒙内见。时净影 慧远。
道声扬播。由来不
面。因过值讲即申言论。义高词丽声骇听
徒。远顾曰。何处吴僧唇舌陵人。复岂逾此。
(第 0633b 页)
性调柔初不陈
怒。未及三夏频扬成论及涅槃经。值废
教隐伦避世林泽。还资故业重研幽极。周
宣创开陟岵。 慧远
率侣登之。璨时投足归
师诸部未久深悟。遂演于世。讲徒百数心
计明白。开隐析疑善通问难。精虑勃兴未
(第 0669a 页)
所以常保安乐。奇哉奇哉。建
年八十终。

释慧恭者。益州成都人也。俗姓周氏。周末
废佛法之时。与同寺 慧远
结契勤学。远
直诣长安听采。恭长往荆杨访道。远于京
师听得阿毗昙论迦延拘舍地持成实毗婆
沙摄大乘。并 …… (第 0686c 页)
满房宇。及入文。天上作乐雨四
种花。乐则寥亮振空。花则雰霏满地。经讫
下座。自为解座梵。讫花乐方歇。 慧远

足顶礼泪下交连。谢曰。 (第 0687a 页)
慧远
嗅秽死尸。敢
行天日之下。乞暂留赐见教诲。恭曰。非恭
所能。诸佛力耳。即日拂衣长揖沿流而去。
尔后访 (第 0687a 页)
法琳草衣野
客木食山人九类曲针诚同腐芥。不被知于
当世。分缄口以终身。既德愧内充誉惭外满。
非唯孤负 慧远。
实亦带累道安。是以毕志青
溪归心紫盖。覆松岩下永味经书。鬼谷池边
长观鱼鸟。岂谓忽辞林薮更入嚣尘。久 …… (第 0201b 页)

奥。体二葛之讹简。究三张之诡文慕巢许
之颖阳。踵黄绮之商洛。隐紫台而偃仰。遁
青溪以咏歌。萧散有 慧远
之风。放旷参道融
之迹。既而情维绝纽志𦂝颓纲。乃返步山门
来仪上国瞩傅弈之狂简。已制破邪遇刘李
(第 0201c 页)
议经者。乃常寂光
如来于寂场中觉树下与十方诸佛召尘沙菩
萨而所说也。龙胜诵传下本满十万偈。东晋
庐山 释慧远
以经流江东多有未备。乃令弟
子法净法领等踰越沙雪远寻众经。法领遂
至遮拘槃国。求得前分三万六千偈来归 (第 0281c 页)
如云之慧解。忽梦一僧曰。云法师灯明佛时巳讲此
经。那可卒敌也(续高僧传)

** 后周远法师 慧远
为僧。器量非浅。身长九尺五寸。腰有九围。登座
说法。雷动蛰惊。时周武欲废释道二教。召诸沙门并
赴殿集 (第 0034b 页)
任。心师嘉其行解。传授毗
尼。师始行道豫章。缁素敦请开戒于庐山东林寺。陆
地忽透千叶白莲一十八朵。昔 慧远大师
临灭度时
对众示曰。若有白莲重开。吾当再来教化矣。自晋迄
明。枯而不荣。池久为地。师到此山。白莲花开 (第 0392b 页)
高僧传卷第六(义解三)

梁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撰 释慧远

* 释慧持二
* 释慧永三
* 释僧济四
* 释法安五
* 释昙邕六 (第 0357c 页)
释僧照
* 北魏释志湛
* 北魏博士卢景裕
* 北齐释法上
* 北周释慧命 北周释慧远
隋智者大师
* 隋释僧照
* 隋释大善
* 隋释慧成
* 隋释慧超 …… (第 0063c 页)
。跏趺西向
念佛。咸睹佛来。合掌而蜕。奇香异乐。闻薰非一。又八
日。音亦坐化。奇瑞悉与师。 北周释慧远

姓李。燉煌人。十三出家。二十进具。止清
化寺。众缘奔凑。承光二年。周武欲湮法教。众皆结舌。
师抗诏极 …… (第 0071a 页)
而愈笃。讲法华经。
至五十遍。弘法利生。矢心净土。为一时称首。

** 隋益州招提寺释慧恭

与同学 僧慧远
结契。后游荆
扬。访道而归。契阔三十年。夜话次。远语如流。师默无
所对。远曰。仁者无所得耶。师曰。性 (第 0073b 页)
。隐几而化。寿八十。生有疏论。世皆宝焉。

** (乙亥)道炳法师往生净土

道炳。颖川人。从幼师事 慧远。
历通三藏。言与行合。念
佛三昧。究心无间。宋元嘉十二年。集众念佛。就座而
化。异香满室。寿七十一。 (第 0593c 页)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
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智
舜。入庐山。踵 慧远
净业。大业初。讲观经毕。即示疾。见
鹦鹉孔雀念佛法僧。出微妙音。告弟子曰。我今日往
生矣。言讫安然而 (第 0604b 页)
西京大兴善寺洪遵法师(疏七卷)
* 隋西京禅定道场昙迁法师(撰明难一品疏)
* 隋西京净影寺 慧远
法师(有疏七卷未成未讲)
* 隋终南山至相道场静渊法师 (第 0164b 页)
法久成弊。天宁不然。禅是禅。道是道。珍
重舌头莫乱扫。何故。近来王令稍严。不许搀行夺市。
冬至日。明 慧远
閒古鉴三上座丐徐州归请上堂。问。
一阳初起事如何。师云。万象腾辉。进云。恁么则无根
草发千秋色。枯木 (第 0559a 页)
反覆读之意固轩爽语更俊快奚仅参透三昧得上
乘法重见曹溪宗旨驾 慧远
诸公发明西来大意巳
哉且儒家流也异日者阐扬大乘为西蜀之宗主者
其在竹峰乎东坡云时文凋毙僧雄强但鸣风雅 (第 01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