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藝術類
釋家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玄部
太清部
唐广弘明集诫功篇录〔二十七〕-【宋】【元】【宫】二十七诫功篇录(二十七)

* 晋沙门 释慧远
与刘遗民书
* 梁元帝与萧咨议等书
* 梁简文与湘东王书
* 陈律师昙瑗与朝士书 …… (第 0304a 页)
隋智者师与炀帝书
* 唐终南山释氏统略齐文宣净行法门

** 与隐士刘遗民等书
晋庐山 释慧远

彭城刘遗民。以晋太元中。除宜昌柴桑二县令值庐山灵邃。足以往而不反。遇沙门〔释〕-【明】释慧远。可以服 (第 0304a 页)
自新之道。既往难复。覆水之喻可知。来过易
救。捕浣之方须列。遂有普贤药上之侣。分
衢而广斯尘。道安 慧远
之俦。命驾而行兹
术。至于侯王宰伯咸仰宗科。清信士女无亏
诫约。昔南齐司徒竟陵王制布萨法净行仪。
(第 0330b 页)
十卷。时贵
流布。元和四年太守范传正会稽释灵澈。同
过旧院。就影堂伤悼弥久。遗题曰。道安已
返无何乡 慧远
来过旧草堂。余亦当时及门
者。共吟佳句一焚香。其遗德后贤所慕者
相继有焉。又唐黄州大石山释福琳。姓元 (第 0892b 页)
五日当寺行道。其日远近民庶凡是有生
之类悉不得杀(开皇纪)。帝又敕法师明赡翻译经
文住大兴善寺。又敕 释慧远
为洛州沙门统
(辩正录开皇纪)
| 甲辰 至德二年 |天保二十三年 |开皇四年 |

三月。陈国 (第 0807c 页)
未晓。理
涉旦而犹昏。唯有佛宗乃尽其致。经云如
雀在瓶中。罗縠覆其口。縠穿雀飞去。形坏
而神走。匡山 慧远
释曰。火之传于薪。犹神
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
薪非后薪。则知指穷之术妙。前形非后形 (第 0001c 页)
佛。慈愿弘开。彰于释迦牟尼
佛。特告阿难。其言非妄。故西土传教。流入中华。翕然
遵信。如响应声。至晋 慧远
祖师及刘遗民诸君。结莲
社百馀人。笃信专修。其中感佛来迎。脱生净土者。不
胜屈指。嗣后隋有智者。魏有 (第 0145a 页)
出四流。十方接引诸群生。九
品护持。如一子。又闻古今善士缁素名人感应尤多。
往生非一。方抱圆顶。宜追 慧远
之高风。儒履道冠。可
慕遗民之雅范。启芳怀玉。寿终而化佛迎归。张抗吴
琼。命尽而金仙引去。善和具屠牛 (第 0077b 页)
安养国。应当专心念。
* 一句阿弥陀。千经万论宣。彼佛与我等。宿有大因缘。
* 一句阿弥陀。 慧远
知幽玄。功高极易进。念佛最为先。
* 一句阿弥陀。莲池具正见。临终垂慈诲。只要老实念。 (第 0869b 页)
 中正殿僧徒日课定制。而岁时 大内诸佛事。亦
多用之。盖三古以降。帝王导俗之微权。尽未来际。众
生成佛之慧命。胥于是乎在。 慧远
法师所谓适俗固
是教源。济俗亦为要务。良不虚也。比来法运中衰。迂
儒狂禅。坚固斗诤。宗教律仪。罔弗讹 …… (第 0757b 页)
自他
佛亦生。(三藏中。本无此三种分别。后人欲与禅宗相对。乃援实相无相之义。而为念自佛之说。其
实自
慧远
昙鸾道绰善导诸师。一脉相承。皆老实念他佛。正以他佛即自佛。无须分别也)一心亦
生。(小本言一心不乱者 (第 0782b 页)
巳事巳毕。居士其有是乎。虽然
余闻修持净土之法。悟与未悟。皆所当遵。故大菩
萨如马鸣龙树。大善知识如 慧远
永明。斤斤自度。
忉忉度他。历有明徵。同跻胜果。信苦海之舟航。化
邦之公据也。直利桐人巳哉。是序。 (第 0622a 页)
而铭于心也。亦可诵第三十五六。不
发愿誓两戒。见下住持章告香条。须熟诵时省。而
自勉之。】 慧远
祖师忌 …… (第 0407c 页)
「八月初六日。净土宗主 慧远
老祖忌(仪同达祖忌。先举云)

奈麻莲宗初祖 (第 0408a 页)
慧远
祖师(三称。接诵)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 (第 0408a 页)
龄故曰馀生即疏主云几生负德
枉受沈沦今日投诚心蒙拯济是也解释叙古中上
二句明先德专门据下所叙不出天台 慧远
善导并
有章疏行世专守巳宗未为通赡故云各尚下二句
明后学失措渺同河汉故曰莫知攸所往诣也(易曰君子
有 ……
(第 0380c 页)
一时哉古今共业一经而各申释者多矣且如
天台法华文句巳行于世至于唐朝慈恩法师复出
义疏秪今观经天台之后 慧远
善导澄观继而有作
又如孤山霅川同宗天台之学各制弥陀疏钞良由
教旨幽深情解差别智度大海唯佛穷底清辩尚谓 (第 0381c 页)
  襄州谷隐山绍远禅师法嗣(一人见录)
 邓州广济院守方禅师 隋州护国院崇宝禅师
 怀安军云顶鉴禅师 潭州道吾山契诠禅师
 襄州广德山 慧远禅师 
澧州层山善来禅师
天圣广灯录卷第二十五
吉州清源山行思禅师第九世
  郢州大阳山警延明安禅师法嗣(九 (第 0423c 页)

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师云。玉上青蝇 进云。见
后如何 师云。红炉焰里冰。

**** 襄州广德山 慧远禅师

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一枝瑞草流东土。六叶芬芳亘古今。

问。如
何是古佛心 师云。石人 (第 0547b 页)
便请相见。

师云。礼拜头著地。

僧曰。莫便是和
尚为人处也无。

师云。点。

*** 鼎州德山 慧远禅师
法嗣

**** 兴元府大中仁辩禅师

问。如何是焦崖境。

师云。庭前 (第 0657b 页)
 随州护国演化知远禅师(嗣护国澄)
 襄阳府石门慧彻禅师(嗣石门蕴)
 江陵府福昌重善禅师(嗣明教)
 常德府德山 慧远禅师(嗣双泉)
 汝州叶县归省禅师(嗣首山)
 襄阳府石门慈照蕴聪禅师(嗣首山)
 汝州广慧元琏禅师(嗣首山)
  (第 0271b 页)
门契
聪。诣白马山。迎至其郡。遂尔留憩。摄伽梨而
登席。挥犀柄以谈空。毗耶净名宴坐罔离于
空室。庐峰 慧远
送迎不越于虎溪。净众骈臻。 (第 0595a 页)
或可观他胜生
故行慧施。今解。由生刹利等胜生故令行慧
施。言五种过患六种七种八种者。基师等云。
须勘 慧远
法师地持记。有师云。或了六种。谓
此诸欲是怖增语等者。增语有二。一为喜乐
而起增语。二为忧怖而起增语 (第 0767a 页)
身命。皆是安受苦忍。

疏云若依精进前三名福。远智慧故名远也。不是前
三摄。于精进方修禅定。禅定能发 慧远。
疏云若依精进修三慧六善巧观四谛缘生法等。修
三慧者。谓闻思修三慧也。若馀论中说。第六波罗蜜
三慧 (第 0463b 页)
年来每夜读经。夜明如昼不
可灯烛。若舍经卷。还暗如常不复见物。 出弘赞第
九。

** 时雨普沾 释慧远。
俗性朴氏。京兆人也。年甫十岁投吉藏法师
而出家焉。具戒巳后博闻多识。讲法华经。晚辞人境
卜居蓝谷。乘 (第 000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