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經解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載記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醫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續道藏
武后之祸继以 中宗
昏乱固无足言者
教坊自唐武德以来置署在禁门内开元后其人寖多
凡祭祀大朝会则用太常雅乐岁时宴享则用教坊 (第 8a 页)
 无才者咸知勉励疏奏太后颇嘉之

万岁通天元年赦天下 神功元年赦天下 圣历元
年正月大赦天下 九月复立庐陵王为皇太子赦天
下 二年赦天下 久视元年五月赦天下 十月赦
天下 长安元年赦天下 二年祀南郊赦天下 中宗
神龙元年正月壬午朔赦天下 甲辰太子监国
赦天下 丙午 (第 22b 页)
中宗
复位赦天下 二年立皇后甲子
赦天下 三年赦天下 景龙元年赦天下 二年二
月赦天下 十一月赦天下 三年 (第 22b 页)
  犹有圣帝之称至开元中礼官有言乃去之武氏
  不应有实录犹正史之不应有本纪皆沿袭史汉
  吕后例惟沈既济之论为正而范氏唐鉴用之 唐中宗
实录二十卷
  晁氏曰唐吴兢撰起神龙元年复位尽景龙四年
  凡六年
唐睿宗实录十卷 (第 4b 页)
  在唐之意后大悟召庐陵王复储位新史载其说

  通鉴去之似为可惜
景龙文馆记八卷
  陈氏曰唐修文馆学士武甄平一撰记 中宗
初置
  学士以后馆中杂事及诸学士应制倡和篇什杂
  文之属亦颇记 (第 23a 页)
中宗
君臣宴亵无度以至暴崩其
  后三卷为诸学士传今阙二卷平一以字行
唐年小录八卷
  陈氏曰唐户部尚书扶 (第 23a 页)
  晁氏曰皇朝范祖禹醇夫撰醇夫为温公通鉴局
  编修官十五年分掌唐史以其所自得著成此书
  取武后临朝二十一年系之 中宗
其言曰此春秋 (第 31a 页)
  其舛误多出手书或召对指示商略
  容齐洪氏随笔曰真宗初命儒臣编修君臣事迹
  后谓辅臣曰昨见宴享门中录 唐中宗
宴饮韦庶
  人等预会和诗与臣僚马上口摘含桃事皆非礼
  也已令削之又曰所编事迹盖欲垂为典法异端
  (第 9b 页)
  佐为敬业传檄天下斥武后罪后读之矍然及败

  亡不知所之后宋之问逢之于灵𨼆寺已祝发为
  浮屠矣宾王七岁能属文妙于五言诗 中宗
诏求
  其文得百馀篇命郗云卿次序之
  陈氏曰其首卷有鲁国郗云卿序言宾王光宅中
  广陵乱伏诛莫有 …… (第 5a 页)
  不可其为当时所重如此
沈佺期集五卷
  晁氏曰唐沈佺期云卿也相州人及进士第由协
  律郎累迁弘文馆直学士尝侍 中宗
宴舞回波为
  弄辞以悦帝还赐牙绯
  陈氏曰自沈约以来始以音韵对偶为诗至佺期
  之问益加靡丽学者 (第 9b 页)
 改元一(永平十八/)
肃宗孝章皇帝名炟显宗第五子母贾贵人年十九以
丙子嗣立在位十三年戊子崩寿三十三
 改元三(建初八/) (元和三/) (章和二/) 孝和皇帝
名肇肃宗第四子母梁贵人年十岁以己丑
嗣立在位十七年乙巳崩寿二十七
 改元二(永元十六/) (元兴一 …… (第 12b 页)
 (麟德二/上元二)
  (仪凤三元调露元/ 弘道) (永隆元/) (开曜元/) (永淳元/) 中宗孝和
大圣大昭孝皇帝名显高宗第七子母武皇
后为皇太子癸未嗣立甲申武后废之后二十二年乙
巳复辟在位五年庚戌为 …… (第 32b 页)
  (元长万岁通天元/ 安四) (神功元/) (圣历二/) (久视元/)
睿宗元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名旦高宗第八子母武皇
后封豫王武后既废 中宗
立之临朝至庚寅降立为 (第 33a 页)

嗣中宗
复辟封相王韦后弑逆临淄王隆基诛之迎立
帝以庚戌即位三年壬子传位于太子隆基后四年丙
辰崩寿五十五
 改 (第 33a 页)
  太上皇太皇太后皇太后
唐高祖武德九年诏禅位于皇太子称太上皇上皇以
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贞观三年四月乃徙居之
改为大安宫上屡请上皇避暑九成宫上皇以隋文帝

终于彼恶之乃营大明宫以为上皇清暑之所未成而
上皇寝疾不果居九年崩
高宗崩太子即位诏军国大事听天后处分元年天后
废帝迁之房陵立睿宗幽于别宫五年自称圣母神皇
杀唐宗室诸王又二年自称大周圣神皇帝以睿宗为
皇嗣赐姓武氏追谥祖考为帝立武氏七庙封武三思
等为王又十四年张柬之等奉 中宗
诛张易之张昌宗
帝复位其年后崩 (第 1b 页)
韦氏鸩弑 中宗
立殇帝为皇太后临朝总庶政临淄王
隆基举兵诛之追废为庶人
睿宗在位二年制傅位于太子太子上表固辞太平公 (第 2a 页)
  内人争乞洗儿钱
高祖太穆顺圣皇后窦氏京兆平陵人父毅周上柱国
归于高祖隋大业时崩于涿郡年四十五高祖即位追
谥皇后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河南洛阳人父晟归于太
宗帝即位为皇后贞观十年崩年三十六
太宗贤妃徐惠湖州长城人帝闻其文名召为才人永
徽元年卒

高宗废后王氏并州祁人初纳为晋王妃即位立为皇
后永徽六年为武才人所谮废为庶人后为武氏所杀
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并州文水人父士彟初为太
宗才人帝崩与嫔御皆为尼高宗见而悦之召之宫中
生四子谮废王皇后遂立为后称天后高宗崩为皇太
后临朝 中宗和
思顺圣皇后赵氏京兆长安人父镶帝为英王
聘为妃后为武氏所杀神龙初追谥 (第 27b 页)
中宗
崩韦庶人 …… (第 27b 页)
既废有司乃请以后祔定陵 中宗
庶人韦氏京兆万年人父元贞帝在东宫被选为
妃嗣圣初立为后后随帝迁房陵帝复位复正中宫唐
隆元年弑帝临淄王 (第 28a 页)
隆基讨而诛之追废为庶人
尚官昭容名婉儿父仪得罪死没入掖庭武后时掌内
诏命 中宗
复位拜昭容后以韦氏党为临淄王所诛
睿宗肃明顺圣皇后刘氏帝在藩纳为妃即位立为皇
后帝降号皇嗣复为妃后为 (第 28a 页)
 长孙诠再适韦正矩

高宗三女 义阳公主适权毅 高安公主适王勖
 太平公主初适薛绍再适武攸暨 中宗
八女 新都公主适武延晖 宣城公主适裴巽
  安定公主初适王同皎再适韦濯三适崔铣 长
 宁公主初适杨慎 (第 23b 页)
  右孝章子七王
平原怀王胜和帝长子少有痼疾延平元年封立八年
薨葬于京师无子邓太后立乐安夷王宠子得为平原
王奉胜后是为哀王立六年薨无子太后又立河间王
开子都乡侯翼为平原王嗣安帝废之国除
  右 孝和
子一王
  按范蔚宗东汉书叙诸王止于和帝盖自孝和以 (第 21b 页)
 道兴道宗弟初封广宁郡王后以疏属降封县公

永安壮王孝基武德初封二年将兵讨刘武周师败为
贼所害 道立以兄子嗣封高平王后降为公
淮阳壮王道元武德初封后将兵讨刘黑闼战殁 道
明以弟嗣王坐罪夺爵
长平肃王叔良武德初封子孝协初王范阳后降为郇
国公 思训 中宗
复位以宗室耆旧封陇西郡王
 新兴郡王德良叔良弟 晋(坐罪/诛)
 长乐郡王幼良德良弟后坐罪赐死 …… (第 20b 页)
  右高祖子孙王者
常山悯王承乾太宗长子武德三年封常山王太宗即
位立为太子后坐谋逆废为庶人徙黔州死
楚王宽武德三年出后楚哀王蚤薨贞观初追封
吴王恪贞观二年封永徽中长孙无忌谮杀之子仁贬
为郁林县男 中宗
反正改王成纪以预诛武三思死 …… (第 24b 页)
 徽泰次子封新安郡王
齐王祐武德八年封后坐反废为庶人赐死
蜀悼王愔贞观五年封永徽时以吴王恪母弟得罪废
徙俄复封涪陵子璠嗣 褕
蒋王恽贞观五年封子炜嗣为武氏所害 绍宗 钦


越王贞贞观五年封 中宗
废贞起兵讨武氏不克死子
冲与贞同死开元初追复爵王 琳
纪王慎贞观五年封武后时谪死 證 行同
 东平王 …… (第 25b 页)
  右太宗子孙王者
燕王忠高宗长子贞观二十年封帝即位立为太子后
立武后子宏乃降封王寻为许敬宗所诬赐死
泽王上金永徽初封后为武氏所杀子义询(神龙/初嗣)
许王素节永徽初封后为武氏所杀子瓘(神龙/初嗣)
孝敬皇帝宏永徽六年封代王显庆元年立为皇太子
后为武后所鸩追谥帝
章怀太子贤始王潞后立为太子以忤武后废死 守

礼 承宏
 乐安王光顺 犍为王守义(并贤/子)
  右高宗子
懿德太子重润 中宗
长子永淳时立为皇太孙 (第 26b 页)
中宗

位废后封邵王为武氏所杀神龙初追赠
谯王重福高宗时封神龙初为韦后所谮废徙睿宗立
召还至东都谋作乱不 (第 26b 页)
克死
节悯太子重俊圣历三年封义兴王 中宗
复位立为皇 (第 26b 页)
太子后与李多祚等杀武三思兵败死睿宗立追谥子
宗晖封湖阳郡王
  右 中宗

让皇帝宪睿宗子文明元年立为皇太子后改王寿又
改王宋元宗即位徙王宁薨追谥帝子琎封汝阳王
 庄宪子封 (第 27a 页)
  右昭宗子
唐制亲王封户八百增至千公主三百长公主只六百
高宗时沛英豫三王太平公主武后所生户始踰制垂
拱中太平至千二百户圣历初相王太平皆三千寿春
等五王各三百神龙初相王太平至五千卫王三千温

王二千寿春等主皆七百嗣雍衡阳临淄巴陵中山王
五百安乐公主二千长宁千五百宣城宜城宣安各千
相王女为县主各三百相王增至七千安乐三千长宁
二千五百宜城以下二千相王太平长宁安乐以七丁
为限虽水旱不蠲以国租庸满之 中宗
遗诏雍寿春王
进为亲王户千开元后天子敦睦兄弟故宁王户至五
千五百岐薛五千申王以外家微户四千邠王千八百 (第 12b 页)
帝妹户千 中宗
诸女亦如之通以三丁为限及皇子封 (第 12b 页)
毕十五度 长安二年九月乙丑朔
几既在角初度 二年三月壬戌朔在奎十度占曰君
不安 九月庚寅朔在亢七度 中宗
神龙三年六月丁卯朔在东井二十八度京师分
也 景龙元年十二月乙丑朔在南斗二十一度斗为
丞相位
元宗先天 (第 14b 页)

后曰朕为卿禳之以献甫为水衡都尉水生金又去太
史之位卿无忧矣是秋献甫卒 四年荧惑入月镇星
犯天关 中宗
神龙元年三月癸巳荧惑犯天田占曰旱七月辛
巳掩氐西南星占贼臣在内 二年闰正月丁卯月掩 (第 5b 页)
星入北斗魁中乙巳流星烛地有光
使星也
武后延载元年六月幽州都督孙佺讨奚契丹出师之
夕有大星陨于营中 中宗
神龙三年三月丙辰有流星声如颓墙光烛天地
 景龙二年二月癸未有大星陨于西南声如雷野雉
皆雊 景云元年八 (第 20b 页)
漂千馀家溺死四百馀人 长安三年六月宁州
大雨水漂二千馀家溺死千馀人 四年八月瀛州水
溢坏民居数千家  中宗
神龙元年四月雍州同官县
大雨水漂没居民五百馀家六月河北州十七大水七
月甲辰洛水溢坏民居二千馀家 二年 (第 18a 页)
井中常有吁嗟声 长安初醴泉坊太平公主第井
水溢流又并州文水县猷水竭武氏井溢 长安中晋
州祠水赤如血  中宗
神龙二年二月壬子洛阳城东
七里地色如水树木车马历历见影渐移至都月馀乃
灭长安街中往往见水影昔苻坚之将 (第 14b 页)
 王莽地皇三年二月霸桥灾数千人以水沃救不灭
后汉光武建武六年十二月雒阳市火 二十四年正
月戊子雷雨霹雳火灾高庙北门 明帝永平元年六
月己亥桂阳火飞来烧城寺 章帝建初元年十二月
北宫火烧寿安殿延及右掖门 元和三年六月丙午
雷雨火烧北宫朱爵西阙 和帝永元八年十二月丁
巳南宫宣室殿火时帝幸北宫窦太后在南宫明年窦

太后崩 十三年八月己亥北宫盛馔门閤火时和帝
幸邓贵人阴氏以罪废死立邓贵人为皇后 十五年
六月辛酉汉中城固南城门灾此 孝和皇帝
将绝世之
象也其后二年帝崩殇帝及平原王皆早夭和帝世绝
 安帝永初元年十二月河南郡县火烧杀百五人
二年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