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經解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載記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醫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續道藏
 听外叙
唐制凡医术不过尚药奉御阴阳卜筮图书工巧造食
音声及天文不过本色局署令鸿胪译语不过典客署
中宗
神龙元年太白山人郑普思以方术除秘书监其
年又除方术人叶静能为国子祭酒
元宗开元七年敕出身非伎术而以能 (第 42a 页)
  异绩美行无由察录而贪贼素害幸免按举者即
  以无过著于官簿贤否混乱功罪同区未之有改
  也岂非激扬之阙政乎 中宗
神龙中御史中丞卢怀慎上疏曰臣闻孔子曰为
邦百年可以胜残去杀又曰苟有用我者期月已可三 (第 32a 页)

中宗
神龙二年敕学生在学各以长幼为序初入学皆
行束脩之礼礼于师国子太学各绢三疋四门学绢二
疋俊士及律书算学 (第 18b 页)
客纪处纳等骄恣跋扈请收劾)
(之旧制大臣有被御史弹者皆俯偻趋出待罪朝堂今/楚客等瞋目作色称以忠鲠被诬 中宗
令琬与楚客约) (第 25b 页)
侍郎永徽三年以皇太子讳忠改为内舍人太子逊位
而官复旧或谓之太子中书舍人 (孝和
实录曰王友/真太子中书舍人)
舍人秦官也汉因之比郎中选良家子孙(晁错郑当时/并为太子舍)
(人/)(第 13b 页)
置大行台)复有行军大总管者
盖有征伐则置于所征之道以督军事武德以来亦有
元帅之号太宗为秦王加西讨元帅 中宗
为周王为洮
河道元帅睿宗为相王为并州道行军元帅(安禄山反/后天宝十)
(五载哥舒翰为诸道兵马元帅其后 (第 9b 页)
兆同唐武
德四年置洛州都督贞观十七年改为刺史显庆二年
置东郡改刺史为长史而洛州本置牧一人以亲王为
中宗
为周王时及卫王重俊实居其任多以长史理
人至开元元年改洛州为河南府改长史为尹其牧尹
之制一如京兆(诸曹 (第 3a 页)
太后
御明堂受朝贺布政于明堂复御明堂享群臣(天授二/年革命)
(以武氏祖宗配享明/堂唐三帝亦同配) 中宗
神龙元年九月亲享明堂合祭天地以高宗配季
秋大享复就圜丘行事 (第 2a 页)
  各诏有司其山川在诸侯者以时祠之孝武皇帝
  修封禅之礼巡省五岳立宫其下宫曰集灵宫殿
  曰存仙殿门曰望仙门 中宗
之世使者持节岁一
  祷而三祠后不承前至于亡新寖用邱墟建武之
  元事居其中礼从其省但使二千石岁时往 (第 14a 页)

 玉牒词曰有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天
 启李氏运兴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极高宗升中六
 合殷盛 中宗
绍复继体不定上帝眷祐锡臣忠武底
 绥内艰推戴圣父恭承大宝十有三年敬若天意四
 海晏然封祀岱岳谢成于天 (第 28a 页)
  太祖(后/稷)
     文(世/室)   穆   穆   穆
 
  七者其正法数可常数者宗不在此数 中宗
变也
  苟有功德则宗之不可预为设数故殷有三宗周 (第 17a 页)
  观德者吉凶善恶皆以是观之云耳
代宗崩礼仪使颜真卿议太祖高祖太宗皆不毁而世
祖元皇帝当迁于是迁元皇帝而祔代宗
德宗建中元年三月礼仪使上言东都太庙阙木主请
造以祔初武后于东都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至中宗
以后两京太庙四时并飨至德宗乱后木主多亡阙未
祔于是议者纷然而大旨有三其一曰必存其庙遍立
群主时享之其二曰建庙立主存而不祭若皇舆时巡

则就飨焉其三曰存其庙瘗其主驾或东幸则饰斋车
奉京师群庙之主以往议皆不决而罢贞元十五年四
月膳部郎中归崇敬上疏曰东都太庙不合置木主谨
按典礼虞主用桑练主用栗重作栗主则埋桑主所以
神无二主犹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东都太庙是则天
皇后所建以置武氏木主 中宗
去其主而存其庙盖将
以备行幸迁都之制也且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其后迁
都一十三度不可每都别立神主也议者或云 …… (第 14b 页)
 宣宗竟以太微神主祔东都庙焉
德宗崩礼仪使杜黄裳议高宗在三昭三穆外当迁于
是迁高宗而祔德宗盖以中睿为昭穆矣
顺宗崩当迁 中宗
而有司疑之以为则天革 (第 15b 页)
中宗
(第 15b 页)
兴之主也博士王泾史官蒋武皆以为 中宗
得失在己
非汉光武晋元帝之比不得为中兴不迁之君由是迁
中宗而祔顺宗
文宗开成五年礼仪使奏谨按天子七庙 …… (第 16a 页)
 惠怀二主兄弟同位异坐尚书盘庚有商及王史记
 云阳甲至小乙兄弟四人相承故不称嗣子而曰及
 王明不继兄之统也 唐中宗
睿宗皆处昭位恭宗文
 宗武宗昭穆同为一世伏请僖祖室止称庙号后曰
 祖妣顺祖室曰高祖后曰高祖妣翼祖室曰 (第 26a 页)
  三年已亲飨宗庙矣未知何事致此不同
高宗四(永徽三年正月十八日九乾封元年四月八日/ 总章元年十二月十 日 仪凤二年正月)
  (十四日/) 中宗
(神龙元年十一月六日/)
睿宗一(景云三年正月一日/)
元宗七(先天元年十月四日/十七年十一月四日 …… (第 25b 页)
尧皇帝皇祖高宗天皇大/帝座皆北厢南面皇七代祖懿祖光皇帝皇五代祖元)
(皇帝皇曾祖太宗文武圣皇帝皇伯考 中宗孝和皇帝/
皇考睿宗大圣真皇帝座于南厢北向每座皆设黼扆)
(莞席纷纯藻席画纯/次席黼纯左右几)
   省牲器
省 …… (第 30a 页)
祖以下如献祖仪)讫引太庙令以下次奉出懿祖
次奉出太祖次奉出代祖次奉出高祖次奉出太宗次
奉出高宗次奉出 中宗
次奉出睿宗神主置于座如献
祖之仪(皇祖妣以下神主皆宫/闱令奉出俱并而处右)讫引太庙令以下降还
本位( …… (第 32a 页)
(祫禘少退/摄事同)
向再拜讫太常卿引皇帝次祼懿祖次祼太祖次祼代
祖次祼高祖次祼太宗次祼高宗次祼 中宗
次祼睿宗
并如上仪讫豋歌止太常卿引皇帝乐作皇帝降自阼
阶还版位西向立乐止初群官拜讫祝史各奉毛血及
肝 …… (第 34b 页)
后武氏讫次太常卿引皇帝
诣中宗樽彝所如上仪酌醴齐文和之舞作祝文曰孝
侄开元神武皇帝臣讳敢昭告于皇伯考 中宗孝和皇
和思皇后赵氏讫次太常卿引皇帝诣睿宗樽彝所 …… (第 38a 页)
北向跪奠爵少西讫兴谒者引太尉出户北
向再拜讫谒者引太尉次献太祖次献代祖次献高祖
次献太宗次献高宗次献 中宗
次献睿宗并如上仪讫
谒者引太尉诣东序西向立诸太祝各以爵酌罍福酒
合置一爵一太祝持爵进太尉之左北向立太 (第 40a 页)
礼国子司业郭山等议云皇朝旧
礼圜丘分祭天地唯有皇帝亲拜更无皇后助祭之文
及时享并禘祫亦无助祭之事今据 中宗
之代国子祭
酒等举禘祫之文称是皇朝旧礼又明太宗高宗之朝 (第 3b 页)
(礼无许敬宗褚遂/良高季辅刘仁轨) 中宗
庙八人 侍中谯国公桓彦范侍中平阳悯王敬
晖中书令汉南郡王张柬之赠太尉博陆文献王崔元
炜中书令南郡王袁 …… (第 5b 页)
  祫禘以功臣配享仪
诸座各设版于座首(其版文各具/题官爵姓名)每座各设壶樽二于

左北向元酒在西加勺羃置爵于樽下设洗于终献罍
洗东南北向太庙令与良酝令以齐实樽如常堂上设
馔讫太官令帅进馔者出奉馔入祝迎引于座左各设
于座前太官令以下出祝还樽所初亚献将军赞引引
献官诣罍洗盥手洗爵诣酒樽所执樽者举羃献官酌
酒诸助奠者皆酌酒讫赞引引献官进诣首座前东面
奠爵赞引引还夲位于献官进奠诸助奠者各进奠于
座还樽所于堂上彻豆祝进首座前彻豆还樽所

 顺宗既葬议祧迁 中宗
庙有司疑曰五王有安社稷
 功若迁 (第 7b 页)
中宗
则配享永绝判集贤院事蒋乂曰禘祫
 功臣乃合食太庙 (第 7b 页)
中宗
庙虽毁而禘祫并陈太庙此
 则五王配食与初一也由是迁庙遂定
后唐明宗长兴二年诏故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故幽州 (第 7b 页)
 二千所分配共住过事却收敕旨宜依
四年诏所司于外廊置食一顿
十三年十月尚书左仆射房元龄奏天下太平万机事
简请三日一临朝许之
二十三年九月太尉长孙无忌等奏请视朝坐日上报
曰朕登大位日夕孜孜犹恐拥滞众务自今已后每日
常坐又令百官寮朔望日服裤褶以朝
高宗永徽二年八月下诏来月一日太极殿受朝此后

每五日一度太极殿视事朔望朝即永为常式京官文
武五品依旧五日一参
显庆二年太尉长孙无忌等奏以天下无虞请隔日视
事许之 中宗
神龙元年初令文武官五品以上每朔望参日升
殿食四月上以时属炎暑制令每隔日不坐右拾遗靳
恒上疏諌曰臣闻昔 (第 30b 页)
  糊其上后又觉见不安到仁宗时方以漆纱为之
高宗给五品以上随身银鱼袋以防召命之诈出内必
合之三品以金饰袋垂拱中都督刺史始赐鱼天授二
年改佩鱼皆为龟其后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四品以

银五品以铜龟袋始于魏唐改鱼袋至武后改鱼为龟 中宗
初罢龟袋复给以鱼郡王嗣王亦服金鱼袋景龙
中令特进佩鱼散官佩鱼自此始也然员外试检校官
犹不佩鱼景云中诏 (第 39a 页)
 葬之义使神有知无所不通若其无知合亦何益山
 川精气上为列星葬得其所则神安而后嗣昌失其
 宜则神危而后嗣损愿割私爱使社稷久长 中宗

 纳 (第 27b 页)
中宗
崩葬定陵在京兆府富平县界(六月二日崩十/一月己酉葬)
睿宗崩葬桥陵在京兆府奉天县界(五月十二日崩/十 (第 27b 页)
出入二舞及皇太子王公群后国老若皇后之妾御皇
太子之宫臣出入门则奏之皆以太蔟为商九曰昭
皇帝
皇太子以举酒十曰休 (第 27a 页)
和皇帝
以饭以肃拜三老
皇太子亦以饭皆以其月之律均十一曰正 (第 27a 页)
和皇
后受
册以行十二曰承 (第 27a 页)
和皇太子
在其宫有会以行若驾出
则撞黄钟奏太和出太极门而奏采茨至于嘉德门而
止其还也亦然至开元中又造三和曰祴和 (第 27a 页)
 之舞许敬宗议同及太宗祔庙遂停光大之舞唯奏

 崇德之舞乐章阙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室酌献奏钧天之舞 中宗孝和
大圣大昭孝皇帝室酌献奏太和之舞
睿宗元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室酌献奏景云之舞
十四年六月日颜师古许敬宗已定 …… (第 34b 页)
  右七曲高宗朝所作也
立部伎八曲(太常选坐部伎无性识者退入立部伎又/选立部伎无性识者退入雅乐部则雅声)

(可/知) 一安舞 二太平乐(安舞太平并/周隋遗音) 三破阵乐
四庆善乐 五大定乐 六上元乐 七圣寿乐 八
光圣乐
坐部伎六曲 一燕乐 二长寿乐 三天授乐 四
鸟歌万岁乐(武后时有鸟/能人言万岁) 五龙池乐(明皇为平王时/赐第隆庆坊之)
(南地忽变为池 中宗
游池厌/其祥明皇即位乃作龙池乐) 六小破阵乐
夜半乐(明皇自路州还京师举兵夜半/诛韦后故作夜半乐还京 (第 3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