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職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法制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谭瑄撰瑄字子羽嘉兴人康熙乙酉举人官至给
  事中
  疑狱笺四卷
  陈芳生撰芳生见史类
  芳生自序曰晋 和鲁公凝
著疑狱集二卷其子宋 (第 24a 页)
不见人者也)
称车驾不可踰太行(行户刚翻泽州/当太行之道)帝议近臣可使北
行者张延朗与翰林学士须昌 和凝
(须昌即九域志/郓州所治之须)
(城县盖后唐避李国昌讳改须昌为须城/而欧史与通鉴则仍旧县名而不改也 (第 16b 页)
明所济胡梁渡也在滑州北岸澶州界薛史天/福六年诏以胡梁渡月城为大通军浮桥为大通桥)
以翰林学士礼部侍郎 和凝
(第 9a 页)
端明殿学士凝
署其门
不通宾客前耀州团练推官襄邑张谊(襄邑县属宋州/九域志在大梁) (第 9a 页)
以彰人君之大度也帝意乃解命 端明殿学士和凝

知远第谕旨知远惶恐起受命(君降心以抚其臣则臣/亦自悔驯服勋旧彊悍)
(之气不/容不尔) 灵州戍将 …… (第 4b 页)
居嫡长则当为太子辞/之非所以系臣民之望也)
月乙丑唐主许之诏中外致笺如太子礼 丁卯以翰
林学士承旨 户部侍郎和凝
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己巳邺都留守刘知远入朝(是年二月刘知远/代安彦威镇魏州) 辛未
李崧奏诸州仓粮于 …… (第 23b 页)
 闽主曦即皇帝位王延政自称
兵马元帅闽同平章事李敏卒(书闽同平章事/以别他国之相) 帝之
发大梁也 和凝
请曰车驾已行安从进若反何以备之 (第 37a 页)
 后晋纪六(起旃蒙大荒落八月尽/柔兆敦牂凡一年有奇)
  齐王下
开运二年八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丙寅右仆射兼中
书侍郎同平章事 和凝
罢守本官加枢密使户部尚书
冯玉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事无大小悉以委之帝自阳 (第 1a 页)
许王威信节度使遂凝为安远节度使淑妃以
从益幼辞不赴镇复归于洛契丹主以张砺为右仆射
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左仆射和凝
兼中书侍郎同平
章事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刘煦以目疾辞位罢
为太保 东方群盗大起陷宋亳密三州契丹主谓 (第 22b 页)
 后汉纪二(起疆圉恊洽五月尽著/雍涒滩二月不满一年)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中
天福十二年五月乙酉朔永康王乌云召延寿及张砺 和凝
李崧冯道于所馆饮酒(所馆者乌云/所馆之地)乌云妻素以
兄事延寿乌云从容谓延寿曰(从千/容翻)妹自上国 …… (第 1a 页)
服御物(被皮义翻/乘绳證翻)曰兹事汉人以为不可吾国
无忌也又以宰相员不足乃牒冯道判弘文馆李崧判
史馆 和凝
判集贤刘煦判中书其僣妄如此(宰相分判/须降制敕)
(满达勒以牒行/之史言其僣妄)然契丹或犯法无所容贷 …… (第 15a 页)
相戒约以次日食时閒/佛寺钟声而俱发耳)辛巳契丹主乌云遣骑至恒州
召前威胜节度使兼中书令冯道枢密使李崧 左仆射
和凝
等会葬契丹主德光于木叶山道等未行食时钟
声发汉兵夺契丹守门者兵击契丹杀十馀人因突入 …… (第 16a 页)
济请冯道李崧 和凝
至战所慰勉士卒士卒见道等至
争自奋(微李榖之谋/汉兵殆矣)会日暮有村民数千噪于城外欲
夺契丹宝货妇女 …… (第 17a 页)

和凝
久为相家富(晋高祖入洛即以李崧为/相天福五年 (第 18a 页)
和凝
为相)遣军士围
其第求赏给崧凝各以家财与之又欲杀崧凝以灭口
李榖往见再荣责之曰国亡主辱公辈握兵不救今 …… (第 18a 页)
之次者二苏旧相贞固则新相也)戊寅诏幸澶魏劳
(澶时连翻/劳力到翻)以皇子承训为东京留守 冯道李崧
自镇州还(白再荣等既逐契丹冯道等乃/得免而还还从宣翻又如字)己卯以崧
(第 22b 页)
太子太傅凝
为太子太保 庚辰帝发大梁 晋昌 (第 22b 页)
 唐孝女丑娘墓 咸淳临安志在孝女南乡(传详/列女)
 吴越国文穆王墓 吴越备史王讳元瓘谥文穆葬
  龙山之南原(传详武功 和凝
文穆王神道碑云起/龙骧化为侯王鸿骞凤翥鹗立鹰扬)
  (凛然勍气绰尔雄铓大名之后五世其昌武肃开/基奄 (第 2b 页)
  和㠓字显仁开封人太平兴国进士雍熙初知崇仁县

先是㠓 父凝
尝取古今史传听讼断狱辨雪冤枉等
事著为疑狱集㠓因增益事类分为三卷表上之擢
太子中允(宋史)

  张 (第 7a 页)
  张巡许远庙在武宁县武楼源一名朝天庙

  驾山庙在奉新法城乡祀唐隐士邹垣

  厚郭庙在丰城正信乡祀 唐义士
傅祁宋张自明记
威显庙在丰城杨子洲祀唐淮南杨渥部将李承鼐天
祐三年从秦裴攻钟匡时屡立战功后败死葬杨子 …… (第 20b 页)
  忠孝义烈祠在永新治东祀唐忠臣贺泰宋左誉彭震
龙张履翁萧焘夫元贺仲英姚正叔唐孝子张志元
汤德明明左兴儿 五代义士
刘景洪元 (第 44a 页)
义士
刘□刘
琚凡十三人

  鄱阳侯祠在永新城北隅祀南唐南平将军尹濯
贞节祠在永新儒学旧址左祀南唐节妇段 (第 44a 页)
异者泽州刺史刘遂凝鄩之子也潜自通于石
敬瑭表称车驾不可踰太行帝议近臣可使北行者张
延朗与翰林学士须昌 和凝
等皆曰赵延寿父德钧以
卢龙兵来赴难宜遣延寿会之庚戌遣枢密使忠武节
度使随驾诸军都部 (第 125a 页)
其无和意乃止及契丹主
入大梁谓李崧等曰向使晋使再来则南北不战矣
 秋八月丙寅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和凝

守本官加枢密使户部尚书冯玉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事无大小悉以委之帝自阳城之捷谓天下无虞骄侈 …… (第 25b 页)
度使以下拜于阶下李崧以敌意不同
事理难测固请赵延寿未行此礼乃止  五月乙酉
朔永康王鄂约召延寿及张砺 和凝
李崧冯道于所馆
饮酒鄂约妻素以兄事延寿鄂约从容谓延寿曰妺自
上国来宁欲见之乎延寿欣然与之俱入良久鄂约 (第 59a 页)
 已发三道兵救之河阳天下津要车驾宜留此镇抚
 南北且遣近臣往督战苟不能解围进亦未晚张延
 朗曰文纪言是也唐主议近臣可使北行者延朗与
  翰林学士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
等皆曰赵延寿父德钧以
 卢龙兵来赴难宜遣延寿会之乃遣延寿将兵二万
 如潞州唐主至怀州问策于群臣吏部侍 …… (第 38a 页)
 挥使曰奉进(云州/人)屯白马津都军使杨光远屯滑州
 护圣都指挥使杜重威(朔州/人)屯卫州延光遣冯晖孙
 锐将步骑二万抵黎阳口
晋以 和凝
为端明殿学士张谊(襄邑/人)为左拾遗 …… (第 48a 页)
 昔在晋阳兵不过五千为唐兵十馀万所攻危于朝
 露非知远心如金石岂能成大业奈何以小过弃之
 窃恐此语外闻非所以彰人君之大度也晋主意乃
 解命 和凝
诣知远第谕旨知远惶恐起拜受
夏四月晋废枢密院
 梁以来军国大政天子多与崇政枢密使议之宰相 …… (第 59a 页)
 麾下达靼契苾亦不附安重荣重荣势大沮
闽王曦称帝
十一月晋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举兵反
 晋主之发大梁也 和凝
请曰车驾已行安从进必反
 请密留空名宣敕十数通付留守郑王重贵闻变则
 书诸将名遣击之从之十一月从进举 (第 70a 页)
 翰自来仍割镇定两道隶我则可和晋以辽主语忿

 谓其无和意乃止
秋八月甲子朔日食
晋加冯玉同平章事
  和凝
罢加枢密使冯玉同平章事事无大小悉以委
 之(晋主自阳城之捷谓天下无虞骄侈益甚多造器/玩广宫室作织锦楼 …… (第 31a 页)
 唐王淑妃与郇公从益居洛阳赵延寿夫人明宗女
 也淑妃诣大梁会礼辽主见而拜之曰吾嫂也以从
 益为许王复归于洛
辽以张砺 和凝
同平章事
群盗陷宋亳密州
 东方群盗大起陷宋亳密三州辽主谓左右曰我不
 知中国之人难制如此亟遣泰宁安 (第 51b 页)
  元年拨赐田三百四十亩明正德间重修有碑记

 醴泉寺 在县南十六里即龙血禅师卓锡处唐开
  元中建元中统三年更名开化(县/志)有浮屠 唐和凝
  
有诗(马/志)
 天宁寺 在县治东四里唐乾符中建明万历年修
  (县/志)
 池南寺 在县西二十五里 (第 17a 页)
 全忠怒贬濮州司马荣懿尉天祐初挈族依王审知

 而卒香奁集沈括笔谈以为 和凝
所作凝既贵恶其
 侧艳故诡称偓著或谓括之言妄许彦周诗话高秀
 实言元微之诗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 (第 85a 页)
 (道兵救之河阳天下津要车驾宜留此镇抚南北且/遣近臣往督战苟不能解围进亦未晚张延朗曰文)

 (纪言是也唐主议近臣可使北行者延朗与 翰林学/士和凝
等皆曰赵延寿父德钧以卢龙兵来赴难宜)
 (遣延寿会之乃遣延寿将兵二万如潞州唐主至怀/州以晋安为忧问策 (第 73b 页)
 (王邦三年滑州注见隋恭帝皇泰二年卫州注见秦/王政六年朝歌乐平长公主乐平县名注见宋文帝)
 (元嘉十三年长公主注见唐太宗贞观六年/黎阳口即黎阳津之口注见汉王邦三年)
晋以 和凝
为端明殿学士张谊为左拾遗
 (凝署其门不通宾客耀州推官张谊致书于凝以为/切近之职为天子耳目宜知四方利 …… (第 5a 页)
 (客虽安身为便如负国何凝奇之荐于桑维翰除左/拾遗谊上言北狄有援立之功宜外敦信好内谨备)
 (边不可自逸以启戎心晋主深然之胡氏曰攻已阙/而知其贤 和凝
有过人之度触时忌而纳其说晋主)
 (有预防之忧善矣凝知谊贤而亟荐之非徒知之而/已晋祖纳谊说而未能有行 …… (第 5a 页)
 (行而不相悖邪谊献此言必/有其策惜乎高祖之不问也)质实(耀州注见梁主瑱/贞明二年张谊襄)
 (邑人 和凝
郓/州须昌人)
晋云州围解以吴峦为武宁节度副使
 (契丹攻云州半岁不能下吴峦遣使间道奉表求救/晋主以 …… (第 5b 页)
 (制命可落军权令归私第莹拜请曰陛下昔在晋阳/兵不过五千为唐兵十馀万所攻危于朝露非知远)
 (心如金石岂能成大业奈何以小过弃之窃恐此语/外闻非所以彰人君之大度也晋主意乃解命 和凝)
 (
诣知远第谕旨知/远惶恐起受命)
晋灵州戌将王彦忠叛
 (彦忠据怀远城叛晋主遣供奉官齐延祚往招谕之/彦 …… (第 21a 页)
 (下注见汉王邦三年达靼北狄种/名注见梁武帝大同十一年突厥)
闽王曦称帝
十一月晋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举兵反
 (晋主之发大梁也 和凝
请曰车驾已行安从进必反/请密留空名宣敕十数通付留守郑王重贵闻变则)
 (书诸将名遣击之从之十一月从进 …… (第 36a 页)
 (止布阵自午至未力战百馀合相杀伤甚众遇焉毙/步战其仆杜知敏以所乘马授之战稍解顾知敏已)
 (为契丹所擒遇曰知敏 义士
不可弃也与彦超跃马/入陈取知敏而还俄而契丹继出新兵来战二将曰)
 (吾属势不可走以死报国耳日且暮安阳 …… (第 65b 页)
 (唐继有之宋以信州𨽻江南东路元改置信州/路𨽻浙江行省本朝初改为广信府𨽻江西道)

楚王希范杀其弟希杲○八月朔日食○晋加冯玉同
平章事
  (和凝
罢加枢密使冯玉同平章事事无大小悉以委/之晋主自阳城之捷谓天下无虞骄侈益甚多造器)
 (玩广宫室作织锦 (第 74a 页)
 (国/也)质实(一统志云郇后周之县名属汾阴郡隋改属/蒲州唐初属河中府后省入猗氏县故址在)

 (平阳府城西南/四百五十里)
契丹以张砺 和凝
同平章事
群盗陷宋毫密州
 (东方群盗大起陷宋亳密三州契丹主谓左右曰我/不知中国之人难制如此亟遣泰宁 …… (第 11a 页)
 (道曰我书生也宜择诸将为留后时李荣功最多而/白再荣位在上乃以再荣权知留后具以状闻且请)
 (援兵汉主遣飞龙使李彦从将兵赴之再荣贪昧猜/忌遣军士围李崧 和凝
第求赏给崧凝与之又欲杀)
 (二人以灭口李榖责之曰国亡主辱公辈握兵不救/今仅能逐一虏将镇民死者近三千 (第 22b 页)
青树一株植其上以识遇寒食则密祭之(考异西僧发/陵之年月陶)
(宗仪辍耕录载罗有开 唐义士
传作戊寅十二月十二/日张孟兼撰唐珏传亦云至元戊寅故陈桱通鉴续编)
(薛应旂王宗沐宋元通鉴并系其事于戊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