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書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經解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載記類
器用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法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太清部
正一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山飞蛭)
(四翼又姓又质韵)(兄弟之女古之贵者嫁女必以娣侄从又后世谓兄弟之子亦曰侄唐书狄仁杰谏) (武后
曰姑侄与母子孰亲又蠪侄兽名食人出凫丽山见山海经又质韵)(老也年七十八十者曰耋通作) (第 12a 页)
小也法也像也)(集韵刀室或作鞘)
照三照(广韵之少切集韵之笑切合声至要切笑韵○说文明也集韵或作炤昭 唐武后
作照)(第 11b 页)
   麎(牝麋)(两楹间又音真)(草名)(重唇)臣□(伏也男子贱称春秋说曰正气为帝间气)
(为臣孝经说曰臣者坚也 唐武后
作□)(地名)(姓也)(童男女也)𦁄(致也)(草多皃)
(兽五岁为慎郑众说)(小阜)( …… (第 6b 页)
突鲁有雍人高宋有厨人仆郑有大夫子人九国语吴有)
(行人仪孔子弟子左人郢汉司空掾人婴后汉司徒闻人袭古作 唐武后
作□)(说文仁人也古文奇)
(字象形引孔子曰人在下故诘屈)(合缕也)(禾欲结者)(草名)( …… (第 8a 页)
仪)
(也民者影也仪正则影正君者盘也民者水也盘圆则水圆又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古作)
(草 唐武后
作二十)(军旅也周礼夏官司马曰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
(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 (第 12a 页)
(鱼名)(弓弦声)(硱磳石猊)审二生(所庚切生长也易曰)
(天地之大德曰生又姓出姓苑十九)(古文) (唐武后
作)(乐器也礼记女娲造笙簧释名曰笙生也)
(象物贯地而生也又簟也吴都赋曰桃笙象簟也)(牺也)猩 …… (第 20b 页)
阳太守羊续娶济北星重女二十五)(上同出说文)(古文)(亦古)
(文石也释名散也言列位布散也今增) (唐武后
作星字)(豕息肉又先定切)(大膏臭也)
(稀)鯹鯹(说文鱼臭)(酒醒又息挺先定二切)鉎鉎(铁鉎 (第 31a 页)
(也通作瑁)精一载(作代切年也事)
(也则也乘也始也盟辞也又姓风俗通云姬姓之后又材代切十四)(上同 唐武后
作)(重也两也)
(事也出字林)(博雅浆也)(说文曰设饪也)(染䵧)(说文雷震洅洅也)栽( (第 64a 页)
也君也亦姓左传宋上卿正考父之后魏志有永昌太守正帛又汉复姓汉有郎中正令)
(官又之盈切)㱏疋(并古文) (唐武后
作)(谏证)(鸡也又之盈切)(竹名)
(耑视)(女字)审三圣(式正切生也通也声也风俗通云圣 (第 10a 页)
者声也言闻声知情故曰圣三)(古文) (唐武后
作)禅三盛(承正切多也长也又姓后汉西羌传有北海太宁盛苞其先姓奭避元帝讳刺)
(姓盛又音成七)墭㼩(塸 …… (第 10a 页)
(也十) (唐武后
作)烝蒸(热也又音蒸)承氶(承乡汉侯国名)(姓也)(黄色)(痴也一曰)
(臖脀肿也)(倰僜行无 …… (第 13a 页)
曰兽)(太守)(自首前罪)收敊(穫多)(趁鸟声)禅三授(承咒)
(切付也又姓出何氏姓苑也十六字) (唐武后
作)(荅也又市州切)(口受)寿(寿考)𠷎(古文)
(卖物出手)(䌽衣貌)(祈久年也)酬( (第 18a 页)
(庙主)日三日(人质切说文曰实也太阳精不亏也从一象通论天无二日)
(故于文一为日也十七)(古文) (唐武后
作)(驿传)(同上)(到也)(说文近也)(女人)
(近身衣又日日所著衣又女乙切从衣从日)㠴( (第 9a 页)
也从囗或声徐曰囗其疆境也又小曰邦大曰国又邦国通称也又姓太公之后齐有国氏)
(世为上卿八字)(古文) (唐武后
作)(虫名虾蟆)(曲膝也)(割耳也)(口声)(古文)
(国字)溪一刻(苦得切刻镂也又剥也一曰痛 (第 38a 页)
 复不少不惟象占一端而已即以义理论举其大者

 如程传于乾引舜事来说朱子以为犯手失易洁净
 精微之意传于坤之六五并举女娲 武后
以为大凶
 朱子以为硬入说得絮了傅于遁彖谓小利贞为君
 子小贞其道又专以乾坤言变卦而朱子皆直谓其
  (第 3b 页)
所也至是郓溃客寄乾侯非其所矣岁首必书/公之所在者盖以存君不与季氏之专国也而罪臣子)
(讥诸侯之意具矣 唐武后
废迁中宗革命自立史臣列/于本纪欲著其罪而君子以为非春秋之法其言曰天)
(下者唐之天下中宗受之于其父 (第 81a 页)
武后
安得绝先君之/世复系嗣君之年黜武氏之号自以为窃取春秋之义)
(信/矣)夏六月庚辰晋侯去疾卒(顷公名去 (第 81a 页)
 (周初时荆州牧则蔡叔其后则申侯豫州牧则管叔其后则虢公周公君陈毕公迭居东郊宣王中兴只)
 (理会牧伯而已故韩侯在韩召虎在淮申伯在荆方叔在齐汉诸侯王自景 武后
若寄君然已不足言至)
 (唐藩镇则是举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之事而付之世袭之人其弊有不可胜言者矣) (第 86b 页)
 (父存没俱改齐衰三年政和礼书仪家礼明集礼并/同明会典改斩衰三年今律文同愚按唐上元元年)

  (武后
请父在服母三年诏依行焉开元五年右补阙/卢履冰上言礼父在为母一周除灵三年心丧请仍)
 (旧章于是下制令 …… (第 10a 页)
 (地右阴而降顺阴阳升降之义而示有别也知地之/不同于天则知母之不同于父矣知阴之必屈于阳)

 (则知父在不得伸私尊于母矣自 唐武后
始创父在/为母三年之说而百王之典礼以一悍妻暴母易之)
 (迄千百年而莫之能正何后世之信周公孔子不如 (第 10b 页)
 者仅能巽顺以柔之尔曰小畜亨者小有所止而有
 所亨也亨谓乾公孙弘能止武帝西南夷之役而不
 能止其匈奴之师李绩能守黎阳之节而不能守立
  武后
之问此小畜之臣也法孝直若在必能止伐吴
 之举魏徵若在必能止征辽之行此大畜之臣也人
 臣非有大畜如山之 …… (第 11b 页)
 刚而昵于妻之爱其始相昵其终必受制盖身之不
 正则不能正其家也非家罪也汉成帝嬖赵后而制
 于赵后始于腐柱之僭唐高宗嬖 武后
而制于 (第 15b 页)
武后
 
始于聚麀之污岂惟夫妇君臣亦然二世之于赵高
 明皇之于禄山是已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 (第 15b 页)
 解已见乾之上九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

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
慎密而不出也
 此节初九之爻辞也仲尼释之以谓处世事者戒漏
 言唐高宗告 武后
以上官仪教我以废汝此君不密
 而失臣也陈蕃乞宣臣章以示宦者此臣不密而失
 身也失臣失身可悼也几事不密 …… (第 32b 页)
 变而通之所以鼓之舞之也冗居病而得栋宇孰不
 鼓舞于栋宇车马阻而逢舟楫孰不鼓舞于舟楫何
 则困于所穷必快于所变也变而通之 则天
下之利
 皆可得而尽鼓之舞之则圣人之道皆精入于神非 …… (第 54a 页)
 有毁息之理也言易与乾坤不可以相无也虽然乾

 坤者何物也谓天地则非天地也谓非天地 则天

 具此者也其阴阳之异名而健顺之异诂与故曰乾
 阳物也坤阴物也又曰乾健也坤顺也易之道一阴
 一阳而 (第 55a 页)
 必有甚恶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赵飞
 燕姊妹之入也姿质醲粹见者叹赏独宣帝时披香
 博士淖方成立帝后唾之曰此祸水也灭火必矣
 照
在襁褓袁天纲相而惊曰是大孽也取之必祸稔
 卒之献公杀其子巫臣丧其家叔向灭其族汉成殒
 其身唐高失其天 (第 29a 页)
 火之性而不玩修乎己者完以固听乎物者安以静
 水火其奈之何哉宁俞当成公之无道日有九死焉
 而卒保其身以济其君忠之胜也娄师德狄仁杰当
  武照
之慆淫九死不足焉而卒成大业反周为唐知 (第 5b 页)
 止四姬之蔽止支解之刑而不止陈氏之祸止西南

 夷之役而不止匈奴之师守黎阳之节而不止立
 后
之问则功烈如彼其卑而大行不可以望不言可
 知矣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一正君而国定矣 (第 2a 页)
 坏天下之大变也治父之坏可守常也治母之坏而
 不通天下之变可乎吕后死而平勃诛诸吕以安刘
 吕后则无及矣 武照
之祸古所未有也张柬之等第知
 反正废主而不能以大义处非常之变为唐室讨罪
 人君子安得而不谓其胶常守故 …… (第 21a 页)
 不问大事也其质之孔子也不敢忌曰下官无侵上
 职也方堕郈又堕费既堕费又堕成必欲公家之强
 而私室之弱岂敢安乎其位一事置之不问哉若曰
 事之不济 则天
也吾如彼何哉殚其心而竭其力率
 以正而臧其谋神其机而妙其𤼵此则君子之所自 …… (第 29b 页)
 见之其亦庶几于此易曰观我生君子无咎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何也叶子曰天下有达尊三爵
 一齿一德一爵不在而齿在 则天
下之所让年也为
 天下所让年而徒以其年可乎齿不在而德在 (第 48a 页)
则天
 
下之所尊道也为天下所尊道而不以其道可乎是
 故居事外而有事之志不可忘不为观而反观之心
 不容己何也爵 (第 48a 页)
 不能克子南子晰之讼势所不行有自来矣吾于圣

 贤乎何尤虽然吾有服人之德而人有不服之心吾
 何愧矣若 武后
有憾于郝象贤使奴诬告象贤族诛
 之象贤临刑极口骂太后𤼵扬宫中隐慝自后法官
 刑人先以木丸塞其口则不 (第 4a 页)
 闺门之准仪也书曰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盖言女言

 乎外制其夫而自专也吕雉 武照
横淫恣恶毒乱天
 下妇道之所不忍言矣有门庭之脩无境外之志其
 惟周之诸后躬行四教尊敬师傅者乎诗曰妇无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