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易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載記類
器用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法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曲類
楚辭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太清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神受职焉(礼记礼运疏天子至尊而犹祭于郊以行/臣礼而事天也百神天之群神郊祭而备)
(礼则星辰不/忒故曰受职)鲁诸侯何以有郊成王以周公有大勋
劳于天下命 鲁公 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是故
鲁君孟春乘大辂戴弧韣(音/独)旂十有二旒日月之章
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 (第 16b 页)
(礼则星辰不/忒故曰受职)鲁诸侯何以有郊成王以周公有大勋
劳于天下命 鲁公 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是故
鲁君孟春乘大辂戴弧韣(音/独)旂十有二旒日月之章
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 (第 16b 页)
之好照临鲁国镇抚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
(君敢辞玉对曰不腆敝器不足辞也主人三辞宾答曰/寡君愿徼福于周公 鲁公 以事君不腆先君之敝器使) …… (第 21b 页)
(刘/氏)
邾子蘧蒢卒(蘧其居反/蒢丈居反)
(左传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
(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
(迁于绎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自五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茅堂胡氏曰春秋书僖公三年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六月雨全与文十三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文意)
(不同唐陈氏曰凡旱为灾多系于夏竟夏不雨则为灾/如僖三年书六月雨则旱不竟夏不为灾斯书正月不)
(雨至秋七月夏在中为灾可知苟亦曰夏大旱则嫌/连春秋不雨苟备书三时不雨更曰大旱则文繁矣)
世室屋坏(世左榖作/大音泰)
(左传秋七月大室之屋坏书不共也公羊传世室者何 鲁公 之庙也周公称大庙 (第 25b 页)
鲁公 称世室群公称宫此 (第 25b 页)
鲁)
(公 之庙也曷为谓之世室世室犹世室也世世不毁也/周公何以称大庙于鲁封 (第 25b 页)
鲁公 以为周公也周公拜乎)
(前 (第 25b 页)
鲁公 拜乎后曰生以养周公死以为周公主然则周/公之鲁乎曰不之鲁也 (第 25b 页)
鲁公 以为周公主然则周公) …… (第 25b 页)
(曷为不之鲁欲天下之一乎周也鲁祭周公何以为牲/周公用白牡 鲁公 用骍犅群公不毛鲁祭周公何以为)
(盛周公盛 (第 26a 页)
鲁公 焘群公廪世室屋坏何以书讥何讥尔/久不修也榖梁传大室屋坏者有坏道也讥不修也大)
(室犹世室也周公曰大庙 …… (第 26a 页)
子曰观春秋中文公事/宗庙最为不谨遂有世室屋坏之变天人之际可不畏)
(哉何氏曰不/月者蒙上月)
世室 鲁公 之庙也(何氏曰 (第 26a 页)
鲁公 周公之子/伯禽始封之君故不毁)周公称大
(音/泰)庙 (第 26a 页)
鲁公 称世室群公称宫(范氏曰尔雅宫谓之室/室谓之宫然则其实一)
(也盖尊伯禽/而异其名)书世室屋坏讥久不 …… (第 26a 页)
(谓始封如齐太公之属伯禽封于鲁以奉周公之祀/则周公实鲁之始祖而伯禽乃始封之君故鲁人权)
(宜变礼而不祧 鲁公 之主以为世室春秋志世室屋/坏而不书新作世室则亦未可以为非礼也后世援)
(例而立武宫炀官又桓僖亲尽不 (第 27b 页)
毁而说者且妄谓/武宫亦称世室则非礼矣庐陵李氏曰此条胡氏从)
(公榖皆以为 鲁公 称世室明堂位亦曰 (第 27b 页)
鲁公 之庙文/世室也而习左氏者以为伯禽庙当举号谥故以为)
(大庙之室而曰此周公之庙也然春秋尝书大事于/大 (第 27b 页)
(君敢辞玉对曰不腆敝器不足辞也主人三辞宾答曰/寡君愿徼福于周公 鲁公 以事君不腆先君之敝器使) …… (第 21b 页)
(刘/氏)
邾子蘧蒢卒(蘧其居反/蒢丈居反)
(左传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
(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
(迁于绎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自五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茅堂胡氏曰春秋书僖公三年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六月雨全与文十三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文意)
(不同唐陈氏曰凡旱为灾多系于夏竟夏不雨则为灾/如僖三年书六月雨则旱不竟夏不为灾斯书正月不)
(雨至秋七月夏在中为灾可知苟亦曰夏大旱则嫌/连春秋不雨苟备书三时不雨更曰大旱则文繁矣)
世室屋坏(世左榖作/大音泰)
(左传秋七月大室之屋坏书不共也公羊传世室者何 鲁公 之庙也周公称大庙 (第 25b 页)
鲁公 称世室群公称宫此 (第 25b 页)
鲁)
(公 之庙也曷为谓之世室世室犹世室也世世不毁也/周公何以称大庙于鲁封 (第 25b 页)
鲁公 以为周公也周公拜乎)
(前 (第 25b 页)
鲁公 拜乎后曰生以养周公死以为周公主然则周/公之鲁乎曰不之鲁也 (第 25b 页)
鲁公 以为周公主然则周公) …… (第 25b 页)
(曷为不之鲁欲天下之一乎周也鲁祭周公何以为牲/周公用白牡 鲁公 用骍犅群公不毛鲁祭周公何以为)
(盛周公盛 (第 26a 页)
鲁公 焘群公廪世室屋坏何以书讥何讥尔/久不修也榖梁传大室屋坏者有坏道也讥不修也大)
(室犹世室也周公曰大庙 …… (第 26a 页)
子曰观春秋中文公事/宗庙最为不谨遂有世室屋坏之变天人之际可不畏)
(哉何氏曰不/月者蒙上月)
世室 鲁公 之庙也(何氏曰 (第 26a 页)
鲁公 周公之子/伯禽始封之君故不毁)周公称大
(音/泰)庙 (第 26a 页)
鲁公 称世室群公称宫(范氏曰尔雅宫谓之室/室谓之宫然则其实一)
(也盖尊伯禽/而异其名)书世室屋坏讥久不 …… (第 26a 页)
(谓始封如齐太公之属伯禽封于鲁以奉周公之祀/则周公实鲁之始祖而伯禽乃始封之君故鲁人权)
(宜变礼而不祧 鲁公 之主以为世室春秋志世室屋/坏而不书新作世室则亦未可以为非礼也后世援)
(例而立武宫炀官又桓僖亲尽不 (第 27b 页)
毁而说者且妄谓/武宫亦称世室则非礼矣庐陵李氏曰此条胡氏从)
(公榖皆以为 鲁公 称世室明堂位亦曰 (第 27b 页)
鲁公 之庙文/世室也而习左氏者以为伯禽庙当举号谥故以为)
(大庙之室而曰此周公之庙也然春秋尝书大事于/大 (第 27b 页)
立也(常山刘氏曰按王制祭法则诸侯宗庙古有彝/则过则毁之不可复立也武宫之毁已久而辄)
(立之非礼明矣刘氏曰鲁诸侯也僭天子之礼虽欲/尊其祖鬼神不享也而学者习于鲁之故更大而称)
(之曰 鲁公 之庙文世室也武公之庙武世室也人之/述固久矣夫其以僭为典也此春秋所由作也陈氏)
(祥道曰武公之于鲁徇 …… (第 3a 页)
(明矣甚矣其乱圣制而误后学也汪氏曰立武宫僭/王制故书日以谨之论者因明堂位遂以武宫为世)
(室今考春秋所书太庙则周公之庙也所书世室则 鲁公 之庙也群公之庙则皆系谥若武宫炀宫桓宫) …… (第 3a 页)
(亲尽不毁者不特鲁矣庐陵李氏曰春秋书此年立/武宫定元年立炀宫皆非礼也胡氏所引用乃王制)
(及祭法之文三传同以为非礼而明堂位曰 鲁公 之/庙文世室也武公之庙武世室也盖汉儒习见鲁国)
(之旧制而不知其僭耳又曰鲁有 (第 3b 页)
鲁公 庙为世室百/世不毁而又立武官炀宫又桓宫僖宫至哀公时犹) …… (第 3b 页)
(是听讵不为晋之县鄙乎夫商人一环而子产不从/于强令况先君所受于王之分地乎使是时季文子)
(复于韩穿曰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周公相成王君/天下有大勋劳于王室成王封我先君 鲁公 于少皞)
(之墟锡之山川土田附庸以昭周公之明德顾敝邑/褊小密迩仇雠惟是先王之封畛疆域莫克有之大) …… (第 18b 页)
(衷齐人悔罪请盟袁娄以汶阳之田归诸敝邑则大/国之命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今大夫命敝邑曰复)
(归诸齐弃信失义以蔑先王之制或者难以霸乎大/国制义以服诸侯若徼惠于周公 鲁公 施荣赐于汶)
(阳使敝邑世世守之以勿失坠则寡君之愿也诸侯/之望也其何有二志背袁娄之盟而失诸侯必不为 (第 18b 页)
(立之非礼明矣刘氏曰鲁诸侯也僭天子之礼虽欲/尊其祖鬼神不享也而学者习于鲁之故更大而称)
(之曰 鲁公 之庙文世室也武公之庙武世室也人之/述固久矣夫其以僭为典也此春秋所由作也陈氏)
(祥道曰武公之于鲁徇 …… (第 3a 页)
(明矣甚矣其乱圣制而误后学也汪氏曰立武宫僭/王制故书日以谨之论者因明堂位遂以武宫为世)
(室今考春秋所书太庙则周公之庙也所书世室则 鲁公 之庙也群公之庙则皆系谥若武宫炀宫桓宫) …… (第 3a 页)
(亲尽不毁者不特鲁矣庐陵李氏曰春秋书此年立/武宫定元年立炀宫皆非礼也胡氏所引用乃王制)
(及祭法之文三传同以为非礼而明堂位曰 鲁公 之/庙文世室也武公之庙武世室也盖汉儒习见鲁国)
(之旧制而不知其僭耳又曰鲁有 (第 3b 页)
鲁公 庙为世室百/世不毁而又立武官炀宫又桓宫僖宫至哀公时犹) …… (第 3b 页)
(是听讵不为晋之县鄙乎夫商人一环而子产不从/于强令况先君所受于王之分地乎使是时季文子)
(复于韩穿曰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周公相成王君/天下有大勋劳于王室成王封我先君 鲁公 于少皞)
(之墟锡之山川土田附庸以昭周公之明德顾敝邑/褊小密迩仇雠惟是先王之封畛疆域莫克有之大) …… (第 18b 页)
(衷齐人悔罪请盟袁娄以汶阳之田归诸敝邑则大/国之命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今大夫命敝邑曰复)
(归诸齐弃信失义以蔑先王之制或者难以霸乎大/国制义以服诸侯若徼惠于周公 鲁公 施荣赐于汶)
(阳使敝邑世世守之以勿失坠则寡君之愿也诸侯/之望也其何有二志背袁娄之盟而失诸侯必不为 (第 18b 页)
而不由德乎使政在大夫而诸侯失国又岂所以爱
之也后此八年溴梁之会悼公初没诸侯皆在而大
夫独盟君若赘旒夫岂一朝一夕之故哉故邢丘之
事 鲁公 在晋而季孙宿会见鲁之失政也(孙氏曰邢/丘之会公)
(在晋也晋侯不与公会而与季孙会者襄公微弱政/在季 (第 40a 页)
之也后此八年溴梁之会悼公初没诸侯皆在而大
夫独盟君若赘旒夫岂一朝一夕之故哉故邢丘之
事 鲁公 在晋而季孙宿会见鲁之失政也(孙氏曰邢/丘之会公)
(在晋也晋侯不与公会而与季孙会者襄公微弱政/在季 (第 40a 页)
(无守/气矣)
九月己亥葬我小君齐归
(左传葬齐归公不戚晋士之送葬者归以语史赵史赵/曰必为鲁郊侍者曰何故曰归姓也不思亲祖不归也)
(叔向曰 鲁公 室其卑乎君有大丧国不废蒐有三年之/丧而无一日之戚国不恤丧不忌君也君无戚容不顾)
(亲也国不忌君君不顾 (第 31a 页)
九月己亥葬我小君齐归
(左传葬齐归公不戚晋士之送葬者归以语史赵史赵/曰必为鲁郊侍者曰何故曰归姓也不思亲祖不归也)
(叔向曰 鲁公 室其卑乎君有大丧国不废蒐有三年之/丧而无一日之戚国不恤丧不忌君也君无戚容不顾)
(亲也国不忌君君不顾 (第 31a 页)
(常杀费无极与鄢将师尽灭/其族以说于国谤言乃止)
公如齐
(左传齐侯请飨之子家子曰朝夕立于其朝又何飨焉/其饮酒也乃饮酒使宰献而请安子仲之子曰重为齐)
(侯夫人曰请使重见子家子乃以君出杜氏曰礼君宴/大夫使宰为献主比公于大夫也齐侯请自安不在坐)
(也子仲 鲁公 子整十二年谋逐季氏不能而/奔齐今行饮酒礼而欲使重见从宴媟也)
公至自齐居于郓
(高氏曰公以齐之卑我也 (第 17b 页)
公如齐
(左传齐侯请飨之子家子曰朝夕立于其朝又何飨焉/其饮酒也乃饮酒使宰献而请安子仲之子曰重为齐)
(侯夫人曰请使重见子家子乃以君出杜氏曰礼君宴/大夫使宰为献主比公于大夫也齐侯请自安不在坐)
(也子仲 鲁公 子整十二年谋逐季氏不能而/奔齐今行饮酒礼而欲使重见从宴媟也)
公至自齐居于郓
(高氏曰公以齐之卑我也 (第 17b 页)
当初成王不赐伯禽不受则后人虽欲僭亦无样子他也做
不成○胡氏曰案礼记明堂位云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命 鲁公 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祭
统又云成王康王追念周公之所以勋劳者而欲尊鲁故赐之以重祭外祭则郊社是也内祭则 (第 3b 页)
不成○胡氏曰案礼记明堂位云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命 鲁公 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祭
统又云成王康王追念周公之所以勋劳者而欲尊鲁故赐之以重祭外祭则郊社是也内祭则 (第 3b 页)
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
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而 鲁公 无民则不均矣君弱臣强互生嫌隙则不安矣
均则不患于贫而和和则不患于寡而安安则不相
疑忌而无倾覆之患(或 (第 33a 页)
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而 鲁公 无民则不均矣君弱臣强互生嫌隙则不安矣
均则不患于贫而和和则不患于寡而安安则不相
疑忌而无倾覆之患(或 (第 33a 页)
少师乐官之佐阳襄二人名襄即孔子所从学琴者
海海岛也○此记贤人之隐遁以附前章(辅氏曰自大师而下
皆伤时之衰礼乐僭妄去而辟乱者故以记逸民之后)然未必夫子之言也(辅氏
曰以章首皆无子曰二字故知之) 末章放此张子曰周衰乐废夫子
自卫反鲁一尝治之其后伶人贱工识乐之正及鲁
益衰三桓僭妄自大师以下皆知散之四方逾河蹈海
以去乱圣人俄顷之助功化如此如有用我期月而
可岂虚语哉(辅氏曰张子以为记者及此必有所谓故推言如此)
○周公谓 鲁公 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施陆氏本作弛(诗纸反)福本同( (第 42a 页)
或问施之为弛曰陆氏释文云尔而吴氏考开
元五经文字亦作弛是唐本初未尝误也然孔说已训为易则汉本已作施而读如卫绾传之施易者耳
此不可晓然作弛者于义为得) ○ 鲁公
周公子伯禽也弛遗弃也以
用也大臣非其人则去之在其位则不可不用大故
谓恶逆李氏曰四者皆君子之事忠厚之至 (第 42b 页)
海海岛也○此记贤人之隐遁以附前章(辅氏曰自大师而下
皆伤时之衰礼乐僭妄去而辟乱者故以记逸民之后)然未必夫子之言也(辅氏
曰以章首皆无子曰二字故知之)
自卫反鲁一尝治之其后伶人贱工识乐之正及鲁
益衰三桓僭妄自大师以下皆知散之四方逾河蹈海
以去乱圣人俄顷之助功化如此如有用我期月而
可岂虚语哉(辅氏曰张子以为记者及此必有所谓故推言如此)
○周公谓 鲁公 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施陆氏本作弛(诗纸反)福本同( (第 42a 页)
或问施之为弛曰陆氏释文云尔而吴氏考开
元五经文字亦作弛是唐本初未尝误也然孔说已训为易则汉本已作施而读如卫绾传之施易者耳
此不可晓然作弛者于义为得)
用也大臣非其人则去之在其位则不可不用大故
谓恶逆李氏曰四者皆君子之事忠厚之至 (第 42b 页)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然则孔子非与曰孔
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与平声)
孔子方仕而任职君以其官名召之故不俟驾而行
(辅氏曰谓如为鲁司寇时 鲁公 以司寇召之故下俟驾而行以敬君之命故不敢慢也)徐氏曰
孔子孟子易地则皆然○此章言不见诸侯之义最
为详悉 (第 28a 页)
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与平声)
孔子方仕而任职君以其官名召之故不俟驾而行
(辅氏曰谓如为鲁司寇时 鲁公 以司寇召之故下俟驾而行以敬君之命故不敢慢也)徐氏曰
孔子孟子易地则皆然○此章言不见诸侯之义最
为详悉 (第 28a 页)
望素著上且有招不来麾不去之节 使不辱命如
孔道辅使契丹斥其侮慢先圣又如解杨之致宋命
蹶由之犒楚师陆贾之使南越富弼之使契丹 颜真
卿 之宣慰李希烈苏武之于匈奴洪皓张邵朱弁之
于金 谭梁生谓说者见由赐一辈问答之言知夫
子救其失而不知 (第 24b 页)
孔道辅使契丹斥其侮慢先圣又如解杨之致宋命
蹶由之犒楚师陆贾之使南越富弼之使契丹 颜真
卿 之宣慰李希烈苏武之于匈奴洪皓张邵朱弁之
于金 谭梁生谓说者见由赐一辈问答之言知夫
子救其失而不知 (第 24b 页)
看 诸侯三饭鲁备天子乐故有四饭不言初饭者
只依蒙引解为是谓孔子正乐而去其一者未必然
看来应依朱子说(壬申)
周公谓 鲁公 曰章 沈无回曰周公之治鲁也尊尊而
亲亲太公曰易世其衰矣此语世世传之后人见鲁
之式微或归咎于贻谋之 (第 13a 页)
只依蒙引解为是谓孔子正乐而去其一者未必然
看来应依朱子说(壬申)
周公谓 鲁公 曰章 沈无回曰周公之治鲁也尊尊而
亲亲太公曰易世其衰矣此语世世传之后人见鲁
之式微或归咎于贻谋之 (第 13a 页)
王之赐作颂者何不显称之以释其僣窃之罪哉其他
如传记祝佗言 鲁公 分物甚详若有天子礼乐不当但
言备物典策而已唯吕氏春秋言鲁惠公使宰让请郊
庙之礼于天子天子使史角往鲁人 …… (第 151a 页)
常曰蒐者
春田之名周之春夏寅卯辰之月兴之为得礼秋兴之
非礼也昭十一年五月齐归薨而大蒐叔向闻而讥之
曰 鲁公 室其卑乎君有大丧国不废蒐国不忌君君不 …… (第 214b 页)
诸弑
杜氏曰弑君者改杀称弑辟其恶名取有渐也诸国有
称名以弑者有称国以弑者有称人以弑者有称盗以
弑者啖氏曰他国大夫公子必书名志罪也称国以弑
目大臣也不书大夫君无道也称人以弑目贱人也亦
恶其君也称盗以弑凡盗皆潜贼或出不意多不得主
名虽有主名其人微不全见经也赵子常曰凡大夫不
书弑未赐族也公子公孙不书属非见大夫也虽弑君
者当国必告以名者国犹有臣子不皆逆贼之党也春
秋弑君三十六 鲁公 子翚弑隐公庆父弑子般闵公襄
仲弑恶外如隐四之卫州吁桓二之宋督庄十二之宋
万僖九僖十之奚齐卓子文元之商 …… (第 228b 页)
谥为缪何哉曰子不观谥法乎名与实爽曰缪
布德执义曰穆之二者判然殊也古之得此谥者秦鲁
以之学者疑秦伯霸主 鲁公 尊贤而皆同此谥更缪为
穆不思其终违蹇叔徒尊子思是爽实之大者也缪不
亦宜乎或曰然有證乎曰有墨家之徒缠子 …… (第 277b 页)
外薨葬
诸侯不书葬非皆以鲁不会苟其国葬不以礼而不以
葬期来告亦无从往会之耳鲁成公以黑壤见止不会
晋成之葬故晋葬景公止 鲁公 送葬鲁人辱之故成公 (第 303a 页)
如传记祝佗言 鲁公 分物甚详若有天子礼乐不当但
言备物典策而已唯吕氏春秋言鲁惠公使宰让请郊
庙之礼于天子天子使史角往鲁人 …… (第 151a 页)
常曰蒐者
春田之名周之春夏寅卯辰之月兴之为得礼秋兴之
非礼也昭十一年五月齐归薨而大蒐叔向闻而讥之
曰 鲁公 室其卑乎君有大丧国不废蒐国不忌君君不 …… (第 214b 页)
诸弑
杜氏曰弑君者改杀称弑辟其恶名取有渐也诸国有
称名以弑者有称国以弑者有称人以弑者有称盗以
弑者啖氏曰他国大夫公子必书名志罪也称国以弑
目大臣也不书大夫君无道也称人以弑目贱人也亦
恶其君也称盗以弑凡盗皆潜贼或出不意多不得主
名虽有主名其人微不全见经也赵子常曰凡大夫不
书弑未赐族也公子公孙不书属非见大夫也虽弑君
者当国必告以名者国犹有臣子不皆逆贼之党也春
秋弑君三十六 鲁公 子翚弑隐公庆父弑子般闵公襄
仲弑恶外如隐四之卫州吁桓二之宋督庄十二之宋
万僖九僖十之奚齐卓子文元之商 …… (第 228b 页)
谥为缪何哉曰子不观谥法乎名与实爽曰缪
布德执义曰穆之二者判然殊也古之得此谥者秦鲁
以之学者疑秦伯霸主 鲁公 尊贤而皆同此谥更缪为
穆不思其终违蹇叔徒尊子思是爽实之大者也缪不
亦宜乎或曰然有證乎曰有墨家之徒缠子 …… (第 277b 页)
外薨葬
诸侯不书葬非皆以鲁不会苟其国葬不以礼而不以
葬期来告亦无从往会之耳鲁成公以黑壤见止不会
晋成之葬故晋葬景公止 鲁公 送葬鲁人辱之故成公 (第 303a 页)
处耳则知司空未必卿也
此大夫专兵之始
骇榖梁作侅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戎来朝坐之门不与诸侯齿周礼也戎狄是膺 鲁公
就国尝与淮夷同征鲁故也隐公不能绳祖武至与
戎会春而辞盟犹不失体八月而终不免于唐之役
焉鲁之不竞惜 (第 24a 页)
此大夫专兵之始
骇榖梁作侅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戎来朝坐之门不与诸侯齿周礼也戎狄是膺 鲁公
就国尝与淮夷同征鲁故也隐公不能绳祖武至与
戎会春而辞盟犹不失体八月而终不免于唐之役
焉鲁之不竞惜 (第 24a 页)
齐人归我济西田经不书我入济西齐人归欢及阐
经不书我入欢阐盖鲁之故地既失复得何用书入
乎今祊特书曰我入祊则见 鲁公 贪郑之赂非可入
而入故也若乃许田既非鲁之旧封何得有是乎曰
此春秋之微意隐公既交齐郑十年乃相与伐宋 (第 28b 页)
经不书我入欢阐盖鲁之故地既失复得何用书入
乎今祊特书曰我入祊则见 鲁公 贪郑之赂非可入
而入故也若乃许田既非鲁之旧封何得有是乎曰
此春秋之微意隐公既交齐郑十年乃相与伐宋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