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四書類
春秋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續道藏
颐坐追官涪州安置元符末放还崇宁初复判西京
国子监屏居伊阙山数年卒年七十五学者尊之称为
伊川先生其门人 游酢
谢良佐吕大临杨时皆著名于
世有易传六卷文集二十卷诸经解说未成编者附于
集 …… (第 11a 页)
而卒年六十七始原力学以经术尊敬王安石始终不
易也有文集七十卷易传春秋解论语孟子解各十卷 游酢
(第 13b 页)
定夫
建州建阳人也兄醇与酢俱以文行知名
酢初受业于程颢颢知扶沟县以道学为已任酢为掌
其事由是问学益进又事程 (第 13b 页)
 (得孔孟不傅之学为诸儒倡著易春秋传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最多渊源所渐皆为名士而刘)

 (绚李吁谢良佐 游酢
张绎苏炳吕大临吕大钧尹焞/杨时成德尤著世称颐为伊洛先生卒年七十五绚)
 (力学不倦颐每言他人之学敏则 …… (第 49a 页)
 (有未澈则颡有泚尝与颐别一年复来见颐问所进/对曰但去得一矜字尔颐喜曰是子可谓博学切问)
 (而近思者与 游酢
杨时吕大临在程门号四先生仕/终监西京竹木场酢初与兄醇俱以文行知名所交)
 (皆天下士颐见之京师谓其资 (第 49a 页)
 (时南剑将乐人初举进士第闻程颢兄弟讲孔孟绝/学于河洛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及颢卒又师事程颐/于洛盖年四十矣一日颐偶瞑坐时与 游酢
侍立不)
 (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后历知浏阳馀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时安于州县未尝求) …… (第 35a 页)
  (既听奉先之谮而杀一贤妃后又听奉先之谮而/杀一贤子国人安得不解体而敌国安得不乘衅)
  (哉传曰辟则为天下/僇者其辽主之谓也)
二月管勾太平观陈瓘卒
 (或问 游酢
以当今可以济世之人酢曰四海人才不/能周知以所识知陈了翁其人也刘安世尝因瓘病)
 (使人勉以医药自辅曰 (第 53b 页)
 (宜虚费光阴耽玩文采莫若潜心圣经帝然之命兼/侍读专讲春秋先是秦桧欲倾吕颐浩而专政乃多)
 (引知名士布列清要以自助安国尝闻 游酢
论桧人/材可方荀文若故力言桧贤于张浚诸人及颐浩自)
 (常州还憾桧欲去之问计于席益益曰目为党可也/今 …… (第 17b 页)
  广义(奸人用意之深岂易测哉书称知人之难信/矣秦桧以金达兰阴纵其还朝士固多疑之)

  (然亦不能闯知其实自是厥后惟以言貌欺人故高/宗信其忠朴其初安国轻信 游酢
方其为荀文若况)
  (文若乃巨奸之辅其出处已非正矣就使桧如文若/亦何所取文若之死汉室是亦天理终不可 …… (第 19a 页)
  发明(甚矣小人之诈也以便佞为车以邪说为途以/似忠似信而沽名以伪言伪行而欺世心术反)
  (覆险如山川智谋阴密诡如鬼神噫可畏哉秦桧包/藏祸心人无知者虽贤如 游酢
尚称其有才正如胡)
  (安国亦论其可用独王居正甚言其非抑亦先觉者/乎王衍未用或者知其必坏苍生后用之 (第 19b 页)
   文靖杨龟山先生时
杨先生讳时字中立其先京兆人五世祖唐末入闽寓
南剑之将乐遂家焉先生资禀仁厚不为崖异夸绝之
行以求世俗名誉性至孝丧母哀毁如成人事继母尤
谨熙宁九年年二十四登进士第授汀州司户不赴杜
门力学元丰四年年二十九授徐州司法又不赴以师
礼谒见程明道先生于颖昌后告归明道送之出门谓

坐客曰吾道南矣六年官徐州八年明道先生卒先生
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讣告同学者旋丁继母忧服
阕赴调虔州司法元祐五年丁外艰服除八年赴调至
京迁瀛州防御推官又师事伊川先生于洛年盖四十
矣一日伊川瞑坐先生与 游定夫
侍立不去及觉门外
雪深一尺先生尝疑张横渠西铭近于兼爱与二程辨
论往复闻理一分殊之说始豁然无疑绍圣元年 …… (第 3a 页)
知所止而天理灭矣宋嘉祐中有河南
二程先生得孟子不传之学于遗经以倡天下而升堂
睹奥号称高弟在南方则广平 游定夫
上蔡谢显道与
先生三人是也先生天资夷旷济以问学充养有道德
器早成閒居和乐色笑可亲临事裁处不动声色与 …… (第 8b 页)
便以书询
求异时更相校对稍加润色共成一书以传后学不为
无补先生之门所存惟吾二人耳不得不任其责也(与 游)
(定夫/
其六) (第 22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
          广平府知府李清馥撰
  文肃 游广平先生酢
学派
 谢上蔡先生曰昔在二程门下明道最爱中立伊川
 最爱 (第 1a 页)
定夫
观其二人气象亦相似又前儒尝论程门
 高弟传其学者惟龟山为最盛次之而上蔡谢氏今
 考先生门徒所传莫详仅 …… (第 1a 页)
 氏为文肃公之妹每嘱简肃视乃舅而师法之简肃
 幼时文肃特爱其厚重今录附学𣲖之列焉再考志
 乘游朱蔡刘四世家为崇安旧族游氏世有𨼆德执
 中为 定夫先生
族父杨文靖公志其墓称其行脩学
 富读书求心到自得其成就门徒盖非碌碌口耳之
 习维时 (第 1b 页)
定夫
与龟山承伊洛之传而执中亦卓然自
 立开游氏家学之先厥后少监及文靖文清又与紫
 阳南轩讲切特至盖潜德之 (第 1b 页)
光久而弥茂矣

   文肃 游广平先生酢
(第 2a 页)
游先生酢
(第 2a 页)
定夫
建阳人与兄醇俱以文行知名所交
皆天下士伊川先生以事至京师一见谓其资可与适
道时大程子知扶沟县事偕弟伊 …… (第 2a 页)
若父母去则见思伊川先生尝谓龟山曰游
君德器粹然问道日进政事亦绝人远甚其见重如此
宣和五年卒年七十一谥 文肃
学者称 (第 3a 页)
广平先生
所著
有易说诗二南义论语孟子杂解中庸义及文集十卷
祠在建阳禾平里即先生旧时倡学处也嘉熙二年敕 …… (第 3a 页)
名儒传 闽书)
   备考
临川李氏穆堂识游杨授受考曰朱子大全集载云伯
谟家所藏胡文定公帖云昔事 定夫先生
未尝以言色
相假由此观之则文定为游氏门人也晁公武读书记
题胡文定春秋传谓文定师事伊川误矣胡氏春秋传 (第 3b 页)
亦与程传不甚合然二程子高第弟子称游杨侯谢学
者谓朱文公得统于程由杨中立传罗豫章豫章传李

愿中愿中以授文公是固然矣不知 游定夫
传胡文定
文定传从子籍溪籍溪亦以其学授文公盖兼承游杨
之统者也文定又以其学授子五峰宏宏授张南轩栻
  (第 4a 页)
按穆堂先生考胡文定公手帖以文定为 文肃
门人
然考渊源录载吕氏本中撰文定墓志云公自谓吾于
游杨谢诸公皆义兼师友宜尊信之若论其传授却自
有来历 (第 4a 页)
据龟山所见在中庸自明道先生所授吾所闻
在春秋自伊川先生所发云云据此则前帖所谓事之

者似亦致钦仰尊礼之意尔再考公本传云某出处自
崇宁以来皆内断于心虽 定夫
显道诸丈人行皆不以
此谋之此亦是前帖事之之意今姑录此备考大抵当
以朱子之言为断朱子尝言文定之学得之上 …… (第 4b 页)
   进士陈复之先生侁(以下门人/)
陈侁字复之长乐人擢进士第娶吴人林旦女与陈了
翁交从甚密了翁谪廉州侁以书贺之至千馀言由此
得罪又从 游定夫先生
学得治气养心行已接物之要
(三山新志/)
   游执中先生复(以下家学/)
游复字执中建阳人 (第 5a 页)
定夫先生
之族父性资孝爱总角 …… (第 5a 页)
   奉议大夫游质夫先生醇
游醇字质夫建阳人执中犹子醇夙以文行知名所交
皆天下士从弟定夫得游程门与杨中立先生倡道闽
南而醇私淑家庭上下议论参考互订文章理学一时
推重仕至奉议大夫(建宁志/儒林传)

   少监游定斋先生操
游操字存诚醳之子少为 定夫先生
奇爱长工于文绍
兴中与潘良能沈介黄景伯俱为秘书省正字同日赴
馆职自秘书少监权礼部侍郎侨居盱江奉祠晚号 …… (第 6b 页)
   学正游子善先生应翔
游应翔字子善酢七世孙也值宋元兵革未靖结屋武

夷澄川之上耕𨼆自晦人称其操履端方无愧先世后
繇武夷直学迁学正(建宁府志/)
   邑令江处中先生侧(以下交友/)
江侧字处中建阳人性纯一以儒学教授其乡熙宁中
以学究出身尝与 游定夫
施景明叶祖洽讲肄于邑之
石壁山官将作监主簿历饶信洪三邑令与族子汝舟
号二先生
  朝奉王信伯先生蘋学 (第 9a 页)
   刘君式先生元振
刘元振字君式少沉静有器识季父照当任子将属元
振辞与其弟贶弱冠游太学持身有礼众敬惮之国子
先生吕大临 游酢
皆与友善元丰中士子方尚文华元
振独沉涵载籍深造义理是以不合有司遂笃意养亲 (第 16a 页)
 满梁公其一也(此见王梅溪赠陈/氏知柔诗可考)然其所薰炙师资
 殆有所本尔考泉之学派自陈氏好曾氏恬衍龟山
 之学而 游文肃公酢
又通判于泉程学至是萌芽矣 (第 24a 页)
 按简肃黄公德望忠规一时朝野企重朱子往长沙
 时造门晋谒至纳拜愿为弟子之列考其家世积学
 相承而母太君游氏为 文肃定夫先生
(第 13a 页)
文肃

 程门高弟为学者所宗太夫人每语公等曰视乃舅
 而师法之足以为良士矣故公未冠时 (第 13a 页)
文肃
特爱其
 厚重手书为夫人贺是公之渊源所渐固有本末可
 考者也再按 (第 13a 页)
文肃游先生
卒于宣和五年朱子 (第 13a 页)

 肃
墓志简肃是年已二十有八又考朱子语类李闳 (第 13a 页)
 祖录云 游定夫
有论语要旨黄简肃亲见其手笔观
 此则简肃 (第 13b 页)
文肃
亲承绪论非一日矣馀已详游氏
 学𣲖矣兹著简肃家世焉
   简肃黄通老先生中
黄中字通老邵武人幼颖悟 (第 13b 页)
     广平府知府李清馥撰
  朱子建宁门人并交友
 按宋初杨文公以文章节义倡南方人物之始厥后
  游广平
胡文定述中州学派之源至朱子迁寓建阳
 学徒云集亲承指要者蔡氏父子为盛若崇安建阳
 刘氏一门忠节彪炳儒 (第 1a 页)
   识熊勿轩先生传后
尝闻之治经者必守家法讲学者必归践行要其派别
必本于师傅友授此古人博习亲师论学取友其渊源
不可诬也余自壬戍归里后蒐辑闽中师友累年考订
坠绪莫寻窃念海滨载籍荒落残阙湮没者多矣况欲
网罗列代尚友千载搜讨于离索之馀抑又难已因得
之名家著作可补一二者如宋初莆阳蔡君谟执经于
三山周公辟邵武黄简肃中早薰炙于舅氏 游定夫先

晋江梁文靖克家实为永春陈休齐知柔门人温陵
刘叔文为朱子之高弟晋江梁寿卿椿选设教于安溪
来苏建立书院实 (第 15a 页)
   童含山先生
(阙/) 字(阙/) 号含山温陵人何怍庵祭之文曰恭惟
夫子天生木铎昔在紫云脱屦盈幄尝升讲座抽关启
钥朗然高论听者耸服随才高下艺文商𣙜所经识取
靡不腾跃某时在列年方总丱莫知端倪但仰山岳言
虽谆谆未尝领略高乎坚乎至今踧踖追数旧游后先
彫落爰有蔡生立雪 游酢
手书颂德如写衷膜使其尚
存必有制作以表丹青以昭宿昔𦕈予小子自惭寡弱 (第 1b 页)
   谢良佐
谢良佐字显道寿春上蔡人始务记问为该博及见明
道举史书不遗一字明道警之曰可谓玩物丧志良佐

闻语汗浃背面发赤明道乃曰即此是恻隐之心一日
复谓之曰君辈相从祗学颢言语故心口不相应盍行
诸请问焉曰且静坐良佐质虽少鲁然志学极笃事有
未彻其颡有泚愤悱如此既成进士又事伊川尝别一
年复至伊川问所进曰但去得一矜字尔伊川喜适朱
光庭来谒伊川指谓光庭曰此人为切问近思之学及
归尹焞送之问曰何以教我良佐曰吾徒朝夕从先生
见行则学闻言则识譬人有服乌头者方其服也颜色

悦泽筋力强盛一旦乌头力去将如之何焞归以告伊
川伊川曰可谓良友矣良佐之学强力不倦旧苦多惧
即习于危阶日作课簿记其言动视听得礼与非礼者
以自程督与 游酢
吕大临杨时同在程门号四先生而
良佐所见最为超越初授秦州教授其帅吕大忠每枉
车骑过之良佐为讲论语大忠必 …… (第 2a 页)
敬为入
德之门则尤得明道教人纲领其语录则朱子少时为
学实赖是编以发其趣故尝手为釐订云
 论曰良佐之没 游酢
实志其墓当朱子时其文蚤已
 失之故事迹不具夫矜者气盈阳盈则愆阴盈则伏
 虽天地犹病之而况于人乎是故矜 …… (第 3b 页)
去则见思伊川尝谓杨时曰游君德器粹然问
学日进政事亦绝人远甚其见重如此宣和五年卒年
七十一谥文肃学者称 广平先生
所著有易说诗二南 …… (第 5a 页)
   杨时

杨时字中立先弘农人五世祖避地入闽始家将乐时
资禀甚异八岁能文丁母艰哀毁如成人事继母尤谨
熙宁九年第进士调汀州司户参军不赴以师礼见程
明道于颍昌明道称之其归也目送之曰吾道南矣明
道卒时设位哭寝门年四十事伊川一日伊川瞑坐时
游酢
侍立不去伊川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归杜门
种学渟滀涵浸尝曰六经之义验之于心而然施之行
事而顺然后为得若工 …… (第 6a 页)
 无恨道义所发抗节输忠陷九死而不悔所由与孔
 光张禹异矣
   胡安国
胡安国字康侯崇安人始游太学同舍靳裁之得程氏
学安国从之讲论既又与杨时 游酢
谢良佐诸贤游以
故闻伊洛之正绍圣四年成进士试策第一宰臣降其
等是时章惇柄政发策欲崇熙丰而安国所对无诋 …… (第 18a 页)
心圣经左氏繁碎不宜虚费光阴上称善除兼侍读专
以春秋进讲初秦桧为密州 教授游酢
过密奇其才尝
以语安国及京城破金人欲立张邦昌桧独抗议安国
闻益义之后桧归与闻国政安国与之善是时吕颐浩 (第 21b 页)
龟范纯仁年高望重尤留心人才或问以今谁可用者
答曰陈瓘又问其次曰陈瓘自好也宣和末世事日非
或问 游酢
以当今济世之才酢曰陈了翁其人也瓘病
刘安世使人勉以医药自辅曰天下方将有赖于公其
为贤士所钦属如此瓘智 (第 6a 页)
 方文理密察其道虽同而造德各异 史臣谓学者
 出其门最多渊源所渐皆为名士刘绚李吁张绎苏
 炳吕大钧皆班班可书而谢良佐 游酢
吕大临杨时 (第 33b 页)
 问其所储人才可为今日用者答曰陈瓘又问其次
 曰陈瓘自好也盖言瓘可以独当天下之重也宣和
 之末人忧大厦之将颠或问 游酢
以当今可以济世 (第 38a 页)
 (人遗书庶几有补尔于是著易春秋传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最多渊源所渐皆为名士而刘绚)
 (李吁谢良佐 游酢
张绎苏炳吕大临吕大钧尹焞杨/时成德尤著世称颐为伊川先生卒年七十五○绚)
 (力学不倦颐每言他人之学敏 …… (第 27a 页)
 (赡事有未澈则颡有泚尝与颐别一年复来见颐问/所进对曰但去得一矜字尔颐喜曰是子可谓力学)
 (切问而近思者与 游酢
杨时吕大临在程门号四先/生仕终监西京竹木场有论语说行于世○酢初与)
 (兄醇俱以文行知名所交皆天下士 (第 27b 页)
 郎(时南剑将乐人初举进士第阃程颢兄弟讲孔孟/绝学于河洛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
 (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及颢卒又师/事程颐于洛盖年四十矣一日颐偶瞑坐时与 游酢)
 (
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后历知浏阳/馀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时安于州县)
 (未尝求闻达 (第 19b 页)
 (方今思济艰难左氏繁碎不宜虚费光阴耽玩文采/莫若潜心圣经帝善之命兼侍读专讲春秋先是秦)
 (桧知吕颐浩不为公论所容乃多引知名士列于清/要以自助欲倾颐浩而专政安国尝闻 游酢
论桧人)
 (材可方荀文若信之故力言桧贤于张浚诸人及颐/浩自常州还朝憾桧欲去之问计于席益席益曰目) (第 10b 页)
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冲冲来往乘仙飙蔡公作成去还)
(朝玉虹依旧横青霄考之溱/洧功何辽千古万古无倾摇) 游酢(授学于二程为泉州/佥判召为监察御史)
陈康伯(为/守)刘子羽(为/守)赵鼎(为/守)孙逄吉(为守后/移福州)陈俊卿(泉/州)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