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詩類
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洞真部
  (臣/)等谨按
翠云嘉荫为十六景之一即华滋馆门额也
乾隆十八年
御制翠云嘉荫诗 双栝郁然并峙相传为金源时植 元吴师道
玉泉诗有云长松古桧见未有殆即是耶因
树为屋故以嘉荫为名 古栝金源种双株尚郁然适
因构閒馆堪以悟齐年翠 …… (第 26a 页)
泉所出也(珂雪/斋稿)
原裂帛湖泉仰射如珠串古榆荫潭上极幽秀过赵家
堤水更深碧(长安可/游记)
(原 吴师道
游西山诗序赵三月十七日金 (第 36a 页)
吴师道正/传
晋宁张翥仲举襄城 琏伯器临川吴当伯尚河东) …… (第 36a 页)
惓惓焉其高致尤可爱而仰也秋风扬舲客兴未/已又将往践前约然桑下三宿之恋或法所不可师其)
(有以语我乎日 吴礼部
集伯器吴伯尚王元肃同游西/原三月十八 张仲举赵)
(山玉泉遂至香山诗翠肃清门外春草青背城曼衍趋/郊 (第 36b 页)
吟鞭繁杏春间十)
(里田曾与春翁旧相识看花不费酒家钱承平之日翰/苑风流后先一致也 卐斋诗话)
(增 吴师道
城外见杏花诗食曲江二十年前会回首芳/菲似梦中老去京华度寒 閒来野水看东风树头绛)
(雪飞还白花外青 (第 24a 页)
天映更红闻说琳宫/更佳绝明朝携酒访城东 吴礼部
集)
  (臣/)等谨案杏花园今已无存
增东岳庙真人张留孙碑为集贤修撰虞集篹学士承 (第 24a 页)
民等/聚众于宝坻之埋珠庄势张甚时吾乡高工部承埏知)
(县事以计禽之县境以安坻黄图杂志之夏畿生虫捕/原 吴师道
陈教授捕蝗宝 歌 去年)
(除分道疾如风宝坻从事心独苦调选强力休罢癃焚/香祷神神与通蝗自相食一夕 …… (第 10b 页)
攻目/前除患事应尔潜孚乃在冥冥中当今明良布德泽四)
(钱斗米何难同近闻遗种时出地/若遣督捕无如公 吴礼部
集)
  (臣/)等谨按以上各条系宝坻县
增宁河县于雍正九年分宝坻之梁城所新设(宝坻县/新志) (第 10b 页)
或谓旧县
西北虎眼泉是其水复出也(燕都游/览志)
  (臣/)等谨按州志虎眼泉流至丰赡村入榆河
(原 吴师道
虎峪淙淙泉作路居庸古塞口诸峰并嵯峨/左转万栗林黄叶堕残柯 出草棘间石沟泫微波黄)
(尘歘腾起知有饮 (第 23b 页)
马驼前趋俯绝壑素砾漫坡陀穷秋/水脉绝泓渟不盈科无复声淙淙虚名误来过下马少)
(徘徊土屋依岩阿野老向我言深入水木多前年邑中/人来此逃干戈委蛇数十里隘险无谁何桃源志乐土)

(商山有遗歌谁知战争场咫尺隔网罗/欲游苦匆匆斜阳下前坡 吴礼部
集)
  朱彝尊原 (第 24a 页)
吴礼部正传
所咏淙淙泉当即今之
  幢幢水也
 
 
 
 
  (第 24a 页)
骞腾郁郁负惭色乡人)
(仰高义千载崇庙食悲歌风萧萧感慨情恻恻出门无/行人凉月照东壁 金台集)
(原 吴师道
刘谏议祠下作事李唐祚中徽刑臣执其柄/贤良褎然来一策骇群听 几戒不密昌言毋乃病吾) …… (第 17a 页)
躯命同游/虽厚颜得失非所竞滔滔徇世学胡不愧元圣乡闾辟)
(祠宇名教系邦政居庸峭摩天过者竦深敬/集)  (吴礼部/)
(
原程敏政诗策老树阴森护庙门尚疑生气塞乾坤衣/冠死愧千年 俎豆公宜百世尊晏岁牛羊山下冢东)
(风桑梓 …… (第 17b 页)
思转哀 两溪集)
原唐太尉朱怀圭墓在州城西北十五里积粟山下碑
文为元载撰李融书(昌平/州志)
(原 吴师道
览朱怀圭碑诗卢昌平官道旁卧碑何壮伟/有唐营府督怀圭姓朱氏 龙昔彊藩巨孽所根柢尔)
(嗣泚与滔逆气粤 …… (第 18b 页)
唶嗟僣侈圣贤树功德金石无溢美末世乃济奸)
(事定有公是奈何极穹崇来者纷未已留此惩不忠并/以愧謟子 吴礼部
集)
(原昌平人卜地葬母开矿见有紫漆棺而丹漆书其前/盖妇人之墓而其夫所为文文曰里人卢孝妻祝氏月)
( (第 19a 页)
奔春雷前趋见行殿遥峙积雪堆腾凌万马骑暮绕龙)
(虎台愚生一何幸获忝儒臣陪凭高未成赋琐琐嗟微/才 吴礼部
集)
(原王士熙竹枝词岭居庸山前涧水多白榆林下石坡/陁后来才度枪杆 前车昨日到滦河 宫装腰袅锦) (第 19b 页)
     刘 澄(上俱郫/县人)
  陈希甫       陈 冕
  李谊伯(上俱绵/州人)     吴师道(成都/县人)
  梁 鼎(华阳/县人)     张唐英(新繁县人士上/俱皇祐进)
  杨 竦       杨少逸 (第 7a 页)
余稍长学日益遂第进士制策而太初乃为郡小吏其
后余谪居黄州有眉山道士陆惟忠自蜀来云太初已
尸解矣蜀人 吴师道
为汉州太守太初往客焉正岁日 (第 31a 页)
师道
求衣食钱物且告别持所得尽与市人贫者反 …… (第 31a 页)
坐于戟门下遂卒 师道
使卒舁往野外焚之卒骂曰何
物道士使吾正旦舁死人太初微笑开目曰不复烦汝
步自戟门至金雁桥下趺坐而逝焚之 (第 31b 页)
   五色䌽毫裁
凤诏(黄滔/)
九天冰树剂龙香(马祖/常)

学穷儒释三千架(王建/)日下珍珠十二行(罗隐/)四海
宣文今极盛 (吴师/道)
昭回云汉焕
奎章(马祖/常)
   边陲万里注
恩波(崔铉/)勃律天西采玉河(杜甫/)
七德龙韬开黼 (第 23a 页)
   谨案册府元龟谓秦置典客掌诸侯及归义蛮
   夷考战国策秦王见燕使者咸阳宫乃朝服设
   九宾注礼大小行人以九仪掌宾客之礼 吴师
   道
授正曰大事记相如奉璧入秦秦王斋五日
   后乃设九宾礼于庭注引正义韦昭云九宾则 …… (第 27b 页)
   子临轩九服同会秦赵安得九宾但亦陈设车
   辂文物尔不得以周礼九宾仪为释愚按前汉
   书大行设九宾恐即秦仪也据 师道
此说则秦
   人典客亦犹掌大行人之遗法叔孙通传所谓
   大行设九宾胪句传乃秦法之沿于汉初者也
  (第 28a 页)
   虞集
虞集字伯生宋丞相允文五世孙也父汲官翰林院编
修母杨氏祭酒文仲女也集三岁知读书父挈家趋岭
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母口授论语孟子左氏传欧苏
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
经通大义矣文仲世以春秋名家而族弟参知政事栋

明于性理之学杨氏在室即尽通其说故集与弟槃皆
受业家庭出则从吴澄游授受具有源委大德初始至
京师以大臣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升 国子助教师道
以立仁宗即位除太常博士丞相拜珠方为其院使间
从集问礼器祭义集为言先王制作以及古今因革治
乱之由拜珠叹 (第 36a 页)
 (国之统纪凡二十已所特见/各著于经书成于延祐四年)
臧梦解春秋发微一卷
袁桷春秋说
虞槃非非国语 吴师道
春秋胡传补说(一作春秋/胡传附辨) (第 67b 页)
 (论语孝经大学/中庸孟子也)
杜本四经表义 吴师道
易书诗杂说八卷(易诗各一/卷书六卷)
王希旦五经日记(字葵初江西德兴人/隐居著书累徵不起)
又书易通 (第 25b 页)
  元
苏天爵国朝名臣事略十五卷
元永贞东平王世家三卷(木华/黎)
戴羽武侯通传三卷(德安人隐/居不仕) 吴师道
敬乡前录
又敬乡后录
张枢曲江张公年谱一卷
黄奇孙三朝言行录(字行弃宋尚书黄度孙入元/不仕辑黄度事实 (第 56b 页)
  宋
杨梦发古今通论一册(称宋南昌府博士不知/为何人论史传大义)
赵崇绚鸡肋一卷(字元/素)
何坦西畴常言一卷
戴填鼠璞一卷(桃源/人)
储泳祛疑说一卷(字华谷/云间人)
李之彦东谷所见一卷(永嘉/人)
俞成德俞子萤雪丛二卷(东阳/人)

林駉古今源流至论续集十卷(宁德/人)
又后集十卷
黄公绍源流至论续集十卷(号履/翁)
又别集十卷
陈元靓博闻录十卷
马端临多识录一百五十三卷
车若水脚气集二卷
方回古今考二十卷

(缺/) 七十二子粹言(缺/) 卷
方昕集事诗鉴一卷(字景明/莆田人)
  元
郝经原古录
李冶群书丛削十二卷
又泛说四十卷
又古今难四十卷 吴师道
战国策校注十卷 (第 17b 页)
 六十六卷王直方诗话 诚斋诗话 石林诗话
  古今诗话 全唐诗话 南溪诗话 韵语阳秋
  (葛常/之)范元实诗话  吴礼部
诗话 许彦周诗话 (第 35a 页)
 (游集豫章稿上元新录/南湖纪行皆逸不传)
柯九思柯敬仲集一卷
鲜于枢困学斋集(缺/) 卷
杨刚中霜月斋集四十卷(字志行建康上元/人官翰林院待制)

杨翮佩玉斋集十卷(字文举上元人刚中/族官浙江儒学提举) 吴师道吴礼部
集二十卷
陆文圭墙东类稿二十卷
梁益三山稿
孟梦恂笔海杂录五十卷(字长文宜兴州判/官台州黄岩人)
(第 38b 页)
  元
李涂文章精义二卷(临川人官国子助/教益都于钦笔授)
(缺/) 修词鉴衡二卷(谥文/定)
潘昂霄金石例十卷(济南人集贤学士谥文简旧以为/杨本著本鄱阳人盖尝校其书)
陈绎曾古文矜式二卷(字伯敷处州/人国子助教)
又文说一卷
又文筌八卷
又文谱一卷 吴师道吴礼部
诗话二卷
杨士弘杜陵诗律一卷
范梈诗林要语一卷
又诗学禁脔一卷
又木天禁语三卷
傅与砺诗法源流三卷 (第 21b 页)
  元
杨齐贤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集二十五卷
范梈批选李太白诗四卷
又杜子美诗六卷
虞集杜律七言注二卷
张伯成杜律衍义二卷
傅若川杜诗类编三卷(类辑杨仲弘揭曼硕/范德机所解杜诗)

曾巽申韵编杜诗十卷
又补注元遗山诗十卷
唐仲英陆宣公文集菁华二卷
刘霖杜诗类注 吴师道
注绛守居园池记一卷
  金
元好问唐诗鼓吹十卷(元中书右丞/都天挺注)
又中州集十卷 …… (第 12a 页)
刘定之十科策略八卷
张和筱庵论抄一卷
   策学衍义
戴暨策学会元四十卷
唐顺之策海 正传
十二卷
茅维策衡二十二卷
又论衡六卷
又表衡六卷(皆录历/科程文) (第 17b 页)
 矣
赵孟頖字景鲁文敏兄书法师二王(书/史)
文敏弟孟吁字子俊官至知州亦工书(上/)
赵雍王叔明俱工书(续文献/通考)
姚子敬书自杨凝式上溯王大令使人想见其翕然埃

壒之表时为小楷极清 吴师道
尝为之跋
元薛汉字宗海德清人官至国子助教楷字宗欧阳率
(书史/会要)
陈绎曾学优识博真草𨽻篆俱通 (第 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