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
地图
人物
专题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
丝绸之路诗词地图
方舆胜览
历代僧传
古籍
诗文
诗文库
集句分析
词谱
曲谱
类书
词汇
韵典
工具
自动笺注
简繁转换
出处与化用分析
创作者
人物
关键词
姓
字
号
谥号
封号
籍贯
类别
时段
至
朝代
任意
远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西汉
新朝
东汉
三国
晋朝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五代十国
宋朝
北宋
南宋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晚清
民国
现代
当代
检索
被提及者
人物
关键词
姓
字
号
谥号
封号
籍贯
类别
时段
至
朝代
任意
远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西汉
新朝
东汉
三国
晋朝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五代十国
宋朝
北宋
南宋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晚清
民国
现代
当代
群体影响力研究
人物库
126818
“顾炎武” 相关资源
诗文库
361
正文
236
序
9
子标题
6
题目
88
注释
22
人物库
76
明朝
31
清朝
67
近现代
6
当代
5
古籍库
2243
经部
455
史部
925
子部
163
集部
695
道部
4
佛部
1
古籍库
禮類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清)纳喇性德
4
读礼通考(清)徐乾学
37
礼经本义(清)蔡德晋
2
天子肆献祼馈食礼(清)任启运
1
五礼通考(清)秦蕙田
51
仪礼集编(清)盛世佐
23
仪礼析疑(清)方苞
1
仪礼小疏(清)沈彤
2
仪礼郑注句读(清)张尔岐
13
钦定礼记义疏(清)乾隆
1
小學類
别雅(清)吴玉搢
2
古今通韵(清)毛奇龄
3
古音表(清)顾炎武
3
古韵标准(清)江永
5
隶辨(清)顾蔼吉
4
诗本音(清)顾炎武
1
唐韵正(清)顾炎武
19
易音(清)顾炎武
4
易韵(清)毛奇龄
6
音论(清)顾炎武
5
御定康熙字典(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2
韵补正(清)顾炎武
3
五經總義類
经稗(清)郑方坤
1
经问(清)毛奇龄
4
九经古义(清)惠栋
9
九经误字(清)顾炎武
4
群经补义(清)江永
3
十三经义疑(清)吴浩
1
十三经注疏正字(清)沈廷芳
7
古微书(明)孙瑴
2
春秋類
春秋地理考实(清)婺源江永
7
春秋究遗(清)叶酉
5
春秋平议(清)俞汝言
2
春秋识小录(清)程廷祚
4
春秋左传补注(清)惠栋
6
春秋左传小疏(清)沈彤
2
读左日钞(清)朱鹤龄
51
三传折诸(清)张尚瑗
4
三正考(清)吴鼐
3
左传杜解补正(清)顾炎武
7
左传杜林合注(明)王道焜
2
易類
大易择言(清)程廷祚
1
学易初津(清)晏斯盛
1
易汉学(清)惠栋
2
易俟(清)乔莱
5
易图明辨(清)胡渭
3
易翼宗(清)晏斯盛
1
仲氏易(清)毛奇龄
1
周易浅述(清)陈梦雷
1
周易洗心(清)任启运
1
周易章句證异(清)翟均廉
3
詩類
读诗质疑(清)严虞惇
28
毛诗类释(清)顾栋高
11
三家诗拾遗(清)范家相
1
诗经通义(清)朱鹤龄
20
诗款辨證(清)黄中松
4
诗沈(清)范家相
3
诗序补义(清)姜炳璋
7
虞东学诗(清)顾镇
5
書類
尚书地理今释(清)蒋廷锡
1
尚书古文疏證(清)阎若璩
10
尚书埤传(清)朱鹤龄
14
禹贡锥指(清)胡渭
5
四書類
大学翼真(清)胡渭
3
四书释地(清)阎若璩
8
地理類
黄鹤楼志(当代)冯天瑜
2
大清一统志(清)和珅
15
福建通志台湾府
1
关中胜迹图志(清)毕沅
1
行水金鉴(清)傅泽洪
4
河南通志(清)孙灏
8
江南通志(清)黄之隽
13
历代帝王宅京记(清)顾炎武
22
清一统志台湾府
1
泉州府志选录
1
日下旧闻考(清)于敏中
2
厦门志(清)周凯
2
山东通志(清)杜诏
1
山西通志(清)储大文
10
陕西通志(清)沈清崖
3
水经注集释订讹(清)沈炳巽
3
水经注释(清)赵一清
15
四川通志(清)张晋生
11
台湾游记(清)池志徵、吴德功
1
台阳见闻录(清)唐赞衮
1
天下郡国利病书(清)
172
钦定热河志(清)和珅
5
营平二州地名记(清)顾炎武
6
三吴水考(明)张内蕴
1
政書類
皇朝文献通考(清)乾隆
63
钦定八旗通志(清)乾隆
1
钦定皇朝通志(清)高宗弘历
39
钦定续通典(清)嵇璜
1
钦定续文献通考(清)嵇璜
39
編年類
爝火录(清)李天根
1
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清)乾隆诏廷臣就乾隆
1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清)乾隆
1
竹书统笺(清)徐文靖
1
烈皇小识(明)文秉
1
目錄類
崇阳石刻集记(清)叶封
3
淳化秘阁法帖考正(清)王澍
1
分隶偶存(清)万经
4
金石经眼录(清)褚峻
1
金石文考略(清)李光映
6
金石文字记(清)顾炎武
9
经义考(清)朱彝尊
24
来斋金石刻考略(清)林侗
16
千顷堂书目(清)黄虞稷
6
求古录(清)顾炎武
7
石经考(清)顾炎武
4
石经考异(清)杭世骏
7
万氏石经考(清)万斯同
6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清)乾隆
3
竹云题跋(清)王澍
2
別史類
海外恸哭记(清)黄宗羲
6
鹿樵纪闻(清)吴梅村
1
明季三朝野史(清)顾炎武
10
南疆绎史(清)杨凤苞
32
南天痕
1
圣安本纪(清)顾炎武
27
小腆纪传(清)徐鼒
65
小腆纪年(清)徐鼒
37
续明纪事本末(清)谷应泰
7
罪惟录(清)查继佐撰
4
職官類
钦定历代职官表(清)永瑢
10
史評類
史通通释 (无锡)浦起龙
1
正史類
清史稿[维基](近现代)赵尔巽等撰
87
辽史拾遗(清)厉鹗
6
明史[维基](清)张廷玉
2
三国志补注(清)杭世骏
1
紀事本末類
台湾割据志(清)川口长孺
1
台湾文献丛刊提要
13
傳記類
徐闇公先生年谱(近现代)陈乃乾、陈洙
1
史鈔類
福建通志列传选
1
清稗类钞选录(清)徐珂
6
清耆献类徵选编
1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清)赵尔巽、柯劭忞
13
清先正事略选
19
列傳類
清史列传选
12
金石類
碑传选集(清)钱仪吉
11
续碑传选集
1
雜史類
蕲黄四十八砦纪事(清)王葆心
1
類書類
格致镜原(清)陈元龙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维基](清)陈梦雷
7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维基](清)陈梦雷
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闺媛典[维基](清)陈梦雷
6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皇极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家范典[维基](清)陈梦雷
7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维基](清)陈梦雷
3
御定渊鉴类函(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1
万姓统谱(明)凌迪知
1
藝術類
六艺之一录(清)倪涛
34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清)孙岳颁
4
画史会要(明)朱谋堙
1
雜家類
池北偶谈(清)王士祯
6
分甘馀话(清)王士祯
2
古夫于亭杂录(清)王士祯
2
管城硕记(清)徐文靖
1
居易录(清)王士祯
10
潜邱劄记(清)阎若璩
12
樵香小记(清)何琇
1
日知录(清)顾炎武
36
识小织(清)董丰垣
2
元明事类钞(清)姚之骃
1
湛园札记(清)姜宸英
1
通雅(明)方以智
1
儒家類
近思录集注(清)婺源江永
3
榕村语录(清)李光地
10
三鱼堂剩言(清)陆陇其
3
總集類
明诗综(清)朱彝尊
1
台湾诗钞
1
槜李诗系(清)沈季友
2
別集類
台湾诗荟杂文钞(近现代)连雅堂
1
抱经堂文集(清)卢文弨撰
3
藏山阁集选辑(清)钱秉镫
1
梣溪遗稿(清)尹定铉
1
曾文正公诗集(清)曾国藩撰
5
存研楼文集(清)储大文
1
大云山房文稿初集(清)恽敬
2
戴东原集(清)戴震撰
10
杜诗详注(清)仇兆鳌
11
恩诵堂集(清)李尚迪
1
樊榭山房(清)厉鹗
1
舫山集(清)许薰
1
枫石全集(清)徐有矩
7
凤栖集(清)俞莘焕
5
艮斋集(清)田愚
12
圭斋遗藁(清)南秉哲
1
果堂集(清)沈彤
4
果斋集(清)成近默
1
海藏集(清)申锡愚
1
海隐遗稿(清)姜必孝
1
韩集点勘(清)陈景云
1
和隐集(清)李时恒
1
弘斋全书(清)正祖
15
洪北江诗文集(清)洪亮吉撰
1
后苏龛合集(清)施士洁
1
瓛斋集(清)朴圭寿
6
寄鹤斋选集(清)洪弃生
2
嘉梧藁略(清)李裕元
2
鲒埼亭集(清)全祖望撰
37
鲒埼亭集选辑(清)全谢山
14
金陵集(清)南公辙
6
警修堂全藁(清)申纬
1
克斋集(清)卢佖渊
1
洛下生集(清)李学逵
11
眉山集(清)韩章锡
5
梅泉集(清)黄玹
2
梅山集(清)洪直弼
7
俛宇集(清)郭钟锡
1
明皋全集(清)徐滢修
5
明美堂集(清)李建昌
3
茗斋集(清)彭孙贻
1
南雷文案(清)黄宗羲
2
内自讼斋文选(清)周凯
1
曝书亭集(清)朱彝尊
20
杞园集(清)鱼有凤
1
潜研堂文集(清)钱大昕撰
4
青城集(清)成大中
1
青庄馆全书(清)李德懋
82
榕村集(清)李光地
12
阮堂全集(清)金正喜
1
韶濩堂集(清)金泽荣
4
卲亭稿(清)金永爵
1
省斋集(清)柳重教
2
石菱集(清)金昌熙
2
石泉遗稿(清)申绰
2
述学内篇(清)汪中
1
顺庵集(清)安鼎福
1
硕斋稿(清)尹行恁
6
松泉集(清)汪由敦
1
松沙集(清)奇宇万
1
肃斋集(清)赵秉德
1
孙渊如诗文集(清)孙星衍撰
4
台山集(清)金迈淳
40
台湾纪事(清)吴子光
1
汤子遗书(清)汤斌
1
惕斋集(清)李书九
6
亭林诗集(清)顾炎武撰
15
亭林馀集(清)顾炎武
3
小讷集(清)卢相稷
1
学馀堂文集(清)施闰章
1
研经斋全集(清)成海应
121
研经室一集(清)阮元
16
燕岩集(清)朴趾源
6
尧峰文钞(清)汪琬
2
毅庵集(清)柳麟锡
2
愚庵小集(清)朱鹤龄
4
峿堂集(清)李象秀
2
与犹堂全书(清)丁若镛
72
玉垂集(清)赵冕镐
1
御制文集(清)高宗弘历
4
渊泉集(清)洪奭周
7
芸窗集(清)朴性阳
2
云庵集(清)朴文一
1
云养集(清)金允植
2
湛轩书(清)洪大容
1
贞蕤阁集(清)朴齐家
1
重庵集(清)金平默
4
左苏山人集(清)徐有本
4
詩文評類
北江诗话(清)洪亮吉
2
赌棋山庄词话(清)谢章铤
2
赌棋山庄词话续编(清)谢章铤
1
国朝诗话(清)杨际昌
1
全闽诗话(清)郑方坤
1
随园诗话(清)袁枚
8
楚辭類
山带阁注楚辞(清)蒋骥
9
雜家類
广阳杂记选(清)刘献廷
3
現代詩類
渡河(近现代)陆志韦
1
禪宗部類
坛溪梓舟船禅师语录(明)船
1
太玄部
玄宗直指万法同归 牧常晁
1
清代道教文獻
金碧古文龙虎上经
2
心传述證录
1
«
3
4
5
6
7
8
9
»
读诗质疑 卷三
有他国之诗六篇式微旄邱河广作于卫者也载
驰泉水竹竿为卫而作者也作于卫者卫国之所
录为卫而作者卫国之所传
顾炎武
氏曰弼鄘 ……
(第 2b 页)
君子既病矣又从而侮之曰既多曰不少著小人之
众也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
能奋飞
(顾炎武
曰日居月诸一句中自为韵/)
朱注比也 孔疏居诸语助也 朱注迭更也 毛
传微亏伤也
欧阳氏曰胡迭
(第 10b 页)
读诗质疑 卷四
千亦皆秉心塞渊之所致不应将秉心句划断
故今以臆见参之终然允臧今本作终焉允臧
依唐石经改正
顾炎武
引汉光和六年白石神
(第 19b 页)
读诗质疑 卷七
孔丛子孔子曰于缁衣见好贤之至
缁衣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
顾炎武
氏云敝予又改为兮还予授子
之粲兮敝字还字各作一句当作三章章六句
今据孔氏正义云句必联字为
(第 4a 页)
读诗质疑 卷十五
子成巢者比先王之创业而代为之言也
䲭鸮䲭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顾炎武
诗本音子室上入通韵勤闵平上通韵/)
朱注比也为鸟言以自比也鸱鸮恶鸟也鬻育闵忧
也 彭氏曰鸱鸮喻武
(第 18b 页)
读诗质疑 卷十六
日此其义也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
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牧古音墨牧与棘韵来与/)
(载平去通韵如车攻五章之例诗人用韵之变格又牧/)
(转平声为枚棘转平声为纪其反亦可通章平去入一/)
(韵从
顾炎武
之说也/)
(第 36a 页)
读诗质疑 卷二十七
今仍合为一章朱子云周颂多不叶韵疑自有
和声相叶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
叹即和声也
顾炎武
氏云周颂之诗多若韵若
不韵者意古人之歌必自有音节而今不可考
矣阙之可也
维天之命太平告
(第 6a 页)
禹贡锥指 提要
史公不敢言之义一切摈落勿污圣经
国朝名公著述如宛平孙侍郎承泽九州山水考新城
王尚书士祯蜀道驿程记昆山
顾处士炎武
日知录吴
江朱处士鹤龄禹贡长笺凡有裨于经义者悉为采入
(第 6b 页)
禹贡锥指 卷一
贡诸侯以献于天子挈贡名篇有大一统之义焉
顾炎武
日知录曰尧舜禹皆名也考之尚书帝
曰格汝舜格汝禹名其臣也尧崩之后舜与其
臣言则曰帝禹崩之后五子
(第 2b 页)
禹贡锥指 卷六
为一则而州县之额各视其所有官田之多少
轻重为准多者长洲至亩科三斗七升少者太仓
亩科二斗九升矣
顾宁人
云国家失累代之公田
(第 53a 页)
禹贡锥指 卷十三上
又名青坛山山在卫州黎阳县南七里
顾炎武
肇
城记云尔雅山一成曰伾孔安国曰山再成曰伾
今观山形当以安国为是山上有青坛汉光武平
王郎 ……
(第 68a 页)
飞云桥入漕出徐沛之中境山之北者从溜沟入漕是犹有禹分之遗意也其后或)
(塞或微而以一徐受全河之灌矣
顾宁人
云丘仲深谓以一淮受黄河之全然考之先朝徐有贞治)
(河犹疏分水之渠于濮汜之间不使之并趋一道自弘治六
(第 192b 页)
三传折诸 卷首下
荀
吴败狄于太原于是晋之北境至于洞涡雒阴之间矣
成公灭赤狄得今之潞安顷公灭肥灭鼓得今之真定
一一可考
(顾炎武
日知录)
楚地形
楚世为强国以齐威公之霸与之为敌谓之齐楚晋文
公之霸亦与之为敌谓之晋楚秦强亦曰秦楚吴 ……
(第 3a 页)
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
令名之难对韩宣子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而无令名
之患此一人语也
(尚瑗)
地名同
顾亭林
曰左传地名相同者多成二年鞍之战入自丘
舆注云齐邑三年郑师御晋败诸丘舆注云郑地哀十
四年坑氏葬诸丘舆注 ……
(第 49a 页)
秋凡三焉是
亭林先生
之说尚未备
(二十二条尚瑗续)
地名与国名同
秦国名也而庄三十一年筑台于秦注东平范县西北
有秦亭
楚国
(第 54b 页)
三传折诸 卷一
又
顾炎武
曰春秋书天王以吴楚徐越皆僭称王故加天
以别之愚按曲礼临诸侯畛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崩
曰天王崩告丧曰天王
(第 11b 页)
虞东学诗 虞东学诗 目录
滋疑惑明陈季立益加搜讨作毛诗古音考上参易书
下及楚辞参同太玄凡汉魏以来有韵之文胪列为證
其说可据本朝
顾炎武
复为四声一贯之说而三百篇
之诘屈可通叶韵之说真成疣赘矣近日东川龙为霖
著本韵一得谓六书谐声转注即言韵 ……
(第 14a 页)
诗乐说
凡诗皆乐也乐之八物所以节诗而从律也周礼大司
乐以乐语教国子乐语者诗也荀卿曰诗者中声之所
止也盖以诗为本以声为用离诗以言乐则钟鼓之徒
乐而非乐也故谓笙诗无辞者
(郑夹/漈)
非也离乐以言诗
则后世之徒诗而非诗也故谓诗有不入乐者
(顾亭/林)
非
也世徒知雅之用于朝颂之用于庙南之用于乡人邦
国而馀诗者未详所用遂以为不可入乐而徒陈美刺
转疑司马
(第 21a 页)
虞东学诗 卷一
中之乐所以彰文王之化斯为达诂尔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
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
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
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顾炎武
诗/本音服古)
(蒲北反友古音以陆/德明音义乐五教反)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孔子删诗录关雎为风 ……
(第 3a 页)
传亦宗毛义无容别为之说至此章诗义疏谓兽五
豝惟一发者不忍尽杀仁心如是故于嗟乎叹之实
胜中必双叠之说末句不入韵
亭林
谓古人言尽而
意长歌止而音不绝故有句之馀有章之馀如于嗟
麟兮于嗟乎驺虞其乐只且文王烝哉之类皆章之
(第 38a 页)
虞东学诗 卷二
殊不可信程子谓从其采得之地朱子谓系于各
国之音夫古音已不可考而诗中所指之地互见
错陈亦难以区界
顾氏炎武
曰累言之则曰邶鄘
(第 2a 页)
诗序补义 卷三
风桑中靡靡之音而楚丘忽作变调记曰郑卫之
音比于慢矣是二国之音相类乃一国之音反分
而为三恐无是理
顾氏炎武
直谓此诗简编独多
故汉儒分三国名以各冠之夫季札观乐歌邶鄘
卫曰是其卫风乎则卫诗之分久矣不得谓
(第 1b 页)
诗序补义 卷七
人而忽不知用也诗人作诗招之忽犹未悟必藉祭
仲之迎而复国未几身死贼手藉有贤人何为至斯
褰裳二章章五句
顾氏炎武
曰传曰忽何以名春秋伯子男一也辞
无所贬李因笃云春秋之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
(第 20a 页)
诗序补义 卷十
及之处也史伯云周衰晋兴岂可以翼灭于沃而谓
祚之不长乎 读书记岁聿其暮夏之九月周之十
一月也
蟋蟀三章章八句
顾炎武
谓晋为姬姓国而用夏正其说非也一王
之兴莫大于正朔胡氏春秋传夏时冠周月后儒
(第 4b 页)
诗序补义 卷十四
天之锡福是虚说受福于祖从祭祀时实说说者欲
于前三章补出郊祀恐飨帝飨亲时地皆异不必并
作一篇
顾氏炎武
曰夫使机智日生而奸伪萌起上下且不 ……
(第 22a 页)
勤于王事而不得顾其室家况吾侪乎隐然激以大
义猃狁出没无常故曰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遇敌则
致其果毅也岂不日戒无事亦不忘儆备也
亭林顾氏
曰小人所腓古制一车甲士三人步卒七
十二人炊家子十人固守衣装五人厩养五人樵汲
五人随车而动如足之腓
(第 26a 页)
诗序补义 卷十五
美之独西戎无闻焉岂四夷并起戎独帖然乎盖
千亩之败王师无功大原之料事后莫补也然则
不足以服犬戎也久矣东迁之祸殆萌蘖于此
顾炎武
曰周世有戎祸始于穆王之征犬戎宣王
之世其患如汉之安帝也幽王之世其患如晋之
怀帝也戎之所由来非
(第 17b 页)
«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