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春秋類
易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史評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雜家類
現代詩類
禪宗部類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有他国之诗六篇式微旄邱河广作于卫者也载
  驰泉水竹竿为卫而作者也作于卫者卫国之所
  录为卫而作者卫国之所传  顾炎武
氏曰弼鄘 …… (第 2b 页)
 君子既病矣又从而侮之曰既多曰不少著小人之
 众也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
能奋飞 (顾炎武
曰日居月诸一句中自为韵/)
 朱注比也 孔疏居诸语助也 朱注迭更也 毛
 传微亏伤也
 欧阳氏曰胡迭 (第 10b 页)
   千亦皆秉心塞渊之所致不应将秉心句划断
   故今以臆见参之终然允臧今本作终焉允臧
   依唐石经改正 顾炎武
引汉光和六年白石神 (第 19b 页)
 孔丛子孔子曰于缁衣见好贤之至

  缁衣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 顾炎武
氏云敝予又改为兮还予授子
   之粲兮敝字还字各作一句当作三章章六句
   今据孔氏正义云句必联字为 (第 4a 页)
  子成巢者比先王之创业而代为之言也
䲭鸮䲭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顾炎武
诗本音子室上入通韵勤闵平上通韵/)
 朱注比也为鸟言以自比也鸱鸮恶鸟也鬻育闵忧
 也 彭氏曰鸱鸮喻武 (第 18b 页)
  日此其义也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
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牧古音墨牧与棘韵来与/)
(载平去通韵如车攻五章之例诗人用韵之变格又牧/)
(转平声为枚棘转平声为纪其反亦可通章平去入一/)
(韵从 顾炎武
之说也/) (第 36a 页)
 今仍合为一章朱子云周颂多不叶韵疑自有
   和声相叶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
   叹即和声也 顾炎武
氏云周颂之诗多若韵若
   不韵者意古人之歌必自有音节而今不可考
   矣阙之可也
 维天之命太平告 (第 6a 页)
史公不敢言之义一切摈落勿污圣经
国朝名公著述如宛平孙侍郎承泽九州山水考新城
王尚书士祯蜀道驿程记昆山 顾处士炎武
日知录吴
江朱处士鹤龄禹贡长笺凡有裨于经义者悉为采入 (第 6b 页)
贡诸侯以献于天子挈贡名篇有大一统之义焉 顾炎武
日知录曰尧舜禹皆名也考之尚书帝


曰格汝舜格汝禹名其臣也尧崩之后舜与其


臣言则曰帝禹崩之后五子 (第 2b 页)
为一则而州县之额各视其所有官田之多少


轻重为准多者长洲至亩科三斗七升少者太仓


亩科二斗九升矣 顾宁人
云国家失累代之公田 (第 53a 页)
又名青坛山山在卫州黎阳县南七里 顾炎武



城记云尔雅山一成曰伾孔安国曰山再成曰伾


今观山形当以安国为是山上有青坛汉光武平


王郎 …… (第 68a 页)
飞云桥入漕出徐沛之中境山之北者从溜沟入漕是犹有禹分之遗意也其后或)


(塞或微而以一徐受全河之灌矣 顾宁人
云丘仲深谓以一淮受黄河之全然考之先朝徐有贞治)


(河犹疏分水之渠于濮汜之间不使之并趋一道自弘治六 (第 192b 页)

吴败狄于太原于是晋之北境至于洞涡雒阴之间矣
成公灭赤狄得今之潞安顷公灭肥灭鼓得今之真定
一一可考 (顾炎武
日知录)
楚地形
楚世为强国以齐威公之霸与之为敌谓之齐楚晋文
公之霸亦与之为敌谓之晋楚秦强亦曰秦楚吴 …… (第 3a 页)
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
令名之难对韩宣子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而无令名
之患此一人语也(尚瑗)
地名同 顾亭林
曰左传地名相同者多成二年鞍之战入自丘
舆注云齐邑三年郑师御晋败诸丘舆注云郑地哀十
四年坑氏葬诸丘舆注 …… (第 49a 页)
秋凡三焉是 亭林先生
之说尚未备(二十二条尚瑗续)
地名与国名同
秦国名也而庄三十一年筑台于秦注东平范县西北
有秦亭
楚国 (第 54b 页)
顾炎武
曰春秋书天王以吴楚徐越皆僭称王故加天
以别之愚按曲礼临诸侯畛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崩
曰天王崩告丧曰天王 (第 11b 页)
滋疑惑明陈季立益加搜讨作毛诗古音考上参易书
下及楚辞参同太玄凡汉魏以来有韵之文胪列为證
其说可据本朝 顾炎武
复为四声一贯之说而三百篇
之诘屈可通叶韵之说真成疣赘矣近日东川龙为霖
著本韵一得谓六书谐声转注即言韵 …… (第 14a 页)
  诗乐说
凡诗皆乐也乐之八物所以节诗而从律也周礼大司
乐以乐语教国子乐语者诗也荀卿曰诗者中声之所

止也盖以诗为本以声为用离诗以言乐则钟鼓之徒
乐而非乐也故谓笙诗无辞者(郑夹/漈)非也离乐以言诗
则后世之徒诗而非诗也故谓诗有不入乐者 (顾亭/林)

也世徒知雅之用于朝颂之用于庙南之用于乡人邦
国而馀诗者未详所用遂以为不可入乐而徒陈美刺
转疑司马 (第 21a 页)
  中之乐所以彰文王之化斯为达诂尔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
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
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
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顾炎武
诗/本音服古)
 (蒲北反友古音以陆/德明音义乐五教反)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孔子删诗录关雎为风 …… (第 3a 页)
 传亦宗毛义无容别为之说至此章诗义疏谓兽五

 豝惟一发者不忍尽杀仁心如是故于嗟乎叹之实
 胜中必双叠之说末句不入韵 亭林
谓古人言尽而
 意长歌止而音不绝故有句之馀有章之馀如于嗟
 麟兮于嗟乎驺虞其乐只且文王烝哉之类皆章之 (第 38a 页)
  殊不可信程子谓从其采得之地朱子谓系于各
  国之音夫古音已不可考而诗中所指之地互见
  错陈亦难以区界 顾氏炎武
曰累言之则曰邶鄘 (第 2a 页)
  风桑中靡靡之音而楚丘忽作变调记曰郑卫之
  音比于慢矣是二国之音相类乃一国之音反分
  而为三恐无是理 顾氏炎武
直谓此诗简编独多
  故汉儒分三国名以各冠之夫季札观乐歌邶鄘
  卫曰是其卫风乎则卫诗之分久矣不得谓 (第 1b 页)
 人而忽不知用也诗人作诗招之忽犹未悟必藉祭
 仲之迎而复国未几身死贼手藉有贤人何为至斯
 褰裳二章章五句
   顾氏炎武
曰传曰忽何以名春秋伯子男一也辞
  无所贬李因笃云春秋之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 (第 20a 页)
 及之处也史伯云周衰晋兴岂可以翼灭于沃而谓
 祚之不长乎 读书记岁聿其暮夏之九月周之十
 一月也
 蟋蟀三章章八句
   顾炎武
谓晋为姬姓国而用夏正其说非也一王
  之兴莫大于正朔胡氏春秋传夏时冠周月后儒 (第 4b 页)
 天之锡福是虚说受福于祖从祭祀时实说说者欲
 于前三章补出郊祀恐飨帝飨亲时地皆异不必并
 作一篇
  顾氏炎武
曰夫使机智日生而奸伪萌起上下且不 …… (第 22a 页)
 勤于王事而不得顾其室家况吾侪乎隐然激以大

 义猃狁出没无常故曰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遇敌则
 致其果毅也岂不日戒无事亦不忘儆备也
  亭林顾氏
曰小人所腓古制一车甲士三人步卒七
 十二人炊家子十人固守衣装五人厩养五人樵汲
 五人随车而动如足之腓 (第 26a 页)
  美之独西戎无闻焉岂四夷并起戎独帖然乎盖

  千亩之败王师无功大原之料事后莫补也然则
  不足以服犬戎也久矣东迁之祸殆萌蘖于此
   顾炎武
曰周世有戎祸始于穆王之征犬戎宣王
  之世其患如汉之安帝也幽王之世其患如晋之
  怀帝也戎之所由来非 (第 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