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詩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目錄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太玄部
 (前某官某侯某/再拜承制诏)迎用雁羊酒米如初(文曰皇帝曰咨/前某官某侯何)
 (岁吉月令吉日唯未率礼以迎今遣使持节兼太保/侍中 太宰武陵王晞
迎后家答皇帝嘉命使者晞重)
 (宣中诏令月吉辰备礼以迎上公宗卿兼至副介近/臣百两臣蝼蚁之族猥承大礼忧 …… (第 40b 页)
 (肃奉典制前某官某侯粪土臣某谨/因使者兼某官某侯王晞上谨答)册皇后文曰惟
 升平元年八月皇帝使使持节兼太保侍中 太宰武
 陵王晞
册命故散骑侍郎女何氏为皇后咨尔易本
 乾坤诗首关雎王化之本实由内辅是故皇英嫔虞 (第 40b 页)
馀八子不显母氏并早
夭又无封国及追谥
元帝六男宫人荀氏生明帝及琅邪孝王裒石倢伃生
东海哀王冲王才人生 武陵威王晞
郑夫人生琅邪悼
王焕及简文帝
明帝二男庾皇后生成帝康帝 …… (第 17a 页)
四皇子郑修容生皇子智并
次晋熙王燮与皇子法良同生泉美人生邵陵殇王友
次江夏王跻与第四皇子同生徐良人生 武陵王
赞杜
修华生随阳王翙次新兴王嵩与 (第 21b 页)
武陵王
赞同生又泉
美人生始建王禧智并燮跻赞并出继法良未封第四
皇子未有名早夭 (第 21b 页)
嗣封其日薨复以皇子昱为琅邪王咸和之初昱徙封/会稽以岳为琅邪王今岳入继大宗故以奕继哀王后)
壬辰冰充及 武陵王晞
会稽王昱尚书令诸葛恢并受
顾命(会工/外翻)癸巳帝崩(年二/十二)帝幼冲嗣位不亲庶政及长
颇有勤俭之 (第 3a 页)
将军 赵故西中郎
将王擢遣使请降拜擢秦州刺史(王擢自石虎时当秦/陇之任降户江翻下)
(同/) 丁酉以 武陵王晞
为太宰 丙辰燕王隽如中山
 王午闻魏败时邓恒已死(恒户/登翻)午自称安国王八月
戊辰燕王隽遣慕容恪封 (第 20b 页)
 矣任以大柄又从而猜之鲜有不召乱者也

乙酉健卒(年三/十九)谥曰景明皇帝庙号高祖丙戌太子生
即位(苻生字长生/健第三子也)大赦改元寿光群臣奏曰未踰年而
改元非礼也(古礼君薨世子即位/既踰年而后称元年)生怒穷推议主得右
仆射段纯杀之 秋七月以吏部尚书周闵为左仆射
或告会稽王昱曰(会工/外翻) 武陵王
第中大修器仗将谋非
(第 3b 页)
(武陵王/晞
也)昱以告太常王彪之彪之曰 (第 3b 页)
武陵王
之志尽
于驰骋畋猎而已耳(骋丑/郢翻)深愿静之以安异同之论勿
复以为言昱善之(为武陵终以此得祸彪之 …… (第 3b 页)
许昌颍川谯沛诸城
相次皆没于燕 秦王坚以王猛为吏部尚书寻迁太
子詹事十一月为左仆射馀官如故 十二月封 武陵

王晞
子㻱为梁王(㻱与琎/同音津) 大旱 辛酉燕主隽寝疾
谓大司马太原王恪曰吾病必不济今二方未平(二方/谓 (第 37b 页)
(辞欲入见/而陈之)帝引见(见贤/遍翻)便泣下数十行(行户/刚翻)温兢惧竟
不能一言而出 太宰武陵王晞
好习武事(好呼/到翻)为温所
忌欲废之以事示王彪之彪之曰武陵亲 (第 10b 页)
(武陵王晞/
亦元帝子)
(出继 (第 10b 页)
武陵/王
哲后)未有显罪不可以猜嫌之间便相废徙公建
立圣明当崇奖王室与伊周同美此大事宜更深详温
曰此已成事卿勿 …… (第 10b 页)
虎生之弟也庚
戌尊褚太后曰崇德太后初殷浩卒大司马温使人赍
书吊之浩子涓不荅(涓圭/渊翻)亦不诣温而与 武陵王晞

广州刺史庾蕴希之弟也素与温有隙温恶殷庾宗彊
欲去之(恶乌路翻/去羌吕翻)辛亥使其弟秘逼新蔡王晃( …… (第 11a 页)
掾于绢翻)癸丑温杀东海王三子
及其母(即田氏孟氏及/所生三男也)甲寅御史中丞谯王恬承温旨
请依律诛 武陵王晞
诏曰悲惋惶怛(惋乌/贯翻)非所忍闻况
言之哉其更详议恬承之孙也(谯王氶死于王敦之难/承当作氶音注见前 (第 11b 页)
 秦王坚以左禁将军扬壁为秦州刺史尚书赵迁为
洛州刺史南巴校尉姜宇为宁州刺史(苻秦于南中/置南巴校尉)
十一月乙酉葬定皇后于隆平陵 十二月秦以左将
军都贵为荆州刺史镇彭城(都贵镇襄阳/彭城误也)置东豫州以
毛当为刺史镇许昌 是岁秦王坚遣高密太守毛璪
之等二百馀人来归(毛璪之被禽/见上四年)

六年春正月帝初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内(后汉书姜肱/传曰就精庐)
(求见徵君贤曰精庐即精舍也盖以专精讲/习所业为义今儒释肄业之地通曰精舍)引诸沙门
居之尚书左丞王雅表谏不从雅肃之曾孙也(王肃仕/曹魏以)
(经学著名武/帝肃外孙也) 丁酉以尚书谢石为仆射 二月东夷
西域六十二国入贡于秦 夏六月庚子朔日有食之
 秋七月甲午交阯太守杜瑗斩李逊交州平 冬十
月故 武陵王晞
卒于新安(晞徙新安见上卷/简文帝咸安元年)追封新宁
郡王命其子遵为嗣 十一月己亥以前会稽内史郗 (第 29b 页)
王玄行天子礼乐妃为王后世
子为太子丁丑卞范之为禅诏(禅时战/翻下同)使临川王宝逼
帝书之宝晞之曾孙也 (武陵王晞
死于/桓温废立之际)庚辰帝临轩遣 (第 8a 页)
与轨奔
襄阳宗之参军李应之闭门不纳甲午休之宗之轨及
谯王文思新蔡王道赐(此又一司马道赐也新蔡王晃/以 武陵王晞
事废后以道赐袭)
(爵/)梁州刺史马敬南阳太守鲁范俱奔秦宗之素得士
民心争为之卫送出境王镇恶等追之尽 (第 6b 页)
 戴逵(晋书本传字安道谯国人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馀巧艺靡不毕综总角时)
  (以鸡卵汁溲白瓦屑作郑玄碑又为文而自镌之/词丽器妙时人莫不惊叹 太宰武陵王晞
闻其善)
  (鼓琴使人召之逵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后徙居会稽之剡县性高洁尝以礼度自)
  (第 4a 页)
  前有灵应庙唐左台监察御史张文成有记(详见/祠祀)
 晋龙骧将军汪文和墓 万历严州府志在小金山
  左知县严贞度重竖碑裔孙汪道昆纪事
 晋 太宰司马晞
墓 严陵志在县西二里旧经据新
  安郡记云太宰坟即 (第 4b 页)
司马晞
徙于此而薨遂葬兹
  地所立三坟高二丈丧后归并馀空冢 (第 4b 页)
  来宾桥驯象街近桥有来宾楼故名
  善世桥来宾桥西皆跨跃马涧水流通城濠
  板桥县西南四十里晋简文帝为王时常与桓温
  及 武陵王晞
同载游于板桥温遽令鸣鼓吹角车
  驰卒奔晞大恐帝安然无惧色温由是惮服又晋 (第 6b 页)
    颍州府

 晋戴逵字安道谯国人 太宰武陵王晞
闻其善鼓琴
  使人召之逵对使者破琴曰安道不为王门伶人
  遂徙居会稽剡县王徽之尝雪夜访之孝武帝时 (第 18b 页)
建平
王宏以闻秋七月癸卯浔阳柴桑菽粟旅生弥漫原
野建平王宏以闻二十九年秋八月癸酉白鹿见鄱
阳南中郎将 武陵王
炜以献(豫章书) (第 11a 页)
元温出次中堂分兵屯
卫温有足疾诏乘舆入殿温撰辞欲陈述废立本意帝
引见便泣下数十行温兢惧竟不能一言而出 太宰武
陵王晞
好习武事为温所忌欲废之以事示王彪之彪 …… (第 52a 页)
领宿卫殿中安之虎生之弟也
庚戍尊褚太后曰崇德太后初殷浩卒大司马温使人
赍书吊之浩子涓不荅亦不诣温而与 武陵王
睎游广 …… (第 52b 页)
谋反帝对之流涕温皆收付廷
尉倩柔皆蕴之弟也癸丑温杀东海王三子及其母甲
寅御史中丞谯王恬承温旨请依律诛 武陵王晞
诏曰
惋惶怛非所忍闻况言之哉其更详议恬承之孙也 (第 53a 页)
 (龄即海/西公)皆在襁褓冰请以母弟琅邪王岳为嗣帝许
 之中书何充曰父子相传先王旧典且今将如孺子
 何冰不听帝乃诏冰充及 武陵王晞(字道叔/元帝子)
会稽王
 昱(元帝少子/即简文帝)尚书令诸葛恢(字道明/阳都人)并受顾命而崩
 琅邪王即位委政于冰充 (第 55b 页)
 (龄即海/西公)皆在襁褓冰请以母弟琅邪王岳为嗣帝许
 之中书何充曰父子相传先王旧典且今将如孺子
 何冰不听帝乃诏冰充及武陵王晞(字 道叔/
元帝子)会稽王
 昱(元帝少子/即简文帝)尚书令诸葛恢(字道明/阳都人)并受顾命而崩
 琅邪王即位委 (第 55b 页)
 (诈也推问果然帝二子丕奕皆在襁褓冰恐易世之/后亲属愈疏为人所间请以母弟琅邪王岳为嗣帝)
 (许之中书令何充曰父子相傅先王旧典且今将如/孺子何冰不听帝乃诏冰充及 武陵王晞
会稽王昱)
 (尚书令诸葛恢并受顾命而崩琅/邪王即位亮阴不言委政于冰充)质实(襁褓注见汉/殇帝延平元 (第 16a 页)
 (百官迎昱即帝位温有足疾诏乘舆入殿温撰辞欲/陈述废立本意帝引见便泣下数十行温兢惧竟不)
 (能一言而出 太宰武陵王晞
好习武事温忌之表免/其官尊褚太后曰崇德太后逼新蔡王晃自列与晞)
 (及殷浩之子涓及庾蕴弟倩柔等谋反收 (第 35b 页)
 (悯/帝)第五猗(荆州/刺史)     王 □(荆州/刺史)

  石 览(襄城/太守)     山 简(怀人都督荆襄/等州诸军事)
 (元/帝) 司马晞(将军/)
     丼 卓(丹阳人督沔北/诸军镇襄阳)
  卞 敦(冤句人监沔北诸军/戍夏口湘州刺史)
  刘 (第 12b 页)
  左右领军卫
初魏武为汉丞相相府自置领军非汉官也建安十二
年改为中领军以史涣为之与护军韩浩皆领禁兵文
帝受汉禅始置领军将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魏文/帝践)
(祚始置领军将/军以曹休为之)晋武帝初省使中军将军羊祜统二卫
前后左右骁骑七军营兵即领军之任也祜迁罢复置

北军中候怀帝永嘉中改中军曰中领军元帝永昌元
年复改曰北军中候寻复为领军成帝时复以为中候
而陶侃居之寻复为领军魏晋领护皆金章紫绶中领
中护银章青绶武冠绛朝服佩水苍玉(晋郤鉴庾亮纪/瞻卞壸陆晔褚)
(翼王彪之会稽王道子沈嘉 武陵/王
导孔安国谢鲲等并为领军)宋置领军将军一人
掌内军护军将军一人掌外军齐有领军及中领军凡
为中小轻同一官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