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詩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目錄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太玄部
诸王持重为所生母服议(晋/) (宋/)
晋穆帝永和中尚书令顾和表云为人后者降其所生
夺天属之性明至公之义降杀节文著于周典按济南
王统昔为庶母居庐持重违冒礼度肆其私情宜以礼
夺服奏可至孝武泰元中太常车胤上事礼庶子为后
为其母缌麻三月自顷公侯卿士庶子为后为其庶母
同之于嫡礼记云为父后为出母无服无服也者不祭
故也今身承祖宗之重而以庶母之私废烝尝之事求
之情礼失莫大焉允又上事云经年未被告报若以所
陈或缪则经有明文若以古今不同则晋有成典又升
平年中故 太宰武陵王 所生母丧表求齐缞三年诏听
依乐安王故事制大功九月兴宁中故梁王逢所生母
丧亦求三年诏书依太宰故事同服大 …… (第 6a 页)
之
厌不言为后者也即今犹皆三年
诸王出后降本父母及所生母服议(东晋/) (宋/)
东晋琅琊王为前 太宰武陵王 服郎中令王奥问徐邈
曰昆弟俱仕一人为大夫一人为士便降太宰是为庶
人诸侯而全持庶人之服乎元皇帝入承大宗 (第 6b 页)
孝王出
嗣宗国殿下出后孝王于元帝故得为子不邈答曰议
者多谓琅琊孝王应从出为人后例降一等今琅琊当
为 武陵王 服大功按礼受重必以尊服服之而降本亲
此诚然矣今所疑者元皇帝本琅琊嗣王既光启中兴
命孝王委重傅祀实受之 …… (第 7a 页)
王所承既异则大制宜降故论者据此为断子之离父
父之舍子其所承继不同何得复全其本故吾无易众
议穆帝升平中 太宰武陵王 所生母丧表乞齐缞三年
诏听依昔乐安王故事制大功九月太常江夷上博士
孔恢议礼云庶子为父后者为其母缌又云 (第 8a 页)
晋穆帝永和中尚书令顾和表云为人后者降其所生
夺天属之性明至公之义降杀节文著于周典按济南
王统昔为庶母居庐持重违冒礼度肆其私情宜以礼
夺服奏可至孝武泰元中太常车胤上事礼庶子为后
为其母缌麻三月自顷公侯卿士庶子为后为其庶母
同之于嫡礼记云为父后为出母无服无服也者不祭
故也今身承祖宗之重而以庶母之私废烝尝之事求
之情礼失莫大焉允又上事云经年未被告报若以所
陈或缪则经有明文若以古今不同则晋有成典又升
平年中故 太宰武陵王 所生母丧表求齐缞三年诏听
依乐安王故事制大功九月兴宁中故梁王逢所生母
丧亦求三年诏书依太宰故事同服大 …… (第 6a 页)
之
厌不言为后者也即今犹皆三年
诸王出后降本父母及所生母服议(东晋/) (宋/)
东晋琅琊王为前 太宰武陵王 服郎中令王奥问徐邈
曰昆弟俱仕一人为大夫一人为士便降太宰是为庶
人诸侯而全持庶人之服乎元皇帝入承大宗 (第 6b 页)
孝王出
嗣宗国殿下出后孝王于元帝故得为子不邈答曰议
者多谓琅琊孝王应从出为人后例降一等今琅琊当
为 武陵王 服大功按礼受重必以尊服服之而降本亲
此诚然矣今所疑者元皇帝本琅琊嗣王既光启中兴
命孝王委重傅祀实受之 …… (第 7a 页)
王所承既异则大制宜降故论者据此为断子之离父
父之舍子其所承继不同何得复全其本故吾无易众
议穆帝升平中 太宰武陵王 所生母丧表乞齐缞三年
诏听依昔乐安王故事制大功九月太常江夷上博士
孔恢议礼云庶子为父后者为其母缌又云 (第 8a 页)
战破吴军于板桥莹等皆遇害 金陵故事云晋伐
吴丞相张悌死之悌家在板桥西 建康实录云晋
简文帝尝与桓温及 武陵王晞 同载游于板桥温遽
令鸣鼓吹角车驱卒奔欲观其所为晞大恐求下车
帝安然无惧色温由是惮服 梁武帝起兵令 (第 39b 页)
吴丞相张悌死之悌家在板桥西 建康实录云晋
简文帝尝与桓温及 武陵王晞 同载游于板桥温遽
令鸣鼓吹角车驱卒奔欲观其所为晞大恐求下车
帝安然无惧色温由是惮服 梁武帝起兵令 (第 39b 页)
庾冰说成帝立母弟为嗣
咸康八年成帝不豫二子丕奕皆在襁褓庾冰自以兄
弟秉权日久恐易世之后亲属愈疏为它人所间每说
成帝以国有彊敌宜立长君请以母弟琅邪王岳为嗣
成帝许之中书令何充曰父子相傅先王旧典易之者
鲜不致乱故武王不授圣弟非不爱也今琅邪践阼将
如孺子何冰不听下诏以岳为嗣冰充及 武陵王晞 会
稽王昱尚书令诸葛恢并受顾命成帝幼冲嗣位不亲
庶政及长颇有勤俭之德
石虎杀太子宣
永和四年赵 (第 23b 页)
咸康八年成帝不豫二子丕奕皆在襁褓庾冰自以兄
弟秉权日久恐易世之后亲属愈疏为它人所间每说
成帝以国有彊敌宜立长君请以母弟琅邪王岳为嗣
成帝许之中书令何充曰父子相傅先王旧典易之者
鲜不致乱故武王不授圣弟非不爱也今琅邪践阼将
如孺子何冰不听下诏以岳为嗣冰充及 武陵王晞 会
稽王昱尚书令诸葛恢并受顾命成帝幼冲嗣位不亲
庶政及长颇有勤俭之德
石虎杀太子宣
永和四年赵 (第 23b 页)
也如是而图中原所谓不度德不量力矣馀见通鉴
以豫州刺史谢尚为安西将军北中郎将荀羡屯寿春
张遇反于许昌浩不能进(以通/鉴修)三月姚弋仲卒襄帅众
来降屯谯城(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燕慕容恪大败魏主闵
五月辛卯杀之六月闵子智以邺降获传国玺(以载/记修)谢
尚姚襄攻许昌秦主健遣兵救之丁亥尚等大败于诫
桥殷浩退屯寿春(以列/传修)
解题曰按晋惠帝纪云许昌之诫桥
秋八月庚午燕取邺(以吕祖谦/标目修)镇军大将军 武陵王晞
为大宰(本/纪)九月殷浩屯泗口以军兴罢太学生徒(以通/鉴修)
冬十月谢尚遣兵克许昌(以通/鉴修)十一 (第 8b 页)
以豫州刺史谢尚为安西将军北中郎将荀羡屯寿春
张遇反于许昌浩不能进(以通/鉴修)三月姚弋仲卒襄帅众
来降屯谯城(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燕慕容恪大败魏主闵
五月辛卯杀之六月闵子智以邺降获传国玺(以载/记修)谢
尚姚襄攻许昌秦主健遣兵救之丁亥尚等大败于诫
桥殷浩退屯寿春(以列/传修)
解题曰按晋惠帝纪云许昌之诫桥
秋八月庚午燕取邺(以吕祖谦/标目修)镇军大将军 武陵王晞
为大宰(本/纪)九月殷浩屯泗口以军兴罢太学生徒(以通/鉴修)
冬十月谢尚遣兵克许昌(以通/鉴修)十一 (第 8b 页)
定
三月冠军将军建城公周楚卒(以夲/纪修)秦伐仇池夏四月
降之(以夲纪/通鉴修)凉张天锡称藩于秦(以通/鉴修)冬十一月丁未
桓温入建康废帝为东海王己酉立会稽王昱为皇帝
改元庚戌尊皇太后为崇德太后癸丑杀东海王二子
乙卯废徙 武陵王晞 族诛著作郎殷涓太宰长史庾倩
等辛酉还姑孰十二月庚寅降东海王为海西公(以本/纪通) (第 2a 页)
三月冠军将军建城公周楚卒(以夲/纪修)秦伐仇池夏四月
降之(以夲纪/通鉴修)凉张天锡称藩于秦(以通/鉴修)冬十一月丁未
桓温入建康废帝为东海王己酉立会稽王昱为皇帝
改元庚戌尊皇太后为崇德太后癸丑杀东海王二子
乙卯废徙 武陵王晞 族诛著作郎殷涓太宰长史庾倩
等辛酉还姑孰十二月庚寅降东海王为海西公(以本/纪通) (第 2a 页)
右𨽻在城录事司及上元县境
板桥(在城西南三十里吴后主闻晋师将至甚惧自选/羽林精甲配沈莹孙振等屯于板桥晋将周浚张)
(乔等接战破吴军莹等皆遇害金陵故事云晋伐吴丞/相张悌死之冢在板桥西实录晋简文帝尝与桓温及) (武陵王晞 同载游于板桥温遽令鸣鼓吹角车驱卒奔欲/观其所为晞大恐求下车帝安然无惧色温由是惮服)
新林桥(在城西南 (第 65a 页)
板桥(在城西南三十里吴后主闻晋师将至甚惧自选/羽林精甲配沈莹孙振等屯于板桥晋将周浚张)
(乔等接战破吴军莹等皆遇害金陵故事云晋伐吴丞/相张悌死之冢在板桥西实录晋简文帝尝与桓温及) (武陵王晞 同载游于板桥温遽令鸣鼓吹角车驱卒奔欲/观其所为晞大恐求下车帝安然无惧色温由是惮服)
新林桥(在城西南 (第 65a 页)
夏统(字仲御女洛中在船曝药唱贾充问之为歌慕/歌禹河 之章曹娥小海 伍大风至漱天门)
鲁褒(嫉时贪鄙著钱/神论莫知所终)
宋纤(教授酒泉之南山三千人/太守杨宣马岌皆不得见)
戴逵 (武陵王晞 召之/不为黄门伶人) (第 12b 页)
鲁褒(嫉时贪鄙著钱/神论莫知所终)
宋纤(教授酒泉之南山三千人/太守杨宣马岌皆不得见)
戴逵 (武陵王晞 召之/不为黄门伶人) (第 12b 页)
诏以琅琊王岳为嗣曰琅琊王
岳亲则母弟体则仁长君人之风允塞时望肆尔王公
卿士其辅之以祗奉祖宗明祀壬辰引 武陵王晞 会稽
王昱中书监庾冰中书令何充并受遗顾命癸巳帝崩
于西堂秋十月丙辰葬兴平陵在县北七里鸡笼山阳 (第 38b 页)
岳亲则母弟体则仁长君人之风允塞时望肆尔王公
卿士其辅之以祗奉祖宗明祀壬辰引 武陵王晞 会稽
王昱中书监庾冰中书令何充并受遗顾命癸巳帝崩
于西堂秋十月丙辰葬兴平陵在县北七里鸡笼山阳 (第 38b 页)
太宗简文皇帝
简文帝讳昱字道万元帝之少子幼而岐嶷郭璞见之
谓人曰兴晋祚者必此人也及长清虚少欲善玄言永
昌元年封琅琊王食邑会稽宣城咸和初又徙会稽王
废帝即位又改封琅琊领丞相录尚书事前后辅穆哀
废三帝及太和末桓温讽太后废海西公十一月己酉
温率百官具法驾乘舆迎帝立于朝堂变服著平巾帻
单衣东面拜受玺绂即日即皇帝位改元咸安元年庚
戌使兼太尉周颐告于太庙桓温出次中堂分兵屯卫
(案宗室传太宗初即位未解严桓温屯中堂夜警御史/中丞敬王恬奏劾温大不敬请理温罪温见叹曰此儿)
(乃敢弹我/真可畏也)辛亥温使弟秘诬逼新蔡王晃与 武陵王晞
谋反 晞字道升元帝中子出 (第 38a 页)
武陵王 哲之后太兴 …… (第 38a 页)
元年嗣封 武陵王 穆帝初迁 (第 38b 页)
太宰晞 无学术而有武干
为桓温所忌及帝即位温乃表晞包藏亡命事连袁真
诏免晞官以王归藩既而温寻又谋新蔡王晃反与 …… (第 38b 页)
武陵王 等诛不果深恐帝知而安慰之寻大赦天下以
温为丞相温不受辛酉温旋白石因上镇姑熟十二月
戊子诏京师有经年之 …… (第 39a 页)
十二即位立一年年五十三谥
曰简文皇帝庙号太宗帝少善容止留心坟籍不以居
处为意凝尘满席湛如也尝与桓温及 武陵王晞 同载
游于板桥温遽令鸣鼓吹角车驰卒奔欲观其所为晞大
恐求下车帝安然无惧色温由此惮服及温仗文武之任
而 (第 42b 页)
简文帝讳昱字道万元帝之少子幼而岐嶷郭璞见之
谓人曰兴晋祚者必此人也及长清虚少欲善玄言永
昌元年封琅琊王食邑会稽宣城咸和初又徙会稽王
废帝即位又改封琅琊领丞相录尚书事前后辅穆哀
废三帝及太和末桓温讽太后废海西公十一月己酉
温率百官具法驾乘舆迎帝立于朝堂变服著平巾帻
单衣东面拜受玺绂即日即皇帝位改元咸安元年庚
戌使兼太尉周颐告于太庙桓温出次中堂分兵屯卫
(案宗室传太宗初即位未解严桓温屯中堂夜警御史/中丞敬王恬奏劾温大不敬请理温罪温见叹曰此儿)
(乃敢弹我/真可畏也)辛亥温使弟秘诬逼新蔡王晃与 武陵王晞
谋反 晞字道升元帝中子出 (第 38a 页)
武陵王 哲之后太兴 …… (第 38a 页)
元年嗣封 武陵王 穆帝初迁 (第 38b 页)
太宰晞 无学术而有武干
为桓温所忌及帝即位温乃表晞包藏亡命事连袁真
诏免晞官以王归藩既而温寻又谋新蔡王晃反与 …… (第 38b 页)
武陵王 等诛不果深恐帝知而安慰之寻大赦天下以
温为丞相温不受辛酉温旋白石因上镇姑熟十二月
戊子诏京师有经年之 …… (第 39a 页)
十二即位立一年年五十三谥
曰简文皇帝庙号太宗帝少善容止留心坟籍不以居
处为意凝尘满席湛如也尝与桓温及 武陵王晞 同载
游于板桥温遽令鸣鼓吹角车驰卒奔欲观其所为晞大
恐求下车帝安然无惧色温由此惮服及温仗文武之任
而 (第 42b 页)
鼓琴工书画其馀巧艺莫不毕综总角时以鸡卵汁溲
白瓦屑作郑玄碑又为文而自镌之见者莫不惊叹其
词丽其器妙 太宰武陵王晞 闻其善鼓琴使人召之达
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晞怒乃更引其
兄述述闻命欣然抱琴而往逵后居会稽之 (第 35a 页)
白瓦屑作郑玄碑又为文而自镌之见者莫不惊叹其
词丽其器妙 太宰武陵王晞 闻其善鼓琴使人召之达
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晞怒乃更引其
兄述述闻命欣然抱琴而往逵后居会稽之 (第 35a 页)
州军事江州刺史鄱阳属江州郡故称鄱阳也冰七
子倩柔以海西公废桓温陷以 武陵王 党杀之蕴于
广州饮鸩卒希以讨桓温故城陷被擒希邈及子侄 (第 10a 页)
子倩柔以海西公废桓温陷以 武陵王 党杀之蕴于
广州饮鸩卒希以讨桓温故城陷被擒希邈及子侄 (第 10a 页)
君闇臣鄙以当苻坚王猛之威安得不亡乎
简文帝(昱/)咸安元年(春桓温斩袁瑾○夏秦符雅伐氐/氐主杨纂降○冬桓温入朝用郤)
(超计废海西公立丞相会稽王昱为/帝又杀 武陵王晞 诏加温为丞相)二(春秦慕容桓/据辽东叛讨)
(平之皇夏秦以王猛为丞相阳平公融为冀州牧政/秋立 子 (第 2b 页)
简文帝(昱/)咸安元年(春桓温斩袁瑾○夏秦符雅伐氐/氐主杨纂降○冬桓温
(超计废海西公立丞相会稽王昱为/帝又杀 武陵王晞 诏加温为丞相)二(春秦慕容桓/据辽东叛讨)
(平之皇夏秦以王猛为丞相阳平公融为冀州牧政/秋立 子 (第 2b 页)
也(按西晋四主凡五十二年大旱多矣未尝亲雩以/祈农事今元帝中兴能修雩祀诚得礼矣虽非龙)
(见于/时无)皇子晞第四子封 武陵王 正也(事迹在武帝/太元六年)初
置諌鼓谤木者书贤君能复古道有意于治矣诏州
牧举善察恶戊申诏云州牧 (第 2b 页)
(见于/时无)皇子晞第四子封 武陵王 正也(事迹在武帝/太元六年)初
置諌鼓谤木者书贤君能复古道有意于治矣诏州
牧举善察恶戊申诏云州牧 (第 2b 页)
宋 阮逸 注
经简文帝咸安元年帝正月夏四月秋七月冬十一月
桓温分兵屯卫乙卯温废 武陵王晞 十二月初荐渌酒
于太庙
传曰简文帝讳昱字道万元帝第六子也桓温既废 …… (第 1a 页)
事不能制桓温之跋扈以辅幼主虽践阼体元亦讥
其未尽善也故不书即位冬十一月帝既即位桓温
虑有变故分兵屯卫桓温不称官贬其专也 武陵王
晞 者元帝第四子出继武嘉王诘后迁太宰无学术
而有机干温素忌之温既立简文乃表晞谋逆收付
廷尉请诛之简文 …… (第 1b 页)
池也
经太元九年春帝正月封宝为临川王遵为新宁王将
军刘牢之克谯城将军桓冲降新城魏兴上庸三郡二
月辛巳宣城公桓冲薨夏四月己卯增大学生百人姚
苌僣称秦王六月癸丑崇德皇太后崩秋七月高密王
纯之修洛阳陵己酉苻坚及慕容冲战于郑西坚败绩
八月司空郤愔薨九月都督谢玄克鄄城冬十月河间
王昙之薨(无/传)庚午苻朗来降十二月秦将吕光窃据河
右
传曰简文帝淑仪顾氏生临川王郁郁卒以 武陵王
孙宝为临川王嗣焉遵字茂远元帝孙 (第 14b 页)
武陵王晞 幼
子也袭封新宁王刘牢之为将军以苻坚馀寇屯结
在谯牢之击平谯城复淮北地也桓冲遣上庸太守
郭宝伐 …… (第 14b 页)
序击走之高平翟畅者执其太守徐含远以郡降翟
辽书盗微之也戴逵字安道谯人也博学好谈论能
鼓琴攻书画少时以鸡卵汁溲白瓦屑作郑玄碑自
镌之 武陵王晞 召逵鼓琴逵不从曰不为王门伶人
也后居会稽剡县尝著论曰儒家尚誉本以兴贤也 (第 19b 页)
经简文帝咸安元年帝正月夏四月秋七月冬十一月
桓温分兵屯卫乙卯温废 武陵王晞 十二月初荐渌酒
于太庙
传曰简文帝讳昱字道万元帝第六子也桓温既废 …… (第 1a 页)
事不能制桓温之跋扈以辅幼主虽践阼体元亦讥
其未尽善也故不书即位冬十一月帝既即位桓温
虑有变故分兵屯卫桓温不称官贬其专也 武陵王
晞 者元帝第四子出继武嘉王诘后迁太宰无学术
而有机干温素忌之温既立简文乃表晞谋逆收付
廷尉请诛之简文 …… (第 1b 页)
池也
经太元九年春帝正月封宝为临川王遵为新宁王将
军刘牢之克谯城将军桓冲降新城魏兴上庸三郡二
月辛巳宣城公桓冲薨夏四月己卯增大学生百人姚
苌僣称秦王六月癸丑崇德皇太后崩秋七月高密王
纯之修洛阳陵己酉苻坚及慕容冲战于郑西坚败绩
八月司空郤愔薨九月都督谢玄克鄄城冬十月河间
王昙之薨(无/传)庚午苻朗来降十二月秦将吕光窃据河
右
传曰简文帝淑仪顾氏生临川王郁郁卒以 武陵王
孙宝为临川王嗣焉遵字茂远元帝孙 (第 14b 页)
武陵王晞 幼
子也袭封新宁王刘牢之为将军以苻坚馀寇屯结
在谯牢之击平谯城复淮北地也桓冲遣上庸太守
郭宝伐 …… (第 14b 页)
序击走之高平翟畅者执其太守徐含远以郡降翟
辽书盗微之也戴逵字安道谯人也博学好谈论能
鼓琴攻书画少时以鸡卵汁溲白瓦屑作郑玄碑自
镌之 武陵王晞 召逵鼓琴逵不从曰不为王门伶人
也后居会稽剡县尝著论曰儒家尚誉本以兴贤也 (第 19b 页)
之流
清谈差胜沙门支道林言其有远体而无远神谢灵运
迹其行事亦以为赧献之辈可知矣愚观帝即位初年
温欲诛 武陵王晞 固执再三帝终不许责以手诏(诏报/曰若)
(晋祚灵长公便宜奉行前诏/如其大运去矣请避贤路)温流汗变色不 (第 18b 页)
清谈差胜沙门支道林言其有远体而无远神谢灵运
迹其行事亦以为赧献之辈可知矣愚观帝即位初年
温欲诛 武陵王晞 固执再三帝终不许责以手诏(诏报/曰若)
(晋祚灵长公便宜奉行前诏/如其大运去矣请避贤路)温流汗变色不 (第 18b 页)
林桥(建康志在江宁县西南十五里即梁武帝败/齐师处金陵世纪云即今西善桥也在安德)
(门/外)板桥(在江宁县西南四十里晋蕳文帝为王时/尝与桓温及 武陵王晞 同游幸于此建康)
(志在县南三十里吴丞相张悌/死于板桥即此有悌冢在桥西)来宾桥(明统志在/长安桥西) (第 24a 页)
(门/外)板桥(在江宁县西南四十里晋蕳文帝为王时/尝与桓温及 武陵王晞 同游幸于此建康)
(志在县南三十里吴丞相张悌/死于板桥即此有悌冢在桥西)来宾桥(明统志在/长安桥西) (第 2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