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和李彦方 其七 元 · 马祖常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石田文集卷四
李白新裁杮叶书,都人传写到天馀。
题诗崔颢今重见,老蚌含珠对望舒。
梁州 元 · 汤式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词曲·元代
龟背织朱帘闪闪,鸳翎甃碧瓦鳞鳞。
雕栏一目天之尽。
洞庭半掬,云梦平吞。
荆襄俯瞰,汉沔中分。
长空远水沄沄,光风霁月纷纷。
吕岩笛夜夜闻音,陶令柳年年报春,崔颢诗句句绝伦。
后人,议论,都道是物华胜压东南郡,况与洞天近。
绛节琅璈度彩云。
万象腾文。
黄鹤楼 元 · 禅僧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一拳搥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楼 元 · 游僧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一拳搥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升庵诗话:李太白过武昌,见崔颢黄鹤楼诗,叹服之,遂不复作,去而赋金陵凤凰台也。其事本如此。其后禅僧用此事作一偈云云。傍一游僧亦举前二句而缀之云云。元时借此事设辞,非太白诗也。
崔颢题诗 元 · 辛文房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传闻·名人轶闻
颢,汴州人。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按:《唐才子传》
霭翠楼为用极赋 元 · 刘跃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二
高楼别起东山麓,嵯峨下瞰秋池绿。
水光山色映疏帘,空翠满楼如可掬。
楼中美人丞相孙,胸盘太极探天根。
惯抱金樽醉明月,时将玉笛呼流云。
面面锦屏开叠嶂,掩映浮岚千万状。
云雾轩窗十二阑,蜃气疑逢瀛海上。
清风六合生衣襟,冰壶不受红尘侵。
丹梯倚天一千丈,未许俗客轻登临。
慕陶先生凤岩老,题品雄词出天藻。
至今黄鹤擅芳名,太白从来让崔颢。
次春日昭阳江行 元末明初 · 李达衷
出处:霁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昭阳江草绿如烟,昭阳江水碧于天。
情兴难容宇宙内,吟哦已入羲皇前。
平看大野正如局,远数青山频举鞭。
谁知仲尼叹逝水,竞效崔灏吟睛川。
去年过此秋飒尔,今年过此春茫然。
罗绮香熏琥珀枕,别离声苦鸳鸢弦。
多情自谓少壮日,屈指还惊老成年。
江清安用心渴梅,江流可以寄余怀。
绕江皋兮掇瑶草,爱江石兮坐绿苔。
牵攀六龙日驭驱,挽到百岁风光回。
酤酒何论十千斗,逢人辄釂三百杯。
从此徜徉山水窟,洒然脱落原衢埃。
行险须知世道恶,多荒要去心田莱。
东山不妨有声色,首阳何苦守寂寞。
主人听此昭阳行,努刀劳慰昭阳客。
赠西岩道元和尚 元末明初 · 刘基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西岩寺里云巢子,不到人间几十年。
杖锡野猿迎路侧,谈经山鬼拜灯前。
尘飞劫火青春梦,雪满长松白日眠。
近得渊明入莲社,兴来时复有诗篇。
杖锡:即执持锡杖。锡杖是僧人所用的法器之一,上有铁棬,棬上有环,木柄,振动时有响声。为何叫锡杖?因取“锡锡”作响而得名,并非锡杖一定要用锡来制作不可。《游石门诗》序:“释法师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唐崔颢《赠怀一上人》诗:“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龙伯渊席上和周子谅长歌兼呈诸君子 元末明初 · 郭钰
伯夷登西山,鲁连蹈东海。
烈士怀苦心,海枯石烂终无改。
萧萧华发吹秋霜,夜煮白石充饥肠。
人情俯仰今异昔,惟有青山似故乡。
桐江江上一携手,公子华筵谁不有?
赋笔每惭崔颢诗,持杯愿饮茅容酒。
银烛花高照座空,笑谈颇有前贤风。
好怀倾写向谁是,或执蝘蜓嘲神龙。
老我疏狂眼常白,欲麾冻蝇清几格。
不须浪说管鲍交,眼中谁有真颜色。
百年聚散如抟沙,东风燕子还西家。
群仙天上撷飞霞,君归好醉琼林花。
雪中登黄鹤楼 元末明初 · 杨基
出处:黄鹄山志卷八、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明代、黄鹤楼集补
黄鹤楼前水平岸,春雪当空舞缭乱。
东风知我欲登楼,助以琼瑶作奇观。
昔人黄鹤去不回,我骑白凤横江来。
遥看历历汉阳树,一色尽是梨花开。
人间何处最奇绝?百尺阑干满江雪。
气压滕王阁上云,兴高庾亮楼中月。
瀛洲咫尺非难到,鹤背琪花落乌帽。
载酒谁能问谪仙?题诗未必无崔颢。
江上(一作山)得此情(一作清)无敌,顷刻银蟾荡瑶碧。
更着仙人紫衣(一作绮)裘,卧听吕岩吹铁笛。
按:本集
途中自咏 其一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四
吾生岂可便浮沈,一段功夫自满襟。
芳草晴川崔颢句,高山流水伯牙琴。
路人岂识新乡贡,邦友应呼老翰林。
三宿犹怀恋君意,终南翠色入微吟。
奉谢广平李侍中所藏山水十二叠屏风 其十二 黄鹤楼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二十八
白云黄鹤思悠悠,芳草晴川满眼愁。
崔颢一题天地阔,谪仙词调亦风流。
上武昌太守傅藻(守墓间陈情) 元末明初 · 丁鹤年
七言排律 押庚韵
萧萧五马驾双旌,太守承恩下玉京。
气槩浮云蒸华岳,胸襟弱水浸蓬瀛。
拥经东出辞储馆,分竹西来镇鄂城。
地转阳春苏赤子,天回霖雨济苍生。
扫除积弊文书简,慰藉群情赋敛轻。
每以哀矜存岂弟,还从摘发见神明。
笑谈顿息清河讼,指顾潜消渤海兵。
已喜箕裘传傅说,行看车马赐桓荣。
闾阎有学皆兴起,𤱶亩无田不播耕。
悬榻每因高士下,清樽多为上宾倾。
过山问俗云生屐,出郭劝农雨湿缨。
月满南楼挥麈坐,花明北榭引车行。
题诗每拟招崔颢,作赋何曾厌襧衡。
感化屡闻虓虎渡,忘机不使狎鸥惊。
满门桃李新阴暖,遍野桑麻晓色晴。
汗简定应书善政,口碑先已播贤声。
肯怜倦客垂青盼,特为明公写素诚。
作县前人书上考,登科后裔厕群英。
乱离一去荣华尽,契阔重来坎𡒄婴。
岂为莼羹思故里,敬将麦饭洒先茔。
陶潜柳尽家何在,潘岳花残邑屡更。
鹤发遗民供祀事,龟趺断碣载题名。
独归华表叮咛语,谁顾盐车俛仰鸣。
往事易成焦鹿梦,旧游难觅黍鸡盟。
履残濡露心逾苦,目断停云泪更横。
已幸玄堂新改厝,犹惭丙舍未经营。
名随版籍遥编越,身恋松楸重去荆。
存没离魂同惨惨,往还孤影复茕茕。
敢方王粲依刘表,窃冀兴宗念子平。
为政古来先孝弟,愿伸人子未伸情。
善占地步 元末明初 · 瞿佑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传闻·名人轶闻
崔颢题黄鹤楼,太白过之不更作,时人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讥。及登凤凰台作诗,可谓十倍曹丕矣。盖颢结句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太白结句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爱君忧国之意,远过乡关之念,善占地步矣。然太白别有“搥碎黄鹤楼”之句,其于颢未尝不耿耿也。
按:《归田诗话》
看帆四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虞堪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襄阳丘彦章侨居笠泽数年辟小轩与摇城江直风帆沙鸟如在几席间余尝为扁曰看帆而为之记今从海上还重过轩中留住屡日乃相与徘徊间关而乡情客思共有感焉故复赋之以诗。
烟波江上使人愁(用唐人崔颢黄鹤楼语。),赢得开轩作卧游。
底事千帆来袅袅,复同孤鸟去悠悠。
迟回星斗宁搀落,快沓风云不暂留。
瞬息安危由逆顺,转看身世亦同谋。
郑公见和。复次韵 其四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耘谷行录卷之四
桃门崔颢昔重过,不见情人回眼波。
何似相君重到日,阑干妾泪湿红罗。
许同年仲远以诗见寄。分字为韵 其二十四 深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押侵韵 出处:耘谷行录卷之一
君不见杜牧不及湖州约,自恨花残成绿阴。
又不见崔颢当年不见面,红桃门外空伤心。
先生所遇异于斯,到处皆是名花林。
金塘夜夜采莲去,苒苒浓香薰素襟。
平生行乐尽适意,清兴何须论浅深。
别后新诗忽然落吾案,相忆相思犹未禁。
君乎君乎速回辔,毋使侬家含愤守寒衾。
寄题安庆谯楼 明 · 林弼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我爱舒州赵使君,危楼高架出嚣纷。
水通桐柏环千古,天近蓬莱拥五云。
晴日壶觞花底集,寒更鼓角月中闻。
欲题诗句惭崔颢,况是宾僚总好文。
拟崔颢长安道 明 · 赵迪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一
长安道上春如绮,朝来冠盖奔流水。
谁人不畏霍家奴,甲第豪雄连戚里。
望中车马多如云,卫青新拜大将军。
腰间金印悬紫绶,门前翠盖拥朱轮。
将军自是椒房宠,由来天幸承恩重。
侍猎长杨赤羽旗,陪游上苑黄金鞚。
道傍青青杨柳垂,五陵年少多光辉。
兰阶珠弹鸣珂去,柳市银灯夜醉归。
香尘百里花如雾,乳燕双双春欲暮。
来往惟闻歌吹声,行人识是长安路。
书黄鹤楼卷后① 明 · 方孝孺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明代
奇伟绝特之观,固无与于人事,然于其废兴,可以知时之治乱焉②。夫黄鹤楼以壮丽称江、湘间③。当天下盛时,舟车旌盖之来游,考钟鼓,肆管弦,燕会于其上者,踵相接也④。元末诸侯之相持,武昌莽为盗区,屠伤杀戮至于鸡犬,求尺木寸垣于颓城败垒间而不可得,天下之乱极矣⑤!及乎真人既一海内,建亲王镇楚,以其地为国都,旄头属车往来乎其上者,四时不绝⑥。盛世之美,殆将稍稍复睹。余恨不获见之。而是貌其状甚悉,云涛烟树,咫尺千里,夏口、汉阳,苍苍如目睫⑦。展卷而卧阅之,恍然如乘扁舟出入洞庭、彭蠡之上,而与李白、崔颢辈同游也。今四方日就治平,而江、湘尤予所愿游者。他日苟或一登,为之赋咏,以追踪于古之作者,或者其始诸此乎!
按:【校注】
(1)《黄鹤楼集》题作“黄鹤楼诗卷序”,据《逊志斋集》改。
(2)绝特:卓异,超乎寻常。原作“纪特”,形近而误,据《逊志斋集》改。无与句:谓与人事无关。
(3)《黄鹤楼集》于“鹤楼”前夺一“黄”字,据《逊志斋集》补。
(4)考:击。《诗·唐风·山有枢》:“弗鼓弗考。”毛传:“考,击也。” 肆:列。踵相接:接连不断,一个紧跟一个。踵,脚后跟。
(5)诸侯:原作“诸雄”,据《逊志斋集》改。莽:乱貌。
(6)真人:谓帝王。《史记·秦始皇本纪》:“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此指明太祖。此句《黄鹤楼集》作“大统既一海内”,据《逊志斋集》改。亲王:皇族中封王者称亲王。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封皇子朱桢为楚王。十四年(1381)朱桢就国武昌。旄头:即旄头骑,指为仪仗前导的骑士。《后汉书·光武帝纪》:“赐东海王强虎贲旄头钟虡之乐。” 李贤注:“《汉官仪》曰:‘旧选羽林为旄头,被发先驱。’魏文帝《列异传》曰:‘秦文公时,梓树化为牛,以骑击之。骑不胜,或堕地髻解被发,牛畏之,入水。故秦因是置旄头骑,使先驱。’”属车:指楚王的侍从之车。
(7)而是:于是。貌:描摹,图绘。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此句《黄鹤楼集》作“兹焉睹其状”,据《逊志斋集》改。咫尺句:形容在短小的画幅内,能画出寥廓深远的景物。彦悰《后画录》:“(宋展子虔)尤善楼阁人马,亦长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本篇题书黄鹤楼画卷,劈头却由“于其废兴,可以知时之治乱”发慨,述以时之治乱与名楼兴废的关系,表达作者历元末乱后喜庆明初世治的快慰心情。与北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比读,二文虽主旨不一,彼忧患世乱,此庆幸世治,然于名胜之兴废以见世之治乱的机杼则同。末尾始结出览画而欲一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