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黄鹤楼 明 · 夏原吉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明代、黄鹤楼集卷上
黄鹤高楼郡城外,黄鹤去后曾来不。
江山万古复万古,草木一秋仍一秋。
崔颢有诗人少和,仲宣无事何多忧。
呼童携我船内酒,来此邀取仙人讴。
黄鹤楼 明 · 陈贽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仙人骑鹤去丹丘①,千载空遗江上
下烟波长渺渺,人间岁月漫悠悠。
雁行应渡潇湘渚②,云气遥连梦泽洲③。
翘首咸秦音信杳④,倚多少故乡愁。
【校注】 (1)丹丘:神话中的仙地。《楚辞·远游》:“仍羽人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王逸注:“丹丘,昼夜常明也。” (2)潇湘:湘水的旧称。湖南衡阳南有衡山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名回雁峰,峰势如雁回转,相传雁衡阳而止,遇春而回。故云。 (3)梦泽洲:云梦泽中陆地。 (4)咸秦战国时秦孝公建都咸阳,故址在今陕西长安渭城故城。后世因称古秦地为咸秦。此借指明都北京。 本诗用崔颢黄鹤楼》诗韵,诗意也大体相同,只是于世事茫茫之感、羁旅思乡之情外,多了一层仕途不得意的愁闷。
赋得黄鹤楼林嘉亨岳州通判 明 · 陈枨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八
黄鹤高飞度瀛海,青山閒掩危在。
上年年鹳雀飞,黄鹤不归今几载。
画栋峨峨入碧空,四时云雾锁帘栊。
银涛汹涌江声远,梦泽苍茫楚望穷。
隔波树色汉阳渡,芳草洲空祢衡
百年词赋未凄凉,两岸江山尚如故。
千里之官赋胜游,前访古暂维舟。
登高不用多留咏,崔颢诗成在上头。
黄鹤楼 明 · 倪敬
 出处:黄鹤楼集补
黄鹤高楼今尚在,黄鹤高飞几千载。
黄鹤仙人不复回,空余江水东流海。
谁能搥碎黄鹤楼,谁能踢翻鹦鹉洲
诗人吾已轻崔灏,明月清风且放舟。
黄鹤楼眺望 明 · 刘炜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每入春来望不穷,登一笑楚天空。
隔江乱拥晴川树①,短鬓空余铁笛风②。
鹦鹉恨埋芳草绿③,阑干醉倚夕阳红。
不禁过眼多更变④,拟向沧浪学钓翁⑤。
【校注】 (1)晴川树:本崔颢黄鹤楼》诗。 (2)短鬓:年老发稀。杨万里《易允升画像赞》:“疏髯撚欲无,短鬓搔已秃。”铁笛风:本吕仙吹笛事。 (3)鹦鹉句:指祢衡被杀埋于鹦鹉洲事。鹉,原作“武”,径改。 (4)不禁:经受不起。杜甫《舍弟观赴兰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过眼:转瞬即过。苏轼《宝绘堂记》:“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过眼”云云,谓世事更变之疾之频。 (5)沧浪:水名,即汉水。《书·禹贡》:“ 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钓翁:指隐者。《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王逸注:“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 感慨人世沧桑,白发更短,故而寄意江湖,意欲归隐山水之间,“短鬓”“鹦鹉”二句,蕴含着多少文士失意的怅恨!
正使翰林侍讲董越登汉江楼韵 其二 明 · 徐居正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五十一○第二十四
使节驻江濆,层楼高入云。
题诗压崔颢,作记倒希文
磊落才谁敌,风流气不群。
高谈方衮衮,不觉已西曛。
夏日。登汉江楼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三十一○第十九
触热停骖独上楼,倚栏千里思悠悠。
日烘褦襶催行客,风借籧篨送去舟。
芳草不堪崔灏恨,斜阳无奈子䀚愁。
江山如此吾将老,薄暮将归又小留。
月峰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五十二○第二十五
有峰奇处独登临,万里乾坤万里心。
芳草晴川崔颢句,高山流水伯牙
白鸥可狎沧溟近,黄鹤难招岁月深。
立向西风增慷慨,英雄万古恨销沈。
次百祥楼韵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四佳诗集补遗二
地灵人杰两相宜,星使遥临又一奇。
芳草晴川崔灏句,白云黄鹤谪仙诗。
梅花吐白春犹早,莲烛摇红夜政迟。
聚散由来元有数,东云北树几相思
申典签家藏八叠屏风 其三 黄鹤楼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十三○第十一
白云黄鹤思悠悠,芳草晴川鹦鹉洲
崔灏题诗今寂寞,若为归去一登楼。
戏和崔先生灏 明 · 李承召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三滩先生集卷之五
文宪公孙早岁鸣,风流文雅使人惊。
红桃门外当时恨,黄鹤楼前昔日情。
痛饮何曾辞酩酊,郎吟元不费经营。
故乡景物多相恼,夜倚窗棂月满庭。
桃源小隐集句 明 · 何乔新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桃源面面少风尘王维,独构茅堂养道真薛玄义)
万叶秋声孤馆梦汪水云,一庭草色自家春复见心
祗从暮醉兼朝醉子昂,却恐閒人是责人李群玉
借问路傍名利客崔颢,朱门虽富不如贫陈希夷
浦东白诗楼 明 · 沈周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只把清哦换白头,骚情选思入冥搜。
楼居疑与仙人借,诗卷当从天地留。
东海倚涛孤枕夜,西山开雨断髭秋。
最怜老子兴不浅崔颢时时接梦游。
黄鹤楼 明 · 沈周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明代
昔闻崔颢题诗处,今日始登黄鹤楼
黄鹤已随人去远,楚江依旧水东流。
照人惟有古今月,极目深悲天地秋。
借问回仙旧时笛,不知吹破几番愁。
按:《尧山堂外纪》
秋夕偶成小儿失解聊以慰之 明 · 陈献章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崔颢赋诗黄鹤楼白云黄鹤两悠悠。
江山供眼不知老,风月满蓑还是秋。
三试吾儿虽失解,一花司马未簪头。
何人久抱遗珠恨,黑觜抽成白觜抽。
赋得洞庭湖侯公矩佥宪 明 · 杨守阯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二十八
我闻洞庭湖,远在巴陵道
含山复吞谷,洪波际天杪。
古来题咏人,无如杜陵老
朝阳一凤鸣,千古喑百鸟。
如彼黄鹤楼,题咏有崔颢
才如李谪仙,有景不复道。
吾才非谪仙少陵先压倒。
况未临此湖,狂吟何草草。
所志不在诗,因之寄怀抱。
愿君胸次问,与湖同大小。
百川尽倾输,万象皆明瞭。
秋涛动山岳,春波润枯槁。
浩气蒸作云,为霖施八表。
黄鹤楼二首 其二 明 · 沈钟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明代、黄鹤楼集卷上
黄鹤楼高俯大江,此江刚被此降⑤。
重檐倒影平临岸⑥,逆浪飞花直打窗。
访古漫呼苍树问,凌空会借白云扛⑦。
一从崔颢题诗后⑧,名在乾坤孰与双?
【校注】 (1):通“原”。凭造物:谓黄鹤楼形胜乃自然造化之功,非人力所成。 (2)诧闻句:仙洞,指吕公洞,在黄鹤山石镜亭下,黄鹤矶上,世传吕洞宾题诗处。附近有仙人岩吕仙亭。相传吕洞宾曾与太守王纶弈于此;一说太守小吏弈于此。忽一人至,云太守弈败,已而果然。随于楼前吹笛,太守循声迹之,失所在,惟见题诗一首,末书吕字。参阅本集宋民望仙枣亭记》《黄鹤楼杂纪》。 (3)泡影:虚幻的事物。此指水中倒影。 (4)酹:以酒洒地,表示祭奠。荒洲:指鹦鹉洲。 (5)此江句:鹤楼临江高耸,大江正在其俯瞰之下,故云。刚,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刚,犹偏也;硬也。”白居易《惜花》:“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 (6)重檐:犹层檐。重叠的屋檐。 (7)会: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会,犹当也;应也。”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扛:举。此句意谓当藉白云之力而凌空。 (8)颢:原作“灏”,径改。 以上二诗抚今追昔,感慨祢衡才高被杀,钦慕崔颢诗名千秋;烟波泡影,白云凌空,寄寓了作者出世之思。“有此江山有此楼”“此江刚被此楼降”诸语,出语不凡,颇有气势。观“登临近复属名流”之句,作者自置于“名流”之外,疑为致仕后作。
黄鹤楼感兴四首 其三 明 · 沈钟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崚嶒千仞叠层,管领江山亿万秋。
草树参差横断野,帆樯上下乱行舟。
乘云尚忆仙人去②,怀国谁甘屈子忧③。
拟为黄花酬令节④,霜空萧瑟且归休。
【校注】 (2)乘云:崔颢黄鹤楼》诗首句,诸本皆作“昔人已乘白云去”。今通行作“昔人已乘黄鹤去”。 (3)屈子屈原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初事怀王,甚见信任,官左徒三闾大夫。后以忠信见疑,遭人谗毁,放逐江南。因见楚国政治腐败,无力挽救,遂投汨罗江而死。
重修黄鹤楼(1495左右) 明 · 沈钟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明代、黄鹤楼集卷中
武昌拟江汉西南上游,楚宗藩奠厂中,镇抚总巡,屏翰诸司,环布厥左右;
城堞雉连,廛市鳞次;
使轺商舶,川汇林立,实岿然一大都会,他莫之有抗焉。
厥有黄鹄山迤逦从东来,横亘城面,头则直拄江浒,仅尺咫许。
粤昔用是枕山而楼,楼高十许寻丈,檐栋榱桷,棂牖阑楯,缥缈烟云间,信若所谓“只有天在上”然者。
往往游观者蹑数十阶而登之,一纵目间,凡夫穹壤之崇庳,岩峦之窈窕,波涛之汹涌,草树乌鸢之隐见出没,厥景象可纳数百千里,尚漫蔑所底止。
欻忽心旷神怡,自不知置身于无何有之乡也。
旧有黄鹤,尝来巢厥巅,楼因以黄鹤名。
汉神仙费文伟流乘而去不复返,具见于唐诗人崔颢所题,谅非诬者。
吕仙洞宾亦屡过是,吹铁笛于月夜中,声与天籁相铿戛,时为之构亭楼左,迄今谈仙家者竞传为故事。
二三千载犹一日,兹楼之名,断断乎不朽矣!
夫何历岁滋久,风雨摧剥,势将就压,间有欲修之者,顾以岁艰多虞寝止;
比自去年秋岁,偶告登逮。
今年春否倾泰复,民物渐至熙洽,古燕杜公以大中贵适奉玺书而来,莅镇于兹。
偶见兹楼摧剥就压之势,仰而叹曰:“兹藩藉兹楼以壮观,今而萎薾陈迹,如壮观何?
修之是诚在我”。
爰以是意商诸相与同事群公,群公以为得我心之所同然。
怂恿再四,越翼日,亟捐己资,并节公帑、羡余,诹日云吉,市材鸠工,并手偕作。
且公在禁近时,素以诵习诗书为事,于是乎仿佛《诗》戒“勿亟”、《书》“勤朴斫,涂丹雘”遗意,殚智毕虑而为之,仅两匝月而功告成。
一时兹楼光采炫耀,荡摩天日,回视曩时,改观不啻倍蓰,而所谓壮观者,复奚俟于言哉!
一日,猥以予休老林下,略事铅椠,特枉即衡庐,属记诸,盍将以告后之人以似以续云耳,固非以矜能伐功为也。
予重违雅眷,竟悉厥大要,词屡费而意实恳,至若夫改创二仙亭,增肖诸佛像,甃石阑,置钟鼓,又余力所不及,不暇悉厥所以而诊缕云。
[注]:作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左右。
《明刻黄鹤楼集校注》
出塞三首 其一 明 · 江源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问罪阴山徐知仁,从今又几年刘长卿
亲朋无一字杜工部,雨雪尽三边高适
溪月明关陇骆宾王,胡沙乏水泉崔颢
功成尽麟閤李白燕颔岂徒然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