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太平兴国七年季冬大雪赐学士 北宋 · 赵炅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轻轻相亚凝如酥,宫树花装万万株。
今赐酒卿时一盏,玉堂闲话道情无(宋孔平仲《亿氏谈苑》卷四)。
了语不了语(了语效晋顾凯之、殷仲堪作;不了语效唐雍裕之作 按:《宋文鉴》卷二九作孔平仲,分为《了语》、《不了语》二首,孔氏集中未收。) 其一 北宋 · 苏舜钦
七言绝句 押梗韵
公餗欲成忽覆鼎,银瓶汲绝还沈井。
乳虎咆哮落深阱,青萍一挥断人颈。
了语不了语(了语效晋顾凯之、殷仲堪作;不了语效唐雍裕之作 按:《宋文鉴》卷二九作孔平仲,分为《了语》、《不了语》二首,孔氏集中未收。) 其二 北宋 · 苏舜钦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无言以手寻佩环,寒暑迭运雕朱颜。
八骏踏地几时遍,六龙驾日何年闲。
句 其十四 宋 · 王琪
押阳韵
山花冷隔何堪折,一曲红梅字字香(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二 按:诗系答吴感所寄《折红梅》小词。)。
和孔平仲 北宋 · 曾巩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南市
园池方喜共追寻,正是槐榆夹路阴。
双烛纵谈樽酒绿,一枰销日纸窗深。
波涛万字惊人笔,尘土千钟异俗心。
佳句从来知寡和,愧将沙砾报黄金。
次韵孔平仲学士详定次口占 北宋 · 苏颂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多士盈廷待指南,老枚何幸接徐严。
子亭覆实参高议,时引清风拂画檐。
中书舍人孔公墓志铭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九、《苏魏公文集》卷五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中书舍人新淦孔公,讳文仲,字经父。其先出鲁曲阜苗裔宣圣之后。袭王公封者逮今四十八世,皆居曲阜。其支属散处四方,多有闻于时者。而公之六世祖曰绩仕唐为吉州衙推,卒官不复北归,因家新淦。新淦今升为军,号临江,其子孙遂为临江军新淦人。衙推之曾孙处士君讳文质,公之曾祖也。皇赠光禄少卿讳中正,公之祖也。尚书兵部郎中、赠正议大夫讳延之,公之父也。公世儒者,少禀义训,知自刻苦。经史传注、百氏子集外,至于天文、律历、算数之书,无不识于心而诵于口。其议论浃洽、讲解精辨,诸宿儒老生往往不能出其右。嘉祐六年,随乡贡至礼部,奏名为天下第一,廷试擢进士丙科。初,正议公出白屋,起江表,登庆历二年乙第,至是公又以文名振场屋。二季武仲、平仲相继举太学,试南宫,皆取甲等,故当时语文学高第者,以公家为甲族焉。一命试秘书省校书郎、杭州馀杭尉,再调南康军司理参军。以正议使湖北,请解官侍养。满岁,用荐举升台州军事推官。熙宁三年,诏举贤良方正之士,龙图阁学士元公绛、天章阁待制吴公中复,以公应诏。召试秘阁,论在第一,对制策入三等上。是时朝廷方大有为,辅臣建议以谓祖宗法度至此已敝,当悉更改用事之人。争言理财、训兵以合其说,而言事者不以为便,继被谴斥。而公之策亦不以为便,故执政疑相与表里,奏黜不收。趣还本任。既归,值监司旁午,商度利事,皆公策言不便者,相持甚久。未几,公丁内艰去职遂止。服除,除充国子监直讲。时学者方用王荆公经义进取,以公不习是学,换三班院主簿。武选日受牒诉不下数百,求官者至有相诟竞于庭。主判悉以诿公,公为剖析曲直,得与不得,一语而决,人人莫不释然。改著作佐郎、通判保德军。军城依山居,人常苦井饮不足,时有泉出城东山腹,挈瓶者又难于出郭,公奏展城围其泉郭内,城人以为非止便于用汲,亦可以为守御之备也。官制行,由宣德郎迁奉议郎还朝,法当得便官,属火山军阙通判,格用进士,有不悦公者因以命之。二垒相距才数舍,俱号穷僻。公适自彼至,未旬月,复被遣,亦不辞而往。至则修举废坠,督责吏胥,案边琐、辑民务,武守赖以成绩。元丰八年夏,覃恩转承议郎。今上初纂嗣,太皇太后同听政,相司马文正公,稍复故事,擢用旧人,以毗初政。元祐元年,召公为秘书省校书郎,近臣荐谏官者八人,以仪曹方讲庙朝之制,擢公为礼部员外郎。神宗庙配享功臣,众意多在王荆公,公曰:「精忠贯天地,功利及社稷,赠太师郑国公富弼,乃其人也」。众不能夺,卒用郑公配享。有言皇族称谓,惟杨王、荆王得曰皇叔,馀疏属当各系其祖,若唐人称诸王孙比。公曰:「主上新即位,宜广敦睦之义,不当疏间骨肉」。前议遂寝。二年,自朝奉郎、起居舍人拜左谏议大夫。公素怀致君及物之志,既在言责,益思自效。每朝廷政令之出,无不深求其得失之迹,以告于上。前后陈数十事,或用或不用,义之所在,亦不为时之誉诽而回。未几,迁中书舍人。偶寒疾,未拜命,犹谓所言未尽,惓惓不已。一夕草奏三千馀言,首论「前代英哲之君容受直谏,其始勤终怠,或致危乱。愿陛下鉴此,听纳谠言,常若元祐之初,则天下幸甚」。明年春,同知贡举。尝谓士之挟艺以干进,升黜当否,系有司之勤堕。于是昼则据案以稽参程衡,夜则篝灯以点定朱墨。前日之病犹未间,而治事不废。同僚觉其剿瘵,因语以法有疾许先出,不尔且就枕,毋宜自苦如此。公曰:「居其官则任其责,岂敢以疾自便」。其勤如此。卒至于大病。及事毕,奏榜归第,未旬朔,是年三月二十一日以不起闻。呜呼!竭力奉公、以躬徇职如公者,几何人哉?古所谓以死勤事者,其行虽异,而其徇一也。两宫览奏恻然,下诏厚恤其家。及丧归,又命其季弟集贤校理平仲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俾得以抚孤弱而视窀穸也。士大夫识与不识,闻之皆失声嗟悼,以为朝廷丧一直臣。而翰林苏公子瞻往抚其柩曰:「世方嘉软熟而恶峥嵘,相师成俗。求劲直如吾经父者,今无有也」。予与正议公同年进士,从游有素,熟昆仲之才美久矣!熙宁初,予方谪官居京师,杜门不接外事。一日龙图宋公次道惠然见访,曰:「被命初考制科,得孔君策九千馀言,当世利病尽于此矣。虽仲舒之博,刘蕡之直,无以过也。然时议以为书等过优,国朝故事无有此比,考官行得罪矣」!予骇曰:「方朝廷求贤如饥渴,有人如此而不见录,岂其论太高而难合耶?抑言太激而取怨耶?然圣明在上,斯人岂终抑不用者乎」?它日闻吴丞相欲置之台阁,才得学官,而人已忌之。连蹇十馀年,今上遂擢用之。士论以为圣贤相值,乃志士可行之时,天下亦翘足以待其设施。然而未阅再岁,而天不畀寿,使不得竟其素志。惟见于言者,可以纪述以示后观,则知其所存也。元丰四年,王师问罪夏台,兵夫数十万皆出保德境上。军须百用,通判专任其责。虽趣办应猝,措置无乏;然兵久不解,边人厌苦。公上疏论其不便有三,曰:「大兵未出而人夫预集,一也。河东雇夫,劳民而损费,二也。诸路出兵,首尾不相应,三也。盖虞、夏、商、周未尝无外患,而怀柔制御之要不在彼而在此」。去岁议役法者,有以雇为是而差为非。公曰:「诸言此者,败法乱俗之本,不可不察也」。议科举者或以经义、诗赋、策、论为四场,或以经义、诗赋为两科。公曰:「四场是也」。又谓内降除官出唐之衰政,圣朝不宜有此。后因日食七月朔旦,上封陈五事曰:「邪说乱正道,小人乘君子,外患陵中国,斜封夺公论,人臣轻国命。察此所以消厌灾异也」。凡所言多切直拂时,人为危惧,而上常察其诚意,多为容纳。又言朝廷起处士、侍经筵,所以崇进道义也。而希附者众,致兴党论,使人不安其分,浸不可长。又执政罢不以大故,宜全进退之体。以散官领州,恩礼非称。王氏经义今格不用,而其亲党有专守其说者,不宜置之朝右以蔽惑后进。熙宁用事之臣有主新法而挠民事者,谪逐日浅,未宜内徙。有榷盐利而酷刑罚者,请命案实,以正其罪。上皆施行如其言。由是论之,居位虽不久,而其志得行,固不为少。于士望虽未厌,而于公志亦无慊然也。公为人恬介,自守持重,寡言笑,尤不事请谒。尉馀杭日,转运使召与议事,事已驰归,不复趋府。人问其故,对曰:「于府无事也」。在朝非公事不见执政,法许同谒亦不往。与人交不为茍合,久乃见其情至。前年予忝秋官之命,因上奏曰:「智识明敏、操守专固,臣不如孔某,请以代臣」。公知亦不谢。及公再迁近职,荐今彭紫微汝砺暨黄左司廉自代。吕丞相称之曰:「孔君能举类矣」。二公相继进擢,公不以为德。其接物以诚,无外饰,多此类也。性喜饮酒,饮益多而色益庄。其中皞皞然若有所得。平居未尝问家之有无,内外洒扫之际,家人咨所以处画后事,惟答以无事。此岂其信道笃而知命至者耶?享年五十六。死之日,家无馀贮,惟有书五千卷,皆手自校辑者。遗文若干篇,某人集为五十卷。公举进士时,故紫微吕夏卿为南省点检官,得公卷曰:「词赋赡丽,策论深博,其文似荀卿、子云」。主司以为知言。推此言而可以知其他述作之体制也。夫人清江县君萧氏,同郡处士淇之女。一子,曰元方。用公遗恩补承务郎。三女:曰保姐、曰馆姐,皆幼;曰荣姐,早亡。初,公熙宁中遭正议公忧,未几,母夫人仁和县君杨、祖母仁寿县君刘相继弃养。值岁之不易,并举三大丧,而祖茔无可葬者。遂谋去新淦而宅九江,卜德化县某乡某里之某穴吉,躬冒山谷,涉历寒暑,不数月而冢宅成,未终丧而室堂具。乡人见其区处,咸以为得礼之实。及公之丧归,集贤君挈其孤,相地之宜卜某山某穴又吉,于是元祐六年某月日时,克襄大事,去正议茔相望数里而近,凡域兆堂舍亦如其制。此又得孝子善继之义也。前期二季以德铭见属,又得建康张举状公履行甚详,姑摭其大槩,及尝所闻见者以为之铭。铭曰:
远矣孔氏,四十八世。曲阜旧封,褒成是继。旁支屡迁,或越或冀,新淦之族,源同流异。是生紫微,凤举鸿仪。父子昆弟,出逢圣时。高文大策,陈当世之宜;嘉谟谠议,为天子所知。元祐初载,乾坤交泰。公为诤臣,朝夕纳诲。言无隐情,病不辞惫。耳目之寄方宣,股肱之亏已逮。公生贡章,有墓浔阳。先君之侧,又为公藏。上思遗直,厚恤其丧。爰命介弟,出使江乡。言瞻庐岫,幽堂斯构。蠡泽出其南,岷汉流其右。虑岸谷之或迁,勒铭诗而示后。是为有宋之名臣,宣尼之遐胄。
句 其二 北宋 · 王存
押东韵
珠鞯锡御恩犹在,玉辇亲扶事已空(光献挽词)。
按:宋孔平仲《谈苑》卷一
太常博士充集贤校理孔平仲可秘书丞姚勔可太常博士制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五、《彭城集》卷一九
秘书图籍之府,奉常礼乐之司,国家以待硕儒之士而养育其材,非夫博辨通识,温恭守义,未尝得而居之。尔等咸以德艺,见称搢绅,铨能授官,实宜其任。易地而处,亦为允称。勉自崇励,以副光宠。
句 北宋 · 蔡承禧
天上玉栏花已折,人间方士术何施(慈圣光献皇后挽词)。
按: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四
次韵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
卢子不须从若士,盖公当自过曹参。
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
犹喜大江同一味,故应千里共清甘。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 其一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饥人忽梦饭甑溢,梦中一饱百忧失。
只知梦饱本来空,未悟真饥定何物。
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去年太岁空在酉,傍舍壶浆不容乞。
今年旱势复如此,岁晚何以黔吾突。
青天荡荡呼不闻,况欲稽首号泥佛。
瓮中蜥蜴尤可笑,跂跂脉脉何等秩。
阴阳有时雨有数,民是天民天自恤。
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
形容可似丧家狗,未肯聑耳争投骨。
倒冠落帻谢朋友,独与蚊雷共圭荜。
故人嗔我不开门,君视我门谁肯屈。
可怜明月如泼水,夜半清光翻我室。
风从南来非雨候,且为疲人洗蒸郁。
褰裳一和快哉谣,未暇饥寒念明日。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 其二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平生懒惰今始悔,老大劝农天所直。
沛然例赐三尺雨,造物无心恍难测。
四方上下同一云,甘霔不为龙所隔(俗有分龙日。)。
蓬蒿下湿迎晓耒,灯火新凉催夜织。
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
奔流未已坑谷平,折苇枯荷恣漂溺。
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
破陂漏水不耐旱,人力未至求天全。
会当作塘径千步,横断西北遮山泉。
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
明年共看决渠雨,饥饱在我宁关天。
谁能伴我田间饮,醉倒惟有支头砖。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 其三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天公号令不再出,十日愁霖并为一。
君家有田水冒田,我家无田忧入室。
不如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惟两膝。
沿流不恶溯亦佳,一叶扁舟任飘突。
山芎麦曲都不用,泥行露宿终无疾。
夜来饥肠如转雷,旅愁非酒不可开。
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
不须更待秋井塌,见人白骨方衔杯。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其一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羡君戏集他人诗,指呼市人如使儿。
天边鸿鹄不易得,便令作对随家鸡。
退之惊笑子美泣,问君久假何时归。
世间好句世人共,明月自满千家墀。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其二 北宋 · 苏轼
押陌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紫驼之峰人莫识,杂以鸡豚真可惜。
今君坐致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
路傍拾得半段枪,何必开炉铸矛戟。
用之如何在我耳,入手当令君丧魄。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其三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
划如太华当我前,跛牂欲上惊崷崒。
名章俊语纷交衡,无人巧会当时情。
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其四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诗人雕刻闲草木,搜抉肝肾神应哭。
不如默诵千万首,左抽右取谈笑足。
夜吟石鼎声悲秋,可怜好事刘与侯。
何当一醉百不问,我欲眠矣君归休。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其五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膏明兰臭俱自焚,象牙翠羽戕其身。
多言自古为数穷,微中有时堪解纷。
痴人但数羊羔儿,不知何者是左慈。
千章万句卒非我,急走捉君应已迟。
孔毅父妻挽词 北宋 · 苏轼
押霁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结缡记初欢,同穴期晚岁。
择夫得温峤,生子胜王济。
高风相宾友,古义仍兄弟。
从君吏隐中,穷达初不计。
云何抱沉疾,俯仰便一世。
幽阴凄房栊,芳泽在巾袂。
百年纵得满,此路行亦逝。
那将有限身,长泻无益涕。
君文照今古,不比山石脆。
当观千字诔,宁用百金瘗。